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吉边Akuro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ACG专题 (获评小作品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ACG专题的范畴,一个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系ACGN类条目内容的专案。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首页,参与其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建议改名:“吉辺Akuro”→“吉边Akuro”[编辑]

吉辺Akuro” → “吉边Akuro”:1. 据我所知,中华民国教育部异体字字典中规定了应当使用的正字,而不应使用异体字,如果我在这一点上认识有误,烦请告知;2. 我在中华民国教育部异体字字典在线系统中进行了检索,使用单字查询功能查找“辺”后,发现无结果;而查询作为正字的“邊”,其对应的异体字中虽有可以认为与“辺”类似者,但部首写法并不完全相同,而之前的检索结果也说明该系统并不认为此字与“辺”为同一汉字;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没有“辺”或可以认为与“辺”类似的字;4. 日文当用汉字中的“辺”,对应的日文汉字旧字体正是“邊”,中文地区据此将“辺”转换为“邊”或其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应的简化字“边”,是多年来的通行做法,同时这也是对其他有类似情况的日文汉字的通行处理方法;5. 上述做法自然也是中文维基的通行做法,之前我在编辑摘要中举“渡边”为例,就是说明这一点,许多以渡边为姓的日本人士,如果其原文写法为“辺”,在中文维基的条目命名中都已经转换为“边”。--Lucho留言2019年5月30日 (四) 19:00 (UTC)[回复]

建议改名:“吉边Akuro”→“吉辺Akuro”[编辑]

吉边Akuro” → “吉辺あくろ”:根据WP:COMMONNAME:“条目命名应该尽量使用可靠来源中人、物或事项的最常见的名称”,因此基于可靠来源或是Wikipedia:命名常规#命名争议的处理:“当前不能通过解释、调解、讨论命名方针达成共识,使用条目符合命名方针的最初使用名称(即将条目名称恢复为争议发生之前的状况)”,应予移动至新名称并覆盖重定向。此外,管理员的处理具有争议性,“辺”是“道”和“边”的异体字(键盘输入“ㄅㄧㄢ”也可视之),实质上也属于中文汉字,不应视为日文汉字。MeritTim 2019年5月31日 (五) 02:17 (UTC)[回复]

“辺”是“道”的异体字可否提出来源呢?--Iokseng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02:37 (UTC)[回复]
@Iokseng请参见《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日本汉字#新字体读法。此外,阁下理应对本请求避嫌。MeritTim 2019年5月31日 (五) 03:29 (UTC)[回复]
二简字是一个已废弃的方案,不被任何地方的现代汉语所承认,当然也不适合作为条目命名的依据。至于我是不会再处理此次的请求,您毋需担心。--Iokseng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03:38 (UTC)[回复]
@Iokseng不论是否为“道”的异体字,“辺”亦可作为“边”的异体字,因此仍属中文汉字,在下没在编辑摘要说清楚,实在抱歉。MeritTim 2019年5月31日 (五) 07:18 (UTC)[回复]
我认为的中文汉字,是官方或具权威性字典有收录的字;我知道“辺”即是“边”,但包含康熙字典在内的具权威性字典的中文字典并未收录“辺”,因此我认为它是日语中简化的汉字(日语新字体)。例如日语的“芸”即是“藝”(“艺”),中文汉字有前者,但是意义完全不同。当翻译成中文时,必须翻译成“藝”(“艺”)。--Iokseng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07:36 (UTC)[回复]
@Iokseng康熙字典[1]有收录此字;《汉语大字典[2]也有收录此字;十通之一的《通典[3]也使用此字。请问在下的回复是否有消除阁下对此字是否为中文汉字的疑问呢?MeritTim 2019年5月31日 (五) 09:02 (UTC)[回复]
1.《康熙字典》1253页第13字为“辸”字,读音与“仍”相同,字义为“往”、“及”,与“边”或“辺”均无关。2.《汉语大字典》辵部收录的同样是“辸”而不是“辺”(我查询的是第二版,在4067页)。3.《通典》卷第一百六原文应当为“太廟九室,每歲五享。謂四時孟月及臈也”(参见 嘉靖十八年刊本),与“边”或“辺”均无关。这句话有一个更早的出处,在《大唐开元礼》卷一,同样如此。--Lucho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10:24 (UTC)[回复]
请确依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使用中文,之前已有共识。--Justice305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14:21 (UTC)[回复]
@Justice305何处有共识?MeritTim 2019年5月31日 (五) 14:49 (UTC)[回复]
怎么没有共识?那篇讨论最多有人对于日本新字体跟中文异体字如何认定问题,连反驳异议都没有,因为从以前就是这样处理条目,才改成现行条文更明确。--Justice305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15:07 (UTC)[回复]
@Justice305阁下看不懂“本页在英语维基百科的对应页是格式手册的一部分,但中文维基百科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内容仅供参考。请参照英语版的对应页或讨论页以进一步完善内容,提议和参与讨论其是否可以加入中文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吗?再者,我从来都没有说过没共识,请不要断章取义。MeritTim 2019年5月31日 (五) 18:19 (UTC)[回复]
你都说“何处有共识?”质疑不存在,我当然这样回应。之所以还没成为正式指引,是因为大家都照既有习惯处理才一直搁著,但若有意见不同之处仍在讨论页寻求共识,逐步完善内容,毕竟中文维基不是英文维基。--Justice305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23:41 (UTC)[回复]
@Justice305我从来都没说过没共识,全都是你自己在猜测,我会如此询问只是没时间找过去的讨论,请不要随意解释并猜测他人的想法,你不是我,更不可能知道我在想什么。以往的惯例不代表就不可推翻,还有论述仅起参考作用。MeritTim 2019年6月1日 (六) 00:48 (UTC)[回复]
《康熙字典》看太快了,抱歉;《汉语大字典》卷6页3815第5字经确认后为“边”,抱歉;“谓四时孟月及腊也”一句经搜寻皆未与《通典》有关连,其与《大唐开元礼》才具有关联性。《通典》原文[4]仍是“谓四时孟月及也”;另,《大字源》页1735第9字确实是此字;最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中的U+8FBA即为此字[5]。不是我要自夸,至少我做错事还愿意认错,不会对自己情势不利就开始胡言乱语和乱找不可靠来源。MeritTim 2019年5月31日 (五) 14:46 (UTC)[回复]
正确仍是“谓四时孟月及腊也”,见《钦定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辺”是没校对到的错字。--Justice305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15:39 (UTC)[回复]
1. 文字转录版并不是最可靠的来源,它不是原文,可能在转录过程中出错。您也并没有仔细看我在上面提供的《通典》嘉靖十八年刊本的影印版,请再次查看,此刊本原文正是我所引用的,在该pdf文档的第9页左半部。Justice305提供的两种四库全书刊本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根据上下文意思,足以得出不应是“辺”或“边”。2.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并不等同于中文汉字,不应作为中文维基的命名依据。3. 《角川大字源》并不是一本汉语字典,也不应当作为中文汉字的参考来源。4. 请您先提醒您自己注意来源选择的问题。--Lucho留言2019年5月31日 (五) 15:59 (UTC)[回复]

参考资料

  1. ^ 页1253第13字
  2. ^ 卷6页3815第5字
  3. ^ 卷106:“谓四时孟月及也”
  4. ^ 礼六十六
  5. ^ U+8F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