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灵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灵州,是明代交阯承宣布政使司新平府下辖的一个州,领丹裔县左平县夜度县三县。治所约在今越南广治省永灵县和由灵县[1][2]

沿革[编辑]

  • 日南郡之地,占城为麻令州。
  • 明永乐五年六月癸未(1407年7月5日)置,属新平府[3][4][5][6][7][8]
  • 永乐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丁亥(1415年9月25日),以南灵州之丹裔县入本州,夜度县入左平县,领县一:左平县[9]
  • 永乐十五年六月丁酉,交阯南灵州判官阮拟等作乱,都督朱广领军剿平,交州左卫指挥同知段公丁、交州右卫指挥同知陈思齐死,二人时为顺州守备土官指挥同知[10]
  • 宣德七年八月十三日己亥(1432年9月7日),升交阯南灵州知州黎恬为右春坊谕德[11][12][13]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丹裔县:《同庆地舆志》(广治)载,永灵县有明良总丹裔社。今属永灵县的丹裔社在县市集的东面,可能是过去丹裔县的遗迹。”“《一统志》(广治)载,永灵县“占城为麻令州,李朝改明灵州”。今永灵县在广治省东北部,边海河花岸,与广平省丽水县接界。这样便可推断,左布县和夜度县是在从边海河至石杆江的由灵县地区。”《越南历代疆域 越南历史地理研究》,陶维英著 锺民岩译,商务印书馆,1973,第204-205页
  2. ^ “永灵县,汉日南郡之地,占城为麻令州,李朝改明灵州,属明改南灵州,黎复改明灵县,隶新平府,本朝初因之,嘉隆初分设营辖,摘隶广治,仍冠以广平府……成泰元年避改今县名”,《大南一统志》卷七 广治 第5页
  3. ^ “以政平、南灵二州隶新平府,本府亲领福康、衙仪、知见三县,政平州领政和、古邓、从质三县,南灵州领丹裔、左平、夜度三县”,《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十八永乐五年六月癸未朔
  4. ^ 《郡县时代之安南》,黎正甫著,商务印书馆,重庆市,民国34年7月,第256页
  5. ^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32册,云贵交阯,第108页
  6. ^ “新平府领政平、南灵二州,衙仪、福康、左平三县”,《大明一统志》(天顺五年御制序本)卷九十,第2页
  7. ^ “新平府 直隶县二:衙仪、福康;政平州;南灵州县一:左平”,《安南志(原)》(1931年河内法国远东学院订刊本)卷一,第35页
  8. ^ “新平府领二州三县:政平州、南灵州、衙仪县、福康县、左平县”《越峤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蓝格钞本),明李文凤撰,卷一
  9. ^ “南灵州之丹裔县入本州,夜度县入左平县”《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七永乐十三年八月乙丑朔
  10. ^ “丁酉,交阯总兵官丰城侯李彬言:交阯顺州人黎核、潘强及土官同知陈可论、判官阮昭、主簿范马缓、千户陈恼、百户陈吾侪、南灵州判官阮拟、左平县知县范伯高、县丞武万、百户陈巴律等作乱,焚二州城栅廨舍,杀官吏,僭称名号,有众千余人。即令都督朱广领军剿之,而交州中卫指挥同知黄振、交州右卫指挥同知谭公政、顺化卫指挥佥事吴葵、新平卫指挥佥事潘勤等各以兵会杀,黎核于阵及其逆党五百余人生擒,潘强、陈可论、阮昭、范马缓、范伯高、武万等皆按法诛之,阮拟、陈巴律等以馀众遁,已督诸将追捕。上嘉之,敕彬具将士功状以闻,又令自今土官土人能宣力效劳者,即上其功,以行升赏,核之乱也,顺州守备土官指挥同知叚公丁、陈思齐死之,公丁、思齐皆交阯南策州人,效顺从征,王师擒黎季犛父子,平简定陈季扩等,皆与有劳,公丁累官至交州左卫指挥同知,思齐为交州右卫指挥同知,俱守顺州,贼变起仓卒,公丁等力战死之。”《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永乐十五年六月乙酉朔
  11. ^ “陞交阯南灵州知州黎恬为右春坊右谕德”《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宣德七年八月丁亥朔
  12. ^ “永乐十九年辛丑,黎恬以御史升交阯南灵州知州,至宣德七年壬子,内擢右谕德。”《万历野获编》卷11
  13. ^ “壬子,大学士杨士奇等言交阯南灵州革任知州黎恬有文学, 改右春坊右谕德。”《皇明异典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