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火山孝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山孝子,是源自港澳俚语[1][2],泛指经常沉迷声色、花费大量金钱供养欢场女子的男人。近几年“火山孝子”也常被用在形容于花费大量金钱送给女直播主的人。

语源[编辑]

以往在澳门妓寨供奉地主神旁有披麻戴孝、持孝杖的孝子像,希望嫖客像孝子般常来孝敬光顾;[1]1920年代,香港塘西风月区正值颠峰之际,蜚声中外形成夜夜笙歌、城开不夜的销金窟,酒客跟嫖客被称作“火山孝子”。[3]“火山”指当时标的物“石塘咀火井”[4][5]妓院(火坑)等风月场所,“孝子”意谓像孝子般沉迷者。即不顾自己本身家庭、沉迷声色的人,为贬义词;咸信仿广东歇后语“佛山孝子——似层层”造词而来。

此外,网络流传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并非事实、为过度解读;《浮生漫记·十四》则明显与“佛山孝子”混淆误用。[原创研究?]

影响[编辑]

例如1966年香港郑君绵嘉玲演唱的〈火山孝子〉,描述到夜总会寻欢人士[2][6]台湾方面伴随政府迁台的军民引进,且与港澳交流下成为常见词汇[7][8][9];近年来大陆也有再度使用趋势。

参考资料[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