跳转到内容

回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回滴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用以找出未知浓度反应物的浓度。方法是令该反应物与过量的另一种已知浓度的反应物反应。接著将产生的混合物反向滴定,并须考虑添加过量反应物的莫耳数。

使用回滴的原因很多,包含:试样不溶于水,试样含有会干扰正向滴定的杂质,或其终点比正向滴定的更容易辨认。

实例[编辑]

考虑使用滴定法测量溶液中的阿司匹灵量。辨认终点会非常困难,因为阿司匹灵是弱酸,反应会进行得很慢。

使用回滴时,终点更加容易辨认,因为此反应是强酸和强碱的反应。此种反应发生速率很高,使得终点显明易见。

强酸和强碱的滴定曲线显示滴定终点在pH7处,意指可用酚酞为指示剂。当添加酚酞产生的粉红色溶液褪成无色,终点即可见。

反应的第一阶段是强碱水解,包含使阿斯匹灵溶液与定量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量会超过阿司匹灵量。因为室温下水解反应发生速率极慢,所以会加热以增加反应速率

第二阶段包含针对已水解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用盐酸回滴。此过程使用盐酸反应过量的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 氢氯酸 氯化钠 + 水

使用回滴的方法时,用以中和溶液中未反应氢氧化钠得盐酸量可测定。知道此数据和添加的氢氧化钠量,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阿司匹灵量就可测定。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