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古墓

坐标24°55′09″N 121°15′51″E / 24.919304°N 121.264178°E / 24.919304; 121.2641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营盘古墓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桃园市八德区霄里里
主神慷慨义烈诸君
例祭农历七月初一
建立时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营盘古墓,是位于桃园市八德区霄里里的义民冢,与林爽文事件有关。

历史[编辑]

清治时期,清廷官府调派义勇驻守霄里以防原住民,留有相关的地名为“官路阙”、“营盘”[1]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秋,林爽文事件的残兵流窜霄里附近,导至义民乡勇因抵抗而阵亡[1]。因多数尸首姓名、籍贯不详、尸骨不全,由地方人士筹资收埋于今在霄里里廿九邻,以安旅魂,碑写“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穀旦、清故慷慨义烈诸君之墓”等廿多个字[1][2]。每年农历七月初一,霄里、竹园里一带居民祭拜祖先或到霄里玉元宫、各地土地公等地祭拜后,会至此墓上香[3]

营盘古墓是八德区、大溪区保留的十一座义士冢最古老的[2]。维护这些义士冢的义冢会在霄里段买了约一点二公顷的农田,出租作为祭祀、维护费来源[1]。1932年,营盘古墓重修[4]。1939年,日人强迫解散义冢会,地方人士只好改组,取名“兴风会”,继续保持义士冢祭典事宜[2]。八德区公所民政课所收藏的三七五减租约中,依然仍保留当时祀田的资料,如写管理人是黄文达,租给竹园村山下店黄万添耕耘[1]

战后,兴风会改组成为八德残障教养院后,义士冢的数公顷义田租金亦归教养院所有,教养院理监事自然承接每年春分、秋分两次祭拜,率领院生准备三牲酒礼,固定到各义士冢焚香祭拜[2]

2013年春,由霄里玉元宫、安安佛堂观音寺重建营盘古墓[5]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刘爱生. 三處義士塚 八德祭拜不輟. 《联合报》. 1998-12-08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刘爱生. 焚香裊裊 義士塚春秋祭. 《联合报》. 1999-11-03 (中文(台湾)). 
  3. ^ 刘爱生. 風俗沿襲百餘年 八德霄裡竹園 花果祭義士. 《联合报》. 2000-08-01 (中文(台湾)). 
  4. ^ 颜汇燕. 霄裡小廟 竟是乾隆年間古墓. 《联合报》. 2014-04-28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中文(台湾)). 
  5. ^ 康鸿志. 地方籌資 重建義民塚. 《中国时报》. 2013-04-06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