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台湾重要物资营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台湾重要物资营团,为台北市历史建筑,其历史建筑登录名称源自于该建筑在日治时期曾为“台湾重要物资营团”所持有。战后经清算接收,在1953年拨用予审计部作为办公处所直至1991年新审计大楼完工。2022年由审计部移拨予国立台湾博物馆,预计将作为行政办公室使用。

沿革[编辑]

台北市历史建筑“原台湾重要物资营团”,曾为日治时期台湾重要物资营团所持有之建筑,位于当时的桦山町六十八号建号[1]。台湾物资营团成立于1944年,属半官营机构,办理战争时期台湾物资进出口业务,在台各地皆有相关资产。战后,台湾重要物资营团所辖之动产及不动产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2]。1945年11月5日整合相关接收清算后的日产资源,设立“台湾省贸易公司”,隔年2月11日更名为“台湾省贸易局”,而后在1947年便裁撤[3]:196-197

目前尚未确认台湾省贸易公司接收时期是否有直接使用,但依据誊本资料,1953年该建筑正式拨用予审计部作为办公厅[4],使用至1991年新审计大楼完工后相关人员陆续搬迁,该建筑则逐渐空出闲置,期间审计部曾提出“审计部忠孝东路旧大楼改建计画”,但未获行政院同意[5]

该建筑曾于2016年经台北市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会议审查决议,该建物不具文化资产保存价值,无指定登录为文化资产,同年7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正,依法兴建完竣逾五十年之公有建造物及附属设施群于处分前,应先由主管机关进行文化资产价值评估[5],后于经2020年12月3日公告登录为历史建筑。

2020年监察院国家人权委员会曾于9月2日会勘,并预计使用该建筑作为办公厅舍之用[6]。2022年该建筑正式由审计部移拨予国立台湾博物馆,修复及再利用计画公听会于同年9月7日召开,预计延续该建筑办公厅舍机能,将再利用规划作为国立台湾博物馆行政管理办公厅舍使用[7]

建筑特色[编辑]

依登录公告,该建筑落成约于1940年代,推测不晚于1944年。楼高三层楼,位于都市景观重要街角,为办公厅舍型式,1953年拨用与审计部使用作为中央政府机关办公处所,后期曾进行增建,现貌立面外观亦有变动,但内部结构及室内隔间等仍大致维持原貌[8]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专题中心. 臺北舊地籍圖:建成地政事務所. 台湾百年历史地图.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7). 
  2. ^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臺灣重要物資營團財產調查表案.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典藏管理系统. [2023-03-15]. 
  3. ^ 薛, 月顺. 陳儀主政下「臺灣省貿易局」的興衰(1945-1947). 国史馆学术集刊. 2005-04-27, (第六期): 193-223. 
  4. ^ 原臺灣重要物資營團.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5. ^ 5.0 5.1 審計部及所屬111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 立法院. [2023-02-08]. 
  6. ^ 監院勘查昭和樓 研議建置人權會辦公廳舍可行性. 监察院.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7. ^ 國立臺灣博物館「歷史建築『原臺灣重要物資營團』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公聽會 (PDF).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2). 
  8. ^ 登錄「原臺灣重要物資營團」為該市歷史建築 (PDF). [2023-03-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