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陆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襄(480年—549年),师卿,本名陆衰,字赵卿吴郡吴县[1][2]南北朝南梁官员。

陆襄的父亲陆闲南齐始安王萧遥光扬州治中,在永元末年和他的兄长陆绛被杀害,陆襄十分哀痛,服丧超过礼仪,除丧后仍然以服丧礼仪行事[1][2]天监三年(504年),都官尚书范岫上表推荐他,得拜任著作佐郎,除授永宁县令。任期满后迁官为司空临川王萧宏的法曹、外兵,以及轻车庐陵王萧续记室参军昭明太子知道陆襄的学业和德行,就奏启梁武帝让他跟随相处,除授太子洗马,迁中舍人,掌管管记。之后他外任扬州治中,他的父亲在此职务任内去世,因此坚决推辞,武帝不准许,只给他与府内司马更换办公地方。昭明太子敬老,陆襄的母亲年近八十,和萧琛傅昭陆杲每个月派人慰问,加赐食物与衣服。他的母亲曾突然患上心痛,大夫处方需要三升粟浆,但当时是冬天,又接近日落,无法求得。突然有老人登门卖粟浆,容量和药方一样,陆襄打算购买,老人却不见了,人们都认为他孝感动天。不久他累迁国子博士太子家令,再次掌管管记,因为母亲逝世离职。他年过五十,伤心的超越礼制,昭明太子很是担心,每天派使者劝诫他。服丧完毕,担任太子中庶子,再掌管记。中大通三年(531年)昭明太子去世,罢去所属官员,太子妃蔡氏在金华宫居住,以陆襄为中散大夫、领步兵校尉、金华宫家令、知金华宫事[3][4]

中大通七年(535年),他外任鄱阳内史。郡内有位鲜于琛大同元年聚众造反,陆襄率先防御,鲜于琛来到时立即击败并生获他,没有枉杀民众,人民作下歌曲:“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有陆君。”又有彭李两家人因忿怒互相诬告,他就带两人入内室,不加责备,只是心平气和地解释晓喻。二人感恩悔咎,陆襄就设酒食令他们尽欢,酒后一同回家,关系因而亲密。人们又作歌:“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仇共车。”在政六年间郡内大治,民众李𪾢等四百二十人赴朝堂陈情陆襄的德政教化,求在郡内立碑纪念,得准许。他们又上表希望陆襄留任,他坚持回去,征人为吏部,迁秘书监,领扬州大中正太清元年(547年)改任度支尚书,依然担任中正[5][6]。次年(548年)侯景举兵包围宫城,朝廷任用陆襄当值侍中省。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建康失守,他逃回吴郡,侯景军队很快攻占吴郡;他的部将宋子仙进攻钱塘,适逢海盐人陆黯带领数千人举义,在夜晚偷袭吴郡,杀侯景任命的太守苏单于,推举陆襄代理郡事。同时间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躲避侯景逃入吴郡,他就迎立萧宁为盟主,派遣陆黯及侄子映公带领部下拒守宋子仙。宋子仙得有义兵来到就退走,和陆黯于松江作战,陆黯败走,吴下军队随之溃散。陆襄在墓下藏匿,当夜忧愤去世,虚岁七十。他自小失去父兄,终身布衣吃素,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多年。侯景平定后,梁元帝追赠侍中、云麾将军,以建义的功劳追封余干县侯,食邑五百户[7][8]

引用

[编辑]
  1. ^ 1.0 1.1 梁书·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陆襄字师卿,吴郡吴人也。父闲,齐始安王遥光扬州治中。永元末,遥光据东府作乱,或劝闲去之。闲曰:“吾为人吏,何所逃死。”台军攻陷城,闲见执,将刑,第二子绛求代死,不获,遂以身蔽刃,刑者俱害之。襄痛父兄之酷,丧过于礼,服释后犹若居忧。
  2. ^ 2.0 2.1 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人,晋太尉玩之玄孙也。……闲字遐业,慧晓兄子也。……闲四子:厥、绛、完、襄也。……襄字师卿,厥第四弟也。本名衰字赵卿,有奏事者误字为襄,梁武帝乃改为襄字师卿。
  3. ^ 《梁书·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天监三年,都官尚书范岫表荐襄,起家擢拜著作佐郎,除永宁令。秩满,累迁司空临川王法曹,外兵,轻车庐陵王记室参军。昭明太子闻襄业行,启高祖引与游处,除太子洗马,迁中舍人,并掌管记。出为扬州治中,襄父终此官,固辞职,高祖不许,听与府司马换廨居之。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每月常遣存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尝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是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也。累迁国子博士,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太子忧之,日遣使诫喻。服阕,除太子中庶子,复掌管记。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薨,官属罢,妃蔡氏别居金华宫,以襄为中散大夫、领步兵校尉、金华宫家令、知金华宫事。
  4. ^ 《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天监三年,都官尚书范岫表荐襄,起家著作佐郎。后昭明太子统闻襄业行,启武帝引与游处。自庐陵王记室除太子洗马,迁中舍人,并掌管记。出为扬州中从事,以父终此官,固辞。武帝不许,听与府司马换廨居之。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每月常遣存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常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太子忧之,日遣使诫喻。
  5. ^ 《梁书·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七年,出为鄱阳内史。先是,郡民鲜于琛服食修道法……大同元年,遂结其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愿元年,署置官属……襄先已帅民吏修城隍,为备御,及贼至,连战破之,生获琛,余众逃散。……惟襄郡部枉直无滥。民作歌曰:“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有陆君。”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咎悔。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民又歌曰:“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仇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治,民李𪾢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襄,襄固求还,征为吏部郎,迁秘书监,领扬州大中正。太清元年,迁度支尚书,中正如故。
  6. ^ 《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中大通七年,为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琮服食修道法……大同元年,遂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愿元年,署置官属……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获琮。……唯襄郡枉直无滥。人作歌曰:“鲜于抄后善恶分,人无横死赖陆君。”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仇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宁。郡人李𪾢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太清元年,为度支尚书。
  7. ^ 《梁书·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二年,侯景举兵围宫城,以襄直侍中省。三年三月,城陷,襄逃还吴。贼寻寇东境,没吴郡。景将宋子仙进攻钱塘,会海盐人陆黯举义,有众数千人,夜出袭郡,杀伪太守苏单于,推襄行郡事。时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逃贼入吴,襄遣迎宁为盟主,遣黯及兄子映公帅众拒子仙。子仙闻兵起,乃退还,与黯等战于松江,黯败走,吴下军闻之,亦各奔散。襄匿于墓下,一夜忧愤卒,时年七十。襄弱冠遭家祸,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许年。侯景平,世祖追赠侍中、云麾将军。以建义功,追封余干县侯,邑五百户。
  8. ^ 《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侯景围台城,以襄直侍中省。城陷,襄逃还吴。景将宋子仙进攻钱唐,会海盐人陆黯举义袭郡,杀伪太守苏单于,推襄行郡事。时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逃贼入吴,襄遣迎宁为盟主,遣黯及兄子映公帅众蹑子仙,与战,黯败走,吴下军闻之亦散。襄匿于墓下,一夜忧愤卒。襄弱冠遭家祸,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侯景平,元帝赠侍中,追封余干县侯。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梁书/卷27》,出自姚思廉梁书

参考文献

[编辑]
  • 梁书》·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
  • 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