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斋藤千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ACG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ACG专题的范畴,一个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系ACGN类条目内容的专案。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首页,参与其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日本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日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斎藤千和已移动到斋藤千和: “斎”乃日语汉字,不符合命名常规,使用繁体的“斋”代之。参阅: http://www.unicode.org/cgi-bin/GetUnihanData.pl?codepoint=9F4B&useutf8=false --小峰 05:56 2006年1月12日 (UTC)

条目中的繁简转换[编辑]

条目过长时可能会使繁简转换无法作用。现在作品表中一些红字条目其实是存在的,建议直接使用原繁/简体。--Douglasfrankfort 02:26 2006年1月13日 (UTC)

删除投票和请求之讨论[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6年1月12日
  • 斎藤千和:“斎”乃日文汉字,非中文重定向。--小峰 06:05 2006年1月12日 (UTC)
(○)保留斎藤千和这个问题也考虑过,“斎”是和字没错,但是如果改成"斋"会是更大谬误,"斋"对应的日文汉字为"",在日本这几个姓氏“齋藤、斎藤、齊藤、斉藤”发音是一样,但是绝对不能混淆.如果改"斋"后,变回去就成了"齋藤",这把别人祖宗都换了.如果是其它的和字改一下可以,但是这个毕竟是人的姓氏,不能想当然的改,否则是对别人的非常不尊重,我想这也与维基的精神相冲突.我觉得虽然规则重要,但是以"人"为本更重要.而用中文搜索引擎baidu搜索(以便去除日语影响以及google不太准确)"斎藤千和"结果为6,390篇,而斋藤千和为1,890篇,这就说明"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综合上述两种理由,我觉得还是用"斎藤"比较好.Lovemikan 06:24 2006年1月12日 (UTC)
(►)移动。听过Lovemikan的解说后,认为应把斋藤千和移到斎藤千和才对。可保留斋藤千和的重定向,因为毕竟很多中文输入法都不能输入日文汉字。--minghong 09:13 2006年1月12日 (UTC)
我有异议!中文维基不应以日文命名条目是维基百科的一条正式方针,也是社群共识,不应无视这项规定。Lovemikan以“因为更改的是人家的姓氏,所以不能想当然的改,否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为理由,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我并不是想当然的改的。日文汉字条目内指出“部分(日文)汉字有‘旧字体’和‘新字体’之分”,而“斋”正正就是“斎”的“旧字体”。参见:
可见将“斎”改成“斋”并不存在“更改人家的姓氏”的问题:在日文的角度来看,仅是‘旧字体’和‘新字体’的转换而已,但在中文的角度来看的话,则一个是中文中存在的字,一个却是是不存在的字。因此,我主张将条目名称改回中文“斋藤千和,不应再用含有日文汉字的“斎藤千和”。
P.S.维基内其实存在着一篇Wikipedia:日语专有名词的中译原则,但好像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不过我对这些原则基本上都很赞同,不知其他维基人有没有兴趣审视这些原则,然后加以推行?--小峰 17:04 2006年1月12日 (UTC)
(►)移动(×)删除。理由很简单,不是中文字。根本不存在所谓“换人祖宗姓氏”的问题。--

tonync (talk) 20:21 2006年1月12日 (UTC)

    1. (日文新字体)=斋(中文简化字)=齋(中文正体字、日文旧字体)
    2. 齐(日文新字体、中文简化字)﹦齊(中文正体字、日文旧字体)
    3. 1.和2.不是同一个字,但日文发音相同--Fauzty 22:18 2006年1月12日 (UTC)
    • 异议.我说过了,在中间介绍中说明清楚就可以了.在日本很多关于斎藤千和的介绍中都特别强调了要写对其姓名,所以也特别注意这个.不管是新体旧体,难道"齋藤"和"斎藤 "能等同吗?.要中译是没错,但在大量的中文网页用的都是斎藤千和,而不是斋藤千和,估计很多人在这里搜索的时候,用的也是斎藤千和,而不是斋藤千和.而把斋藤千和定向到斎藤千和,并加以说明,也解决了以上的问题,而且也不会犯错误.顺便说一下我的一些个人想法,中文百科全书不等同于中文词典,并不是说被解释的词语都一定限定是中文化的(特别是这电子百科中),特别是在这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里.在一些词汇没有被正式中文话前,总不能不解释吧,或者凭自己的想法而不顾及其他人的习惯强行进行中文化命名?既然现代的技术能够保证某词汇以原来的真正面貌出现并方便别人查找,为什么要否定呢?我觉得首先要做的事并不是强行定义一个中文命名,而是对其进行中文化的解释.存在既是道理,现在大量网站上用的都是斎藤千和,而不是斋藤千和.别人来搜索,即使打不出"斎",但是可以copy来,但结果总不能告诉别人说没有该条目.而实际上这个copy结果比其他的都正确,这不得不说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既然现在网上存在斎藤千和和斋藤千和两种写法,为什么现在就一定要消灭一个呢?为什么就不能并存呢?如果若干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有了公认,统一的命名法,再由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人将其统一,不行吗?百科全书不是一朝一夕能编写完的,而人们的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Lovemikan 05:21 2006年1月13日 (UTC)
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至少在现阶段,使用日文汉字来为条目命名是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正式方针与社群共识。我依然保持我的意见(将条目名称改回中文“斋藤千和”)。--小峰 06:03 2006年1月13日 (UTC)
(+)支持小峰的意见。斎不是中文字,是日文汉字;有相对的中文字就应该用。Lovemikan认为“不是说被解释的词语都一定限定是中文化的”,这点恐怕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政策。-- tonync (talk) 04:30 2006年1月14日 (UTC)
这不是完全是一个条目命名的问题.我所认为的是齋藤千和不是不可以存在.但应该定向到斎藤千和.这并不与方针冲突.斋藤千和为中文命名,而定向到斎藤千和确是让其更准确.我现在甚至觉得,在日文人名这问题上,有必要做一定的讨论,以找到一个统一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否则对以后工作进行会带来巨大的隐患.比如说我在看一些这里的动画介绍的时候,看声优列表,就觉得非常别扭.比如,名单里有 こやまきみこ,这是日文,而又看到田村由香里,这却是中文,这样不中不日的名单,非常难看.而一些编辑者,往往对声优的日文名字更了解,而对于译成中文是怎么样的,却不一定了解.而且很多译法也不统一,比如川上とも子,这里的中文命名是川上伦子,但我看到很多地方亦做川上友子,川上朋子,而且在这里的动画介绍里也有将其写成川上友子的,这根本就不统一,也无法强求别人统一.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不马上解决,随着以后条目的加多,将来再修改的话工作量将是非常巨大的.个人觉得解决的方法是将其他的中文命名定向到其日文名称,因为这个日文名称是公认,统一,都可以接受的,而由于习惯问题,有些人是很难接受其他的中文命名的,据本人所知,就有很多人不接受川上伦子的命名,甚至是完全不知道.以上方法并不与命名方针相冲突,因为这并不等于否认其中文命名,这只是为了准确、方便他人查找一种解决方法.最后在条目中对其所有的中文命名加以说明就可以了.虽然我们不知道将来人们习惯怎么样,但我们应该去预测将来可能产生的危机,虽然应该不会象软件危机一样可怕,但也决不是痴人所编出来的笑话.Lovemikan 11:48 2006年1月13日 (UTC)
日文统一可以去日文维基百科进行搜索,再通过interwiki连到中文版。根据命名政策共识,中文版标题如果不是不可能翻译,就应该用中文。内文可以提及日文原名以及其他汉字译名。-- tonync (talk) 04:30 2006年1月14日 (UTC)
结束移动 * 结束移动

和字≠略字[编辑]

“和字”(“和制汉字”)是指日本自创的汉字,日文里叫“国字”。而“斎”是“齋”的“略字”(又称“新字体”),在日本实行汉字简化后,“斎”这字形才出现,而我查过的任何一本日语辞典都指出“‘斎’是‘齋’的略字”这事实。因此不能称“斎”是和字,更不能说“‘斎’字在中文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斎’写作‘齋’是错误的”,这些叙述都违反可被查证证实的确切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