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七海性骚扰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海性骚扰案是1998年台湾首件性骚扰判赔案例,台北地方法院于七海旅行社女职员控告男副总经理一案中,以“性骚扰侵害身体权”判决该名主管必须赔偿十万台币

案情简述[编辑]

此案为1998年台湾首件性骚扰判赔案例。七海旅运社员工邹姓女子在职场遇到上司性骚扰,在多次拒绝上司邀约后,上司于工作场合施压,包含无故解聘、取消劳健保、任意移动员工私人物品等。因而员工向台北市政府劳工局提出申诉。台北地方法院以“性骚扰侵害身体权”判决该名主管必须赔偿十万元。 然而,却因为无相关法源依据,法官无法处理其男上司在其性要求未遂后,以职务上的权力制造敌意工作环境,致使该女请假不敢上班,紧接著打低她的考绩, 最后以专业能力不足予以解雇等一连串惩罚性行为[1]

案情经过[编辑]

1995年七海旅行社主管性骚扰邹姓女职员之案件乃权势性骚扰议题备受重视之起源。邹姓女子于1994年10月17日起于国民党党营事业七海旅运社担任业务代表工作,于进公司后不久便察觉就业环境中存有性别歧视,女性职员不受尊重,常须忍受主管上司要求应酬。往后的工作中更须忍受身为总经理兼代董事长的主管,在诸多时候对其多次言语及肢体上性骚扰,最终甚至利用权势关系多方打压,无故降薪、取消劳健保、任意移动员工私人物品、无故解聘等欲逼使邹姓女子离职。由于公司不予受理,邹姓女子于1995年6月向台北市劳工局及民间团体妇女新知基金会、上班族团结组织提出申诉[2],而该名男主管则反控告邹姓女子诽谤名誉。

影响与结果[编辑]

随后劳工局与妇女新知基金会透过举办座谈会,致力于促进社会各界重视工作场所性别骚扰与性别歧视问题与相关立法防治措施 ,此外新女性联合会亦举办“男女工作平等法─职场性骚扰”公听会,探讨性骚扰定义、对于职场性骚扰的法律责任如何规范[3]等,为往后性骚扰防治法制之路埋下种子。

于同年9月,劳工局裁定本件“性骚扰申诉案”成立,此案件成为台北市性别歧视评议委员会受理的第一宗性骚扰评议案件。1998年2月24日妇女新知基金会举办“职场性骚扰侵害人格权”座谈会[4],声援七海旅行社女职员。

最终于1998年2月3日本案以“性骚扰侵害身体权”判决该名主管上司须赔偿十万元,在法律名词中尚未出现“性骚扰” 之情况下,创下中华民国首见的性骚扰判赔案例[5][6]。此外,同年3月10日台北市政府通过“工作场所性骚扰防治要点”,将与性有关的行为、语言、视觉等敌意工作环境的产生要素,都列在禁止当中,使职场性骚扰有了正名,正式被列入法令条文[7]

影响[编辑]

虽地方法院判决该名主管须给付十万台元精神抚慰金,但对于邹姓女子指控因遭性骚扰而被解雇之部分,因法官认定无因果关系及在职场性骚扰相关法源依据情况下,拒绝邹姓女子之请求。对于法官无法处理该名主管因其对邹姓女子的性要求未遂后,以职务上的权力制造敌意工作环境、刻意打低邹姓女子工作考绩,最后甚至以专业能力不足予以解雇等一连串的惩罚性行为,如此之判决反映出台湾女性面对职场性骚扰的弱势,似乎保住了身体性自主权,却保不住工作权。[8]

对于台湾首例性骚扰判赔案例,妇女新知基金会深表欣慰,但台北地方法院于此案件中对性骚扰的性自主与平等权著墨不深,恐形成未来性骚扰案件对于人格权价值忽视之隐忧,立委叶菊兰范巽绿表示,过去由于企业压力,而未通过两性工作平等法,是造成职场性骚扰的主因,应加速立法进程。其希望台北地院对于性骚扰案件中的性别与阶级权力进行深入理解因而提出四项诉求[9]: 1.人格权增列性自主权 2.立法尚未完成之前,各县市制定职场性骚扰防治办法 3. 要求各县市设立申诉专线并提供法律扶助与诉讼费用 4. 尽速通过男女工作平等法

在七海性骚扰事件中,因公权力强力介入,得以确立性骚扰;然而于当时却有诸多案件除钱柜KTV案因消费者诉诸媒体,商家顾及营业形象给予回应之外,其他各案都是不了了之。学者认为此恐与父权反挫势力的庞大以及其与日俱增的对应技巧有关,此外在没有劳动人权的社会里,性骚扰的议题很容易被污名为诽谤[10]

参考文献[编辑]

  1. ^ 1999女權報告 (PDF). 妇女新知基金会. [199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21). 
  2. ^ 七海性騷擾案陳情書. 台湾法实证研究资料库,法律文件资料库. [1995-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3. ^ 男女工作平等法─職場性騷擾公聽會. 台湾法实证研究资料库,法律文件资料库. [199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4. ^ 婦女新知秋季募款餐會資料 (PDF). 妇女新知基金会. [1998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27). 
  5. ^ 台北地方法院85年度溯字第588號. 判决书. 
  6. ^ 焦兴铠. 《台北地方法院第一則有關工作場所性騷擾判決之解析-兼論美國制度所能提供之啟示》. 
  7. ^ 年度公審性騷擾. 工商时报专栏目录. 
  8. ^ [HI-ON] | 勇敢的代價:不敢提告就別說性騷擾?. www.hi-on.org. 2021-02-05 [202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9. ^ 〈婦女新知新聞稿〉. 台湾法实证研究资料库,法律文件资料库. [201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10. ^ 王𬞟. 反性騷擾運動的騷動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