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赖秋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赖秋香(1952年),台湾省新竹县客家人,擅长文武小生,现搭班于台北“飞凤仪歌剧团”演出。父赖宜和为中坜客家内台戏班“三义园”小生,母亲亦为小生,因家学渊源之故成为陈澄三所经营的麦寮“拱乐社”绑戏囡仔﹝绑年囡仔﹞,五年期间参与童伶班训练历经学戏艰辛,学习内容主要是手脚的基本功、打武、刀枪。十六岁时绑期结束,为回报“先生礼”便于“拱乐社”义演半年后出班。后由父亲赖宜和引荐搭班于国防部“陆光台语剧队”,当时京剧演员张义清为剧团武二花,常指导赖秋香等年轻演员们刀枪、打武、身段﹝穿厚底靴﹞,也学唱京剧曲目,教学严格程度更甚“拱乐社”。赖秋香歌仔戏唱念习自父亲赖宜和亲自指导,身段则由父亲常带往台北市国军文艺中心观摩京剧演出,再仰赖父亲赖宜和亲身调教,且剧团每日皆有资深演员任值行官于演戏空档时指导。十九岁时“陆光台语剧队”解散,转搭班台北的内台戏班“宝华兴”,期间向吕金虎“吕老虎”学戏,习得《收十二太保》、三国志《白门楼》﹝即《收吕布》﹞、《夜战马超》、《貂蝉弄董卓》等剧出。之后转搭罗东“泰明歌剧团”,再向张学武学习《长板坡》,并与苦旦邱蜜“小文”成为最佳生旦搭档。二十七岁时随南管戏班“乐声歌剧团”出国至新加坡演出,一年后回台再搭班富美“humi”所经营“真明光歌剧团”,后转搭“新南光歌剧团”、“友联歌剧团”、“鸿明歌剧团”五、六年,再回搭罗东“泰明歌剧团”四、五年,回台北转搭“汉阳歌剧团”。三十三岁时随“丽娟歌剧团”出国至菲律宾演出,三十七岁左右便搭班“叶丽珠第二团”,该剧团仍相当着重传统规矩演出。尔后因戏路锐减“叶丽珠第二团”与“叶丽珠三姊妹歌剧团”合并,演出风格较偏胡撇仔风格。五十五岁左右开始担任起戏班讲戏先生。

代表作品[编辑]

  • 《收十二太保》《白门楼》《夜战马超》《貂蝉弄董卓》
  • 《华山救母》《洛神》《周公斗法桃花女》《新宝莲灯》
  • 《柒煞姻缘之周公斗法桃花》《天长地久》《白虎殿》
  • 《李哪吒收蜘蛛大圣》《清宫秘史》《梁红玉》
  • 《扬州奇案》《包公案-八角琉璃井》《唐宫秘史-太平王》

得奖纪录[编辑]

  • 1977年生角奖 《平贵别窑》 罗东“泰明歌剧团”
  • 2000年生配角 《华山救母》 台北“叶丽珠第二歌剧团” 台北市文化局举办台北市戏剧(歌仔戏)比赛

参考资料[编辑]

赖秋香. 歌仔戲文武小生─賴秋香「舞文弄武,吟詩作對」的人生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