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南亚史前台湾玉器的流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南亚史前台湾玉器的流动,主要指的是台湾史前时期,透过玉器交流建立起的人群互动及联通网络[1]。经过历年透过对东南亚的环南海地区出土史前玉器的材料分析,考古学家发现有一部分的玉器及玉料来自台湾花莲丰田。

东南亚环南海区域出土为数众多的史前玉器或玉料,范围包括菲律宾越南中南部沿海、泰国婆罗洲北部与台湾等地,其中部分玉器的形制或玉器加工方式十分类似(例如双头兽和三突脊耳饰)[2]。然而,东南亚环南海地区目前所知的玉矿产地并不多,显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个地区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玉器、玉料或工匠之间的交流互动。

考古学家透过矿物和化学分析,辨识出许多东南亚史前玉器的材料来自台湾花莲丰田,这些台湾玉器在东南亚的分布,在时间上呈现从台湾本岛往北吕宋(巴丹海峡)向环南海延伸的路径。考古学家将台湾玉器在东南亚的流动大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在距今4,000年至2,5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台湾玉主要发现于台湾本岛、周边离岛与菲律宾北部等地。第二阶段大约在距今2,500年到2,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晚期至铁器时代,这个时期在菲律宾南部吕宋岛、巴拉望、婆罗洲北部、泰国中南部、越南中南部沿海等地的遗址都发现台湾玉。这个阶段大多是从台湾出口切割齐整的玉料,到菲律宾及泰国等地再进行加工,这说明除了玉料的流动,更可能包括工匠技术、风格与贸易的交流[2][3][4]

参考来源[编辑]

  1. ^ 陈歆怡. 【考古台灣】台灣玉千年風華 史前玉器的流通之旅. 经典杂志. 2017-03 [202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2. ^ 2.0 2.1 黄国恩. 台灣史前文化的奧祕:跨越千年傳播萬里的台灣玉. 科技大观园. 2017-04-06 [202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3. ^ 黄, 国恩. 跨越千年傳播萬里的台灣玉 (PDF). 科学发展 (国家实验研究院). 2017-04, (532) [2023-05-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09). 
  4. ^ 洪晓纯、杨淑玲、阮金容、饭冢义之、Peter Bellwood. 〈海外出土的台灣玉及其卑南文化要素〉 (PDF). 《田野考古》. 2012-02-29, 15 (1): 19-40 [2023-01-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