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吕建邦

吕建邦台湾话Lū Kiàn-pang;1858年3月25日—不详[1]),桃园大溪[2],漳州诏安后裔[3][4],垦首出身[5]。曾率领乡勇协助分水仑战役

吕建邦为大嵙崁吕朝茂长男,1872年后经营杂货商,1888年时被推举为大嵙崁总理[6]。1895年4月,清廷因甲午战争战败,签下了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为图自救,台湾官员与士绅推动成立台湾民主国。同年5月29日,日军近卫师团登陆澳底,爆发乙未战争。6月11日,日军进驻台北。6月下旬,日军在推进至桃园新竹的过程中,遭遇以李秉瑞吴汤兴李惟义为首的正规军及民勇伏击,势力稍挫[7]

地方上的吕建邦、江次包与廖运藩等,一开始议设“安民局”以维持地方秩序[8]。安民局与旧清将领余清胜等人共同镇压当时四起的土匪,之后余清胜向日军投降,部队则逐渐返回清朝。在安民局受孤立的情势下,黄连取与黄尖头等人,率众到福仁宫反对安民局并建立“忠义局”,此时安民局偏向顺日,而忠义局则偏向抗日;直到黎景嵩发出檄文,告称刘永福将会击退日军,且需要岛民的协助,才使得大嵙崁的忠义局与安民局转为一致抗日,进而编组约千人规模的义民军,其中江国辉被推举为总统,以吕建邦为副统[8][9]

1895年7月10日,山根信成少将率领一部分部队于,从大嵙崁溪前进,支援新竹[7]。日军在7月12日入侵三角涌街;7月13日向大嵙崁进攻的894名日军于在分水仑附近江国辉义勇军利用狭长地形,进行袋形战术围击。[10]此役日军死伤数百人,而义军仅伤亡数十人,史称“分水仑战役”[11]。隔日日军增兵再次向大嵙崁进攻,最后义军兵败[8]。义军瓦解后,包含吕建邦在内的部分将领逃至铜锣圈投向徐骧势力[9]

1897年9月,总督府任命吕建邦为三角涌办务署第十三区街庄长,之后又转任桃园厅大嵙崁区长。吕氏在1899年获授与绅章;1915年9月时再兼任三层区长,1920年地方自治制度施行后辞任,之后则曾任大溪街协议会员等。此外,也曾在1897年时加入赤十字会[6]

后代[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注:有可能是旧历日期;原文“安政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出处:大园市藏 (编). 臺灣人物誌. 谷泽书店. 1916. 
  2. ^ http://tw.myblog.yahoo.com/rex-3600/article?mid=1274&prev=1275&next=1273[永久失效链接]
  3. ^ 陈建宏.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硕士论文). 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2004. 
  4. ^ 臺灣列紳傳. 台湾总督府. 1916. 
  5. ^ http://tw.myblog.yahoo.com/jw!wY3kACqTGBba8rUcuPt1/photo?pid=0&prev=14320&fid=51[永久失效链接]
  6. ^ 6.0 6.1 大溪誌. 大溪郡役所. 1944. 
  7. ^ 7.0 7.1 许佩贤译,《攻台战纪》,远流出版,1995年,第165-166页
  8. ^ 8.0 8.1 8.2 吴文星. 江國輝. 線上台灣歷史辭典. 远流出版事业/智慧藏学习科技. 2005. 
  9. ^ 9.0 9.1 吴昭英. 乙未戰役中桃竹苗客家人抗日運動之研究 (硕士论文). 国立政治大学日本语文学系. 2010. 
  10. ^ 《三峡镇志》页1295-1300 三峡镇公所 1993年
  11. ^ 劉文章、陳釗浩,《三峽抗日血淚史》 (PDF). [2010-12-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