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谭维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谭维义 (Frank Dennis)
性别
出生 (1929-09-04) 1929年9月4日95岁)
 美国堪萨斯州
居住地 美国堪萨斯州
国籍 美国
 中华民国外侨永久居留证
职业医师
活跃时期20世纪
信仰基督教
配偶谭秀丽(Sally Dennis,1929年12月29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
亲属5名子女
学历
荣誉
    • 第三届“医疗奉献奖”得主 (1993年)
    • 紫色大绶景星勋章 (1994年)
    • 第五届“台湾贡献奖”得主 (2009年)

谭维义 (英语:Frank Dennis,1929年9月4日[1],是一位来自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医师,与妻子谭秀丽(Sally Dennis)一同在台湾台东县默默为台湾人服务了三十余年,至1994年退休。他是台东基督教医院(Logefeil Memorial Hospital,罗吉费纪念医院,简称“东基”)的创院院长,夫妇被尊称为“谭爸”与“谭妈”,谭维义能流利使用国语台湾闽南语阿美族语对话。

他在1994年获得紫色大绶景星勋章。夫妇在2011年获得“中华民国外侨永久居留证”,其事迹已被写入台湾小学生四年级的教科书当中。[2]

生平

[编辑]

幼年至青年

[编辑]

谭维义在1929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是家中独子。父亲法兰克是当地亚麻籽油Linseed oil英语Linseed oil)工厂厂长,母亲艾莉丝是小学的美术老师。他幼时调皮,却又体弱多病。[3]当时的谭维义虽然有上教会做礼拜,但并无心接纳基督教。直到15至16岁间,他的伯父死亡,留下了遗物圣经》给谭维义。当时往返芝加哥打工的谭维义在路途中打发时间阅读,才真正信仰上帝

升上明尼苏达大学后,谭维义就读化学系,但此时他因为已有为他人服务的想法,而转攻读医学院。此时就读于同校护理学院的Sally,因对谭维义产生好感,托同样习医的哥哥Johnny打听谭维义,两人便陷入热恋。在交往数月后,两人于1953年结婚,此时谭维义大学四年级。

赴台行医

[编辑]

毕业后,谭维义一边在印地安人部落行医,一边向所属教会协同会英语The Evangelical Alliance Mission(The Evangelical Alliance Mission)打听有无到非洲行医的机会;但一封来自叶德华(Ren Edward Torjesen)[4]牧师的信,使谭维义转赴台湾。[5][6]

叶德华在信中说,当时的台湾医疗落后,结核病泛滥,原住民普遍有砂眼,而当时的台湾人没有就医习惯,更严重的是当时骨折开刀并不盛行。于是谭维义在1961年,带着妻子与子女,从洛杉矶搭货轮,途经日本,三周后抵达台北,居住在温州街98号。

在台湾的头两年,夫妇先学习中文,期间谭维义拨空至台东进行义诊,因而感到台东于医疗方面的物资缺乏与人手不足[7]

1957至1966年,台湾爆发大规模小儿麻痹病情,每年有400至700名病例,年平均死亡数为225人。当时台湾自身医疗水准不足,拥有较先进技术的医院是同样由传教士开设的屏东基督教医院(简称“屏基”),遂成为台湾南部的医疗重镇。1963年起,谭维义由教会安排,至屏基支援开刀,每个月中的一两个星期也到台东的“成功诊所”驻诊。

1965年,谭维义直接搬家至台东看诊,并在宝桑路开设第二处医疗站,即命名为“宝桑诊所”。当年大年初二,谭维义在巡回行医时,发现了一位身患阿米巴脓肿的重症患者,而当时能执刀的医院都因春节休息;谭维义只好找上公立的台东省立医院,但当时的住院医师认为病人救不活拒绝开刀,最后在谭维义提出由他本人开刀且承担责任后才进行手术,取出约1000C.C的脓。[8]

兴办医院

[编辑]

经过此次事件后,谭维义下定决心要在台东兴办一间医院,于是与妻子一同寄出超过百封信函,向所属的北美教会与亲友募款。同年年底,谭维义返回美国,在全美各地为了兴建医院进行劝募活动。1966年夏天,更获得医生同学与其他医院致赠的三百箱虽然旧时但完好的医疗设备;秋天时达到目标8万美金(约值当时320万元新台币),谭维义回到台东。

1969年,台东基督教医院在马兰落成,初期有30张病床,两个开刀房、急诊室与X光室,在当年台湾属于先进等级医院。而由于台东县居民属多族群,有阿美族鲁凯族卑南族,与华语、台语客语等,所以谭维义还特别要求所有医护人员至少都能说当中的三种语言,挂号处的员工则至少需会五种;在进行诊疗时,还会有一名原住民做翻译

克难疗法

[编辑]

当时台湾药品缺乏,且居民普遍穷困,谭维义常自掏腰包代付医药费或购买药物,致使自己生活清贫;也因此在克难中发明了“火星塞疗法”。缘由是当年台东尚未完全开发,周遭常有毒蛇出没攻击人类,谭维义想到了在摩托车发动时,利用火星塞发电让毒液蛋白自然破坏。一次有位车祸病人林忠勇,谭维义为他开了十多次刀,但林的左腿始终麻痹,诊断为自体免疫性疾病。谭维义采用民俗疗法,活捉当时台东四处可见的蜜蜂,让蜜蜂螫叮病人麻痹处,而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因蜂毒侵入而抵抗蜂毒,从而治疗自体免疫性疾病。[9]当时来台湾参观的美国人不赞成蜂毒疗法,但在谭维义坚持下,四天后见效。[10]

东基开业前三年,因为地处偏远,招募医疗人员不易,谭维义一人包办该院所有外科手术,几乎24小时待诊,唯一的休闲娱乐是每天中午妻子会做三明治送到医院给他,两人再到附近休息或潜水片刻。1970年时,谭维义仅是小儿痳痹开刀手术就已超过三百起,若计入其他外科手术,平均每天开刀超过一起。

同年,美国基督教阿尼色弗Onesiphorus英语Onesiphorus[11]总会,派傅约翰牧师(Rev. John Ford,1994年退休返美,曾获颁中华民国特种领绶勋章)到台湾宣教与创设救助孩童的慈善机构,被谭维义说服,在偏远的台东县卑南乡槟榔村设立了“阿尼色弗小儿麻痹之家”。经过协调后,由谭维义为小儿麻痹孩童医疗,傅约翰负责照顾孩童的生活起居,宾朗国小成立三个特殊班供其读书。至此,台东也成为小儿麻痹患者的看护点之一。

危机与转机

[编辑]

1972年,在东基逐渐补足人手之际,谭维义被诊断出感染肺结核,被当时的加拿大短期驻诊医生要求停止工作一个月治疗,在谭维义烦恼医师荒时,另一个美国宣教士医师苏辅道(Tim Stafford,1938年生,蒙大拿州人,在台湾行医26年至退休返美,1993年在台湾获得医疗奉献奖)于4月时主动致信谭维义联系,带着妻儿搬到台东;1978年夏天,龙乐德(Robert G. Long M.D,美国纽约人,第一届医疗奉献奖得主,2002年正式退休)也带着妻子龙竹安(Judy)与孩子搬到台东,担任东基小儿科医师,并创设小儿科病房。

退休与晚年生活

[编辑]

在东基再度闹人力荒的情形下,谭维义依旧坚持初衷。1993年,谭维义获得医疗奉献奖,但也在同年,双手已经罹患关节炎;1994年,当时89岁,独居多年的的母亲艾莉丝写信希望谭维义回家团聚陪陪老母,于是谭维义宣布放下院长职务,交由苏辅道接任。返美前,获颁紫色大绶景星勋章

退休后,谭维义虽然已卸下医师职务不再执刀,但持续回台湾传教。2002年,谭维义的故事被收录于台湾小学生的课本中。[12]

2009年,妻子无预警的中风,使得谭维义大受打击。为了帮助妻子复健,他自行制作36种器材;也因为妻子喜欢音乐,他开始自学钢琴;而因为妻子热爱台湾食物,他也与妻子约定复健到一定程度,再带她回台,妻子最后花费九个月复建后恢复近九成行动能力。

2011年,移民署致赠两夫妇永久居留证,表彰两人对台湾毕生的奉献。

2014年9月,台湾的纸风车剧团制作舞台剧演出谭维义在台湾的故事向两夫妇致敬。[13]

参考来源

[编辑]
  1. ^ 王鹏捷. 永遠的譚爸爸 移民署贈永居證. 中央日报. 2011-11-29 [2014-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0). 移民署表示,谭维义(Frank Dennis),1929年9月4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台东基督教医院创院院长。谭秀丽(Sally Dennis),1929年12月29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 
  2. ^ 吴岳修. 為台灣奉獻半世紀…「永遠的譚爸爸」 獲永久居留證. 自由时报. 2011-11-30 [2014-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9). 
  3. ^ 谭维义自述:“我有肺炎,差一点死掉。我记得很清楚,我的父母、祖父、祖母在旁边(中略)....我以为我会死掉。”
  4. ^ 挪威籍,叶永青之子,1924年生于山西,1955年到达台湾,是将圣经翻译为阿美族语的第一人。
  5. ^ 谭维义自述:“Edward在成功,说台东的原住民很可怜,有的时候省立医院还不肯帮他们看病,而且省立医院很缺乏医生。”
  6. ^ 叶德华后来还与谭维义成为亲家,叶德华子叶福礼(Finn Torjesen)与谭维义女儿谭珊美(Sandra Dennis)结婚。
  7. ^ 谭维义自述:“那里常常没有,我们用电土发电,有时候天黑了还在看诊,看到那个蜡烛滴到了头(中略)...”
  8. ^ 谭维义自述:“Dr.谢就把刀交给我,让大家可以看到是什么人拿这个刀子(笑)。”
  9. ^ 林忠勇自述:“院长当时为了抓蜜蜂,被叮的满头包(中略)...他就牺牲他自己。”
  10. ^ 谭维义自述:“我跟他说,兄弟你别管,我们又不是在美国,AMA没有说好,FDA没有说好,我不管,因为我有经验。”
  11. ^ 圣经中的基督徒,默默帮助受迫害的其他基督教徒
  12. ^ 吴文良. 課本裡的譚爺爺現身 學童驚呼. 联合报. 2011-04-16 [2014-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0). 
  13. ^ 冯靖惠. 跨國義舉變舞台劇 譚維義看到哭. 联合报. 2014-09-18 [2014-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0). 

口述历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