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台湾教育专案/台大校园文化资产诠释实习课/国立台湾大学黑森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单式的内容[编辑]

先移除放到这里,关于生态叙述,可参考新中横公路生态一节。Supaplex留言2012年11月13日 (二) 06:13 (UTC)[回复]

正榕[编辑]

正榕学名:Ficus microcarpa L. f.[1]

科:桑科 Moraceae[2]

属:榕属 Ficus

榕树的外形极像放大版的蘑菇,其树冠非常广大,由树干上长出的气生根能帮住稳固榕树的躯干。由于榕树的果实尖端会留个小口以让鸟类来啄食,再透过鸟类的排泄将种子传播到各地,因此榕树可谓是极度普遍的树种。

黑森林里有许多高大的正榕,尽管树型长得歪歪斜斜但仍形成一大片树荫。在榕树浓密的树冠下几乎不会有阳光透过,因此底下凉快又没有什么植物能够生长。黑森林中右侧有几棵正榕因染上褐根病而正在接受治疗。


构树[编辑]

有树瘤的构树

学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L'Herit. ex Vent.[3]

科:桑科 Moraceae

属:构属 Broussonetia

构树是落叶乔木,其高可达20米,树干粗壮且短直。树皮呈灰黑色或灰褐色,因具较多纤维质所以皮较厚。此树叶面布满细毛绒,叶面粗糙,形状为椭圆形卵状,边缘有锯齿状,其成熟的叶子呈心形是此树的特征之一。树干常在矮小处就具有分枝,植株有乳汁。[4]构树之雄花是柔荑花序,呈长条状下垂;雌花为球序头状;其果实(聚花果)呈圆球形红色。而位于台大黑森林中央的老构树的树干则上有一大树瘤。



斯文豪氏攀蜥[编辑]

斯文豪氏攀蜥

学名:Japalura swinhonis Gunther

目:有鳞目 Order SQUAMATA

科:飞蜥科Agamidae

属:Japalura

斯文豪氏攀蜥体长10公分左右,尾巴可达20公分长,身上之鳞片粗糙。背部之明显特征为黄褐色带且有鲜黄色纵带,鬣鳞明显。颈部常带有明显白斑,但雌性较不明显。斯文豪氏攀蜥较少出现在校园各处,较多是阔叶林地带。斯文豪氏攀蜥被归类为台湾特有种蜥蜴。此蜥蜴是以卵生方式进行繁衍行为。斯文豪氏攀蜥主要吃食昆虫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5]

盘古蟾蜍[编辑]

学名:Bufo bankorensis Barbour

科:蟾蜍科 Bufonidae

属:蟾蜍属 Bufo

盘古蟾蜍多为肥胖,体长大约为6-11cm。其眼后具有腮线,外侧黑色,鼓膜明显。它们的体色有黄褐色,褐色,灰黑色等。盘古蟾蜍的趾间有半蹼,体表满布著腺性的瘤状突起,有些叠粒有白色的刺,有些盘古蟾蜍个体有背中线。盘古蟾蜍被归类为台湾特有种蟾蜍且普遍出现于阔叶林或溪流地带。此蟾蜍雄性个体的领域行为明显,当发现其他动物接近它们时,便做出类似俯卧撑的动作以起到危吓作用。当危机出现时,盘古蟾蜍会先趴在地上装死,无计可施时才会从皮肤以及耳腺分泌毒液,接触完只需吸收即可,但误食会致命。[6] [7]

  1. ^ 正榕说明 2012.10.23
  2. ^ 榕情绿意的树海-台大校园的榕树.台大校园生态导览手册III.台大生物资源及农学院农业陈列馆发行
  3. ^ 构树说明 2012.10.23
  4. ^ 构树说明. 2012.10.23
  5. ^ 斯文豪氏攀蜥说明.台湾大学数位动物博物馆
  6. ^ [台大真好看-台大校园动物导览手册.陈俊宏、李玲玲、袁孝维等著.2008年11月.国立台湾大学出版.2012年.10月]
  7. ^ 盘古蟾蜍说明.生物资源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