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在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栗在庭

大明河南右布政使
籍贯 陕西巩昌府会寍县
字号 字应凤
出生 嘉靖戊戌十一月二日
逝世 万历戊戌九月二十九日
配偶 配张氏,继范氏
亲属 (子)栗储栋(万历戊子举人)、栗俶栋、栗似栋
出身
  • 隆庆二年戊辰科同进士出身

栗在庭(1538年—1598年),字应凤,陕西巩昌府会寍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陕西乡试第四十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第三名进士[1][2]。除中书舍人,选授吏科给事中,迁户科右给事,奉使肃藩,外补山东佥事,备兵沂州。以母丧归,除服,仍补故官。万历六年(1588年)改湖广 左参议,遭父丧归。起补原官,除山西,分部河东[3]。十一年三月升山西副使,十四年升山东右参政,备兵辽海。三年报政,迁右布政使,领职如故。左迁山西参政,分守冀宁道[4],寻迁按察使,备兵阳和[5]。二十一年再迁河南右布政使,以病乞休归,二十六年卒。

家族[编辑]

曾祖栗庆宿;祖父栗仲坚,寿官;父栗塘,母赵氏[6]

参考文献[编辑]

  1.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万历九年十二月戊申,除原任湖广左参议栗在庭为山西左参议。
  4. ^ 万历二十年正月,辽海东道右布政使栗在庭委勘辽阳被虏边情,支吾隐匿;通判郝桂芳承望风旨,扶同肆欺,为台省论劾。兵部覆请,得旨:在庭降一级调用,桂芳降俸管事。
  5. ^ 万历二十年九月,升山西右参政栗在庭为阳和兵备按察使。
  6.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隆庆二年戊辰科登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