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中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东中学校徽
地址印尼苏门答腊岛棉兰市
类型高级中学
创办日期1931年
校训校训 : 礼 义 廉 耻
学校网址sutomo-mdn.sch.id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苏东中学(英文﹕Su Tung Middle School, 又称 Su Tung Middelbare School)及其附属小学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门答腊岛棉兰市创立于1931年的著名华人学府。自1958年初起,苏东中学逐步发展成为现今印度尼西亚民族教育制度领导下的苏东牧(Sutomo)中学。

历史[编辑]

1931年创立[编辑]

苏东中学及其附属小学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门答腊岛棉兰市华人领袖集资兴办而于1931年创立的著名华人学府。

1927年印度尼西亚棉兰市华人领袖为了提高华人子弟的学问水准,倡议设立中学,并推荐丘清德、温发金、张公善、张念遗、谢联棠、张尚岳、张蓝田、丘荣庆、刘炳庚、徐贡觉、李承宗、叶燕浅、朱仓、许友志、丘炳茂、沈昇辉、刘锡康、韩贡彝、张达荣、杨绍卿、王知堂、黄汉卿等君建立筹备委员会,筹募经费,动工兴建校舍并于1931年竣工。随之,苏东中学宣告成立。

苏东中学筹建校舍碑记[编辑]

惠阳姚尔融书

棉兰为苏东首府﹐吾侨离乡背井﹐远涉重洋﹐生息经营于斯者﹐垂百年历史﹐生聚教训﹐二者柶需﹐是以远识之士﹐于民国纪年前﹐倡办学校﹐养正侨童﹐风声所树﹐远近景从﹐不数载﹐苏岛一方有华校数十所﹐此吾侨肆力教育﹐发扬文化﹐可称为华侨光荣史中之一页﹐但所办学校﹐均限于小学﹐而莘莘学子毕业以后﹐欲就此升学而无由。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七月间﹐吾侨先觉及热心侨众﹐抱其提高深造侨童学问之宏愿﹐倡议设立中学﹐风声所播﹐各界响应﹐由侨众大会公推丘清德、温发金、张公善、张念遗、谢联棠、张尚岳、张蓝田、丘荣庆、刘炳庚、徐贡觉、李承宗、叶燕浅、朱仓、许友志、丘炳茂、沈昇辉、刘锡康、韩贡彝、张达荣、杨绍卿、王知堂、黄汉卿等君为筹备委员﹐绸缪三载﹐惨淡经营﹐至民国二十年春间(1931年)﹐本校校舍始告竣工﹐玆谨将各界捐款芳名﹐照章勒石﹐以彰盛德﹐而励来兹。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2月5日。 苏东中学筹备大会谨立

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建提高[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更得到东南亚华人领袖及商界的关心和支持, 而继续扩大与提高。1952年扩建新校舍大楼。当年, 严格的教学制度, 优秀的师资及设备, 超越一般水准的课程要求, 和全面发展的文艺训练与体育活动, 使苏东中学一度成为东南亚华人最优秀学府之一, 从中培养出许多品学兼优, 德才兼备的华人子弟。

1958年后发展为苏东牧中学[编辑]

1958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限令印尼华裔公民必须就读于印度尼西亚民族学校。当时的苏东中学董事会因而于1958年初设立苏东牧教育基金会(Yayasan Perguruan Sutomo),并在苏东中学月路旧校舍建立苏东牧民族学校。1958年11月﹐原苏东中学以华语教学部分根据印度尼西亚政府指示宣布结束。

之后﹐虽然经历当时印度尼西亚政治动荡的情势﹐由印度尼西亚民族教育领导下的苏东牧中学在广大华人﹐商界和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支持下﹐却继续不断地发展壮大而成为当地重要教育机构﹐至今已为当地工商界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杰出人才。

校训[编辑]

苏东中学于1931年成立后﹐创办此华人学府的华人领袖与教育家﹐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并以【礼、义、廉、耻】定为校训﹐以敦促华人学子牢记他们的先辈来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之礼仪之邦。

据<管子-牧民篇>﹐古人管 仲曰﹕“礼 义 廉 耻﹐国 之 四 维﹔四 维 不 张﹐国 乃 灭 亡。”而“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苏东中学学生以校训礼 义 廉 耻为道德与行为之准则﹐尊师重道﹐互敬互助﹐并以诚实谦虚﹐品德高尚为荣。

校歌[编辑]

苏东中学校歌由陈维经作曲﹐梁披云作词。歌词如下:

“苏岛东头﹐马达巍莪障碧空。黉舍广开﹐神州文物播休风。我们弟兄姐妹﹐去国万里﹐聚合天涯﹐亲情骨肉﹐数晨昏﹐共游乐﹐喜气融融一室中。努力及时﹐莫放 诏华去无踪。看取他年﹐凌云壮志吐长虹。”

苏东中学校歌以进行曲的旋律﹐以鼓励追求上进的豪迈歌词来展现优秀学府的凌云壮志﹐崇高理想。

历任董事会董事[编辑]

1931年 - 首届董事会

  • 主席﹕ 温发金
  • 副主席﹕ 丘清德
  • 财政﹕ 黄文镇
  • 总务﹕ 陈添丁
  • 秘书﹕ 梁敏孙
  • 董事﹕ 张公善(步青)、张念遗、张尚树、谢联棠、张蓝田、韩贡彝、张达荣、刘炳庚、丘炳茂、丘荣庆、刘锡康、饶斐野、徐贡觉、许友志、黄汉卿、叶燕浅、沈昇辉等。

1932年 - 第二届董事会

  • 主席﹕ 温发金
  • 财政﹕ 黄文镇
  • 董事﹕ 张公善、丘清德、张尚树、陈添丁、徐贡觉、饶斐野、刘煜、李祯祥、李承宗等。

1933年 - 第三届董事会

  • 主席﹕ 谢联棠
  • 财政﹕ 黄文镇
  • 董事﹕ 丘毅衡、黄展骥、翁笃新、张念遗、陈添丁、吴基振、陶雁宾等。

1934年 - 第四届董事会

  • 主席﹕ 谢联棠
  • 副主席﹕温发金
  • 财政﹕ 锺次衡
  • 董事﹕ 丘毅衡、张念遗、吕玺料、叶贻东、黄展骥、张尚树、饶斐野、吴基振、陈添丁等。

1935年 - 第五届董事会

  • 主席﹕ 谢联棠
  • 副主席﹕温发金
  • 财政﹕丘宗庭
  • 副财政﹕ 张念遗
  • 正稽查﹕ 游全禄
  • 副稽查﹕ 叶贻东
  • 董事﹕丘毅衡、吕玺料、黄展骥、张尚树、饶斐野、吴基振、陈添丁等。

1936年 - 第六届董事会

  • 名誉董事:丘清德、张公善
  • 主席﹕ 谢联棠
  • 副主席﹕丘毅衡
  • 财政﹕丘宗庭
  • 副财政﹕何宏经
  • 稽查﹕颜披祜
  • 副稽查﹕叶贻东
  • 董事﹕吕怡忠、张东沼、黄清淡、陈凿深、郭恒英、张尚树、张蓝田、游全禄、吴基振、伍沛濂、熊保捷、廖海楼、张克粹等。

1938年董事会

  • 主席﹕张念遗
  • 副主席﹕吴基振
  • 秘书﹕黄在中

1947年董事会

  • 主席﹕张其南

1952年董事会

  • 主席:史联对
  • 副主席:黄茂团
  • 董事:王振墙、关祖养、陈克瑞、叶贻昌、萧兆魁、黄种厚、张尚树、张尚买、陈淑海、陈觉今、辜芝德、叶占春、陈恢宏、吴基振、伍启胜、周百梨、倪锦波、王声澍。

1958年 - 最后一届董事会

  • 名誉董事:丘清德、张公善、谢联棠、张尚树、张念遗、张其南。
  • 主席:史联对
  • 副主席:黄茂团
  • 董事:陈金华、陈维明、郭桂逢、陈丰盛、陈克瑞、萧修顺、陈恢宏、王金洲、丘秉发、黄永裕、伍启胜、庄维城、吴基振、杨式魁、陈耀焜、黄良荣、许丙丁、黄和传、萧兆魁、叶占春、何天池、符致、郭鼎光。

历任校长[编辑]

  • 徐松石
1931﹔中国上海沪江大学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育硕士。
  • 经达人
1931﹔中国上海沪江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
  • 余泽鸿
1932 代校长﹔山东齐鲁大学毕业。
  • 昝希范
1933 代校长﹔ 上海沪江大学毕业。
  • 罗良铸
1933
  • 詹汝芳
1934
  • 庄恭继
1934 代校长
1936﹔中国上海大学毕业
  • 韩映波
1938
  • 经达人
1939﹔中国上海沪江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
  • 甄成德
1949
  • 毕道礼
1950 代校长
  • 林天祥
1951 - 1955﹔ 北大工学院毕业
  • 容权焕
1956 - 1958

历任杰出教师[编辑]

苏东中学在建校28年的历程中﹐不断以重金礼聘博士﹐专家﹐工程师来教授中学课程。许多苏东中学的优秀教师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美术专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中国国立中央大学﹐广州理学院等。

华语语文教师

蔡鹤田、钱少华、段班、李蔼德、郑绍崖、赵尔谦、江陈诗、陈百里

华文及史地教师还有﹕朱健军、罗善保、张社锐、张逸中、邬松风、黄剑峰、王基钦、杨谦茂、林野、林紫琦、陈熙、朱娱、许天露、梁达人

英文教师

昝希范、陈维经、陈维明、黄世坤、刘毓瑜、陈江波、李明顺、李明利、林秀英、 林英姿、曾忠义

荷兰文及印尼文教师

李锦秀、杨香珠、李茀荪、Ibu Zahara、Ibu Inajat、林桂兰

数学教师

王作丹、叶鋆章、张家梁、冯禹庸、通口修、谢章仁、林双吉

化学教师

陈燕贻,黄恬静、林水莲、黄香珠、张世鹏

物理教师

冯禹庸、黄香珠、邓发聪、胡振声

生物教师

顾翰方、陈瑞仙、黄槐清

历史地理教师

卢明德、何尔玉、王珂、邬祟峰、杨谦茂、高振承

美术教师

李子瑞、张白鸥

体育教师

陈在颐、陈威虎、邓吉宁、王基钦

此外﹐各科教师还有﹕殷德义、黄华冰、杨昆山、曾衡、杨仰攀、杨芳珠、黄芳奎、周峥岷、鲁永贞

参考文献[编辑]

1. 苏东苏东牧校友会. 蘇東中學史跡. 印度尼西亚棉兰: 苏东苏东牧校友会出版. 2009. 

2. 沈雷渔. 蘇門答腊一瞥. 南京: 正中书局. 1936.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 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9. 

4. 周南京. 世界華僑華人詞典.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5. 黄昆章.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教育科技卷.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9. 

6. 华侨协会总会. 華僑大辭典. 华侨协会总会. 2000.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福建省委员会-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福建文史資料, Volume 16. 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 

相关连结[编辑]

1. 大衛隨想錄 David Caprice. [201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7) (中文). 

2. Yayasan Perguruan Sutomo. [201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9) (印度尼西亚语). 

3. 暨南大學圖書館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印度尼西亞華僑、華文教育大事記(1691-2004). [2010-05-06] (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4. 林蒲田﹕海外華文教育溯源. [201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