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培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培峰

大清宜黄县知县
籍贯 甘肃省镇番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擘三,号藕邨
出生 嘉庆九年(1804年)
甘肃省镇番县
逝世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日(1858年9月26日)
江西省宜黄县
出身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举人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同进士出身
经历
  • 即用知县(道光二十七年)
  • 宜黄县知县(咸丰四年~八年)
  • 追赠知府衔
  • 追赠云骑尉

傅培峰(1804年—1858年9月26日),字擘三,号藕邨甘肃省镇番县(今民勤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1],官至江西宜黄县知县,咸丰八年(1858年)率乡勇抵御太平军,城破被杀。

生平[编辑]

傅培峰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张之万榜三甲进士,咸丰四年(1854年)任江西宜黄县知县。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逼近县境,培峰亲率乡团,昼夜督御数月,最终粮尽无援,同年八月,县城陷落。培峰身著朝服,向北再拜道:“臣力已竭,不能再举,所以隐忍至此者,冀团练乡勇将以破贼安民也。”形势危急,属下劝其出城,培峰愤然拒绝,并取怀中官印令属下带出。敌军攻至,令培峰投降。培峰骂不绝口,结果被肢解焚烧。其事上闻,朝廷追赠知府衔,赏云骑尉世职,并在宜黄建立专祠纪念。清同治《宜黄县志》、民国《续修镇番县志》皆有传。[2][3][4]

其他[编辑]

傅培峰殉国后,宜黄人欧阳晖有《殉难纪略》记其事,并有《赞傅培峰》诗[5]

山城乱后草萋萋,满地哀鸿彻夜啼。
赖得廉明贤父母,肯披肝胆抚苍黎。
流亡偏集倾巢燕,奸宄难逃照水犀。
从此闾阁歌永定,沧波何处舞鲸鲵。

参考资料[编辑]

  1. ^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25,页562:“臣傅培峯,甘肃凉州府镇番县人,年五十岁,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候选知县,今签掣江西抚州府宜黄县知县缺,敬缮履历,恭呈御览。谨奏。咸丰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2. ^ 《续修镇番县志·卷九·忠烈》页一:“傅培峰,字擘三,清道光丁未进士,官江西宜黄知县,咸丰八年,发逆扰境,亲率乡团昼夜督御数月,粮尽援绝,城陷,乃朝服北向再拜自经,气未绝,贼至,胁之降,培峰大骂,目眦尽裂。贼怒甚,支解焚毁之。事闻,给予云骑尉世职,宜黄建立专祠。宜人欧阳晖有《殉难纪略》。”
  3. ^ 《宜黄县志·卷二十二·职官志·文职》页十七:“傅培峰,号藕邨,甘肃镇番人,咸丰四年由进士即用任,八年八月殉难。有传。”
  4. ^ 《宜黄县志·卷二十四·职官志·名宦》页十四~十五:“傅培峯,号藕村,甘肃镇番县人,咸丰甲寅以进士令宜黄。初莅任,清勤自矢,临民以宽,性刚断,吏不敢欺。及发匪犯顺,攻陷九饶瑞袁临诸郡,侯闻警,亟召邑人士议团练。事未集而匪骤至,不得已,诣行营乞师。丙辰六月,水师江军驻下游,李元度率平江勇围贼于抚城,乃分兵四队,使侯随后军发,贼遁,遂入宜。翌日,后队亦至,至则官廨已墟,蓬蒿满地矣。侯立草莱中,语邑中迎军者设局支应乡各分局协济,廉得从逆者斩,以徇协从者罚锾以赎,民大悦。九月,饬典商办棉衣千领给诸营,兵皆罗拜。侯喜召诸绅饮议善后事。酒半,忽传大军将撤营,骇曰:我负宜矣!明日,四营尽撤,哭往留之不得,当是时,抚郡大营兵溃,土崩瓦解,四面皆贼,然侯未尝一日忘宜也。时发密函申前约。戊午三月,楚军至,贼弃城走,仙六都宝营逐之,湘营继至追击于磁圭,斩贼首千馀级。我宜以定,侯复任,以前所筹饷犒军,仙十三都勇亦至。日杀贼以百计,阵亡死者六人,侯赏恤逾格,曰:向谓宜民懦,今若此,可为也。因按都阅联增练勇,民有来诉者,如家人相见。事至立剖,无留狱。聘山长校文艺军书旁午犹手自批点,如未尝经变者。布衣素履,亲历城乡,所作楹联批示,忠直之气溢于言。询间无何吉安败匪窜崇宜界,侯率丁勇堵孤岭,杀贼无算。贼大集,夺岭,众遂溃,武举纪凤翔死之,相继死者数百人。侯亟驰入城,闭北关,开小东门,召乡联,而官仓前火起,贼已斩关入矣。侯衣朝服,向北稽首曰:‘臣力已竭,不能再举,所以隐忍至此者,冀团练乡勇将以破贼安民也。’时事势危迫,有力劝其出城者。侯怒发上冲,以足踢散亲吏,取怀中印授之去。贼至,骂贼,贼怒,支解之,移尸黎家堰而焚焉。此戊午八月二十日事也。事闻,追赠知府衔,赐恤,荫如例。诏于殉难所立庙祀之。”
  5. ^ 《民勤诗歌选》页27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张兴言夏燮谢煌.《宜黄县志》. 清同治十年(1871年)刻本.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周树清卢殿元.《续修镇番县志》. 民国九年(1920年)刻本.
  • 秦国经主编;唐益年 叶秀云副主编.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25. 1997年10月. 共672页.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民勤县委员会学习宣传委员会.《民勤诗歌选》. 1991年9月. 共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