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煤乡矿工文史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煤乡矿工文史馆
园区一景的瑞三本矿,本矿坑口于1940年1月24日开坑
地图
成立2019年8月10日
地址 台湾新北市瑞芳区柴寮路25号
类型人文历史煤矿

煤乡矿工文史馆,又名猴硐矿工文史馆,位于台湾新北市瑞芳区柴寮路底的一个地方博物馆,2019年8月10日成立。[1]

历史[编辑]

位于新北市瑞芳区的猴硐,过去曾密切建立煤矿产业发展[2],最初由颜云年于1912年与木村九太郎合设之久年炭矿,后到1918年,与三井产物共同出资成立基隆炭矿,着力于此地之煤矿开采。随着宜兰线之瑞芳至猴硐段于1920年完工,基隆炭矿选定于车站前区域,建造新式选煤厂。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随由瑞三煤矿创办人李建兴逐步包采周围矿权及设备后,使猴硐曾成为台湾总产量最大之单一煤矿的矿区。[3]

2019年8月10日,现任新北市矿业退休人员交流协会理事长周朝南,与在地退休矿工因应及故以教育性的历史文化做为目标,让下一代年轻人了解台湾采矿产业人文遗产的保存与教育推广、经济贡献而成立猴硐矿工文史馆。其馆舍周围为瑞三本矿矿区、建筑物原作为瑞三本矿事务所使用,该园区距台湾铁路管理局宜兰线猴硐车站约800米路程。[4][5]

2020年2月,猴硐矿工文史馆获得中华民国劳动部“多元就业方案”之补助。当前矿工文史馆展有最为丰富完整的煤矿产业文物和文件资料,且因当年在坑内工作的第一线人员现身说法,格外能勾勒出当年矿场的情形。

当代,馆舍同时也经常与台湾、日本等地区的学术团队、教育机构合作。[6][7][8]

展设空间[编辑]

煤乡矿工文史馆位于瑞三本矿周围设施群,总共有三个展间,展示多种矿工曾用过的工具、救命器、名牌、矿工个人配等资料,以及墙上也贴著许多由周朝南在矿坑担任领班时拍摄的工作照。过去曾在此经历工的作矿工们则亲自担任导览员。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自由时报电子报. 猴硐老礦工用老人年金打造礦工文史館 今盛大開幕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9-08-10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中文(台湾)). 
  2. ^ Tour,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今天去猴硐不看貓:礦工的生活史,是猴硐真正的色彩.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6-10-23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1) (中文(台湾)). 
  3. ^ 周章琳. 〈黑金的故鄉猴硐〉. 台北县政府文化局: 瑞芳镇猴硐煤矿生活园区述历史专辑. 2009. 
  4. ^ 自由时报电子报. 侯友宜探訪礦工耆老 要擦亮瑞芳招牌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9-07-06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中文(台湾)). 
  5. ^ https://www.facebook.com/TBSCTS. 重回舊礦坑 老礦工分享辛酸血淚史. 华视新闻网.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中文(台湾)). 
  6. ^ 北科大攜手 猴硐礦工文史館、黃金博物館 舉辦《猴硐煤鄉漫遊》成果展. 工商时报. 2022-08-15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中文(台湾)). 
  7. ^ 中时新闻网. 旅讀週曆/不只是可愛貓村!猴硐搭百年礦車 穿越礦業繁榮歷史 - 生活. 中时新闻网.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1) (中文(台湾)). 
  8. ^ 联合新闻网. 猴硐礦工文史館變漂亮DIY 號召志工分4梯次手作變身. 联合新闻网. 20210909T191609Z [2022-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中文(台湾)). 


  1. 郑智方(2017湾煤矿产业文化资产网络建构研究。中原大学建筑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2. 瑞芳镇镇志—矿业篇
  3. https://www.ruifang.ntpc.gov.tw/archive/file/礦業篇.pdf
  4. 台北县志《矿业篇》
  5. 叶倩怡(98)。矿业转型观光产业发展之策略研究 --以猴硐地区为例 。中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系硕士论文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