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送货机器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行道上的送货机器人

送货机器人(英语:Delivery robot)是一种提供“最后一英里英语Last mile (transportation)”送货服务的自主机器人。在某些机器人无法自行解决的情况下(如机器人卡在障碍物中),操作员可远距监察并控制机器人。送货机器人可应用于不同场景之中,诸如食品配送、包裹运送、医院派送(hospital delivery),以及客房服务英语Room service

应用[编辑]

食品配送[编辑]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之前,送餐机器人的运用仅为小规模。[1]到2019年1月,美国大学校园内有若干运用实例。乔治梅森大学成为首间将机器人按需送餐作为膳食项目一部分的大学校园,拥有一支25台、由星船科技提供的机器人机队。[2]鉴于疫情持续,食物配送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亦导致大学校园内的食品配送机器人需求激增。[1]星船和Kiwibot英语Kiwibot等其他公司在美国和英国的数所大学校园和一些城市街道上部署了数百台送餐机器人。食品配送公司亦于其平台新增送货机器人。例如,GrubhubYandex合作,于大学内提供服务。利用送餐机器人的局限性包括无法满足特殊的送餐要求(如将食物留在门口),以及无法在困难的地形中行走。这或需要远距操作员的支持,以协助机器人绕过障碍物。[1]

杂货运送[编辑]

运送杂货的Daxbot

2018年4月,星船科技与The Co-op英语Co-operatives UKTesco两所连锁超市合作,于英格兰米尔顿凯恩斯开展杂货运送(groceries delivery)服务。[3]星船科技声称,截至2020年11月,米尔顿凯恩斯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自主机器人机群”。[4]

2022年初,“Nourish + Bloom”开幕,成为全球首间由非裔美国人经营的无人杂货店。新店利用电脑视觉设备,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声音和手势技术以处理交易。“Nourish + Bloom”透过由Daxbot提供的机器人车辆提供送货服务。[5]那家位于俄勒冈州菲洛马斯、借由众筹活动筹集的初创企业,已经开发出一种设备,能够以最高4英里每小时(6.4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10英里(16千米),并备有一个温度控制的货物空间。[6]

包裹运送[编辑]

星船科技的送货机器人正横过位于塔林的大美国街(Suur-Ameerika street)
(2022年春)

2019年1月,亚马逊推出一项实验性服务,利用名为亚马逊Scout英语Amazon Scout的送货机器人,向旗下的亚马逊Prime客户运送小型包裹。有关测试于西雅图地区进行,并扩展至加尼福尼亚州尔湾、阿特兰大,以及田纳西州的富兰克林英语Franklin, Tennessee[7]2021年,在完成于美国4个城市开展的包裹运送机器人测试后,亚马逊于芬兰建立一个新的开发中心,以对技术作出进一步的改进,使得公司的机器人能够更好的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导航。[8]

医院派送[编辑]

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英语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内的医院派送机器人

送货机器人可于医院场景下执行一些工作,以减省营运成本。第一组任务是食物、医疗样本和药物的运送。透过多个传感器,送货机器人能在医院的室内布局中导航。它们亦配置一个可请求乘坐电梯的电子信号,使得其能够于多层建筑物里运作。鉴于安全之虞,部分送货机器人配备密码和生物识别指纹扫描仪,以防止有人非法盗取机器人内的对象。截至2019年,美国等地逾150间医院已经应用送货机器人。第二组任务是运送脏布车(soiled linen cart)及医疗废物。这些需要重型送货机器人之劳,皆因需要运送的载荷物可达数百磅(数百公斤)。[9][10]

在以色列,舍巴医疗中心英语Sheba Medical Center利用送货机器人将药剂科配制的化学疗法药物直接运送予护士,以节省等候时间。[11]

客房服务[编辑]

新加坡Yotel英语Yotel的客房服务机器人“Yolanda”引导客人从酒店大堂前往客房

2014年末,机器人初创公司“Savioke”发布了一款名为Relay的客房服务机器人。当酒店职员收到客人的指示后,职员会将物品放置于Relay内,然后机器人会将物品派送至客房。至2016年,Relay机器人已于5间主流连锁酒店中投入运作。[12]2017年8月,新加坡M Social英语Millennium & Copthorne Hotels酒店引入名为“AURA”的客房服务机器人,以协助职员处理派送瓶装饮用水和毛巾至客房等工作;而这种服务亦为美国以外地区的首例。[13]

企业[编辑]

人行道机器人[编辑]

一些公司正积极利用小型机器人进行小型包裹(如食物、杂货等)的“最后一英里”运送,而这些运送只需利用道路上的行人区,并以相当于快步走的速度行走。积极运送的公司包括:

一台由星船科技研制的人行道机器人(sidewalk robot)正于俄勒冈州立大学向学生递送食物

无人机[编辑]

  • Zipline英语Zipline (drone delivery company)—利用固定翼无人机,以超低空伞投(parachute drop)的方式运送药物与血液供给;截至2022年6月,该公司已进行325,000次运送。

现代汽车集团[编辑]

2022年12月13日,现代汽车集团开发了一种基于电气化和自主驾驶技术的送货机器人。它的特点在于配备带有自主驾驶技术的即插即用模块,以查找运送货物的最优路线。

人机交互[编辑]

由于是自主的,送货机器人主要是在没有人类操作员的协助下与公众交互(不论遭遇是正面还是负面)。[15]送货机器人生产商星船科技曾指出,人们会踢他们的机器人。[15]然而,大多数人机交互均为正面的,而不少人因机器人的外观而将之拟人化。[16]这使得人们在遇到机器人时有一种关爱的感觉、在机器人困住时帮助它们、在机器人的行程上为其担忧,又或为机器人的送货服务而表扬或感谢。[16]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Durbin, Dee-Ann. Robots hit the streets as demand for food delivery grows. The Associated Press. 2021-11-02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9) (美国英语). 
  2. ^ Holley, Peter. George Mason students have a new dining option: Food delivered by robot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9-01-22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1) (美国英语). 
  3. ^ Farrell, Steve. Co-op expands robot deliveries to second store. The Grocer. 2019-04-01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英国英语). 
  4. ^ Milton Keynes now has 'world's largest autonomous robot fleet' as Starship expand further. MKFM (新闻稿). Starship Technologies. 2020-05-30 [2020-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英国英语). 
  5. ^ Inside the first Black-owned autonomous grocery store. NBC News. February 16, 2022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英语). 
  6. ^ Silverstein, Sam. Retail startup opens first frictionless grocery store, eyes 500 more. Grocery Dive. 2022-02-03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美国英语). 
  7. ^ Brown, Dalvin. Meet Scout: Amazon is taking its Prime Delivery Robots to the South. USA Today. 2020-07-22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美国英语). 
  8. ^ Shead, Sam. Amazon plans to build delivery robot tech in Finland. CNBC. 2021-07-01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美国英语). 
  9. ^ Chang, Althea. Pricy robots ‘Tug’ hospital supplies. CNBC. 2015-04-30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美国英语). 
  10. ^ Weiner, Stacy. Robots make the rounds.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2019-07-12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美国英语). 
  11. ^ Jeffay, Nathan. Drug-delivery robots deployed at Israel’s largest hospital to cut chemo wait. The Times of Israel. 2012-07-09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英语). 
  12. ^ Nichols, Greg. This room service robot is gaining ground in the world's posh hotels. ZDNet. 2016-01-14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英语). 
  13. ^ Street, Francesca. Introducing AURA, the room service robot. CNN. 2017-08-15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美国英语). 
  14. ^ Heinla, Ahti. Starship Completes One Million Autonomous Deliveries. Starship Technologies. 2021-01-27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英语). 
  15. ^ 15.0 15.1 Hamilton, Isobel Asher. People kicking these food delivery robots is an early insight into how cruel humans could be to robots. Business Insider. [202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9) (美国英语). 
  16. ^ 16.0 16.1 Why You Want to Pet the Food Delivery Robot. Bon Appétit. 2022-10-14 [202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