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麟(—1876年),瑞圃兀扎拉氏,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官员,历任内阁中书侍读、甘肃兰州道镇迪道哈密办事大臣等职。

生平[编辑]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文麟考取内阁中书,后来改任侍读咸丰八年(1858年),文麟出任甘肃兰州道,后调任镇迪道[1]

同治年间,西北爆发回民起义。同治三年(1864年),回族阿訇妥得璘在乌鲁木齐绿营回族提标参将索焕章的支持下相继攻占乌鲁木齐迪化城巩宁城,自立为“清真王”。同治四年(1865年),文麟上奏状防守奇台,被同治帝夸奖知大体。文麟曾暗中派遣武装练勇攻克回军屯粮的济木萨,获得一万多石粮食。后索焕章部窜至玛纳斯,分兵劫掠阜康吐鲁番迪化,文麟分兵扼守要隘,并上疏请求援军。清廷诏令其严守济木萨,但援军未至,哈密和奇台便相继被索焕章部占领。文麟立即与巴里坤领队大臣讷尔济合兵进攻索焕章部,听说叛军在东路集结,便派佐领恒昌率军前往攻击,在奎苏被叛军击败。而后文麟自请到前线作战。同治帝发怒,诃责文麟,清廷以擅离职守的罪名将其降二级调用[1]

不久,清廷下诏令让文麟以蓝翎侍卫充任哈密办事大臣。文麟率部收复哈密,并抵抗住了马金贵白彦虎的先后围攻。同治五年(1866年),文麟母亲去世,应丁忧改为署任。同治六年(1867年),肃州回军窜至玉门,文麟率军与之在红柳湾交战,将之击败。回军再次大举进犯哈密城关,文麟督军严守,伺间出击顺利解除叛军围困。其后,文麟大举筹措屯田,修葺庐舍,训练军士。守丧期满除服后,以头等侍卫补任哈密办事大臣。文麟招揽哈密民团首领孔才,将其麾下的二百练勇编入军队,派遣到古城兴修屯田建筑堡垒。文麟后来又收揽徐学功民团的二千多散勇,也让其在古田、济木萨两地屯田耕战,使两地屯田得以大幅发展。此后,数次与妥明、马明、白彦虎交战,均取得胜利[1]

同治十二年(1873年),肃城回军数次出关进犯哈密东山,文麟命令魏忠义出城驻防塔尔纳沁堡,分别扼守各大关隘,剿抚马贼,擒得回军战马59匹。不久,魏忠义部被回军大败,文麟上述引咎辞职,被清廷宽宥,于是文麟更加奋进,率部进击回军,成功守住危急的哈密城。同治帝降敕褒嘉,加封其为副都统衔。同治十三年(1874年),白彦虎援肃州,溃退至安西敦煌玉门,文麟派骑兵前往追剿,白彦虎率部逃遁进山区,肃州回乱被彻底肃清。清廷则诏令张曜等部驰赴哈密,会同文麟进剿白彦虎[1]

光绪二年(1876年),文麟在任上去世,据称因其生前与士卒同甘共苦,去世时全营将士都恸哭失声。明春富勒铭额先后上书向清廷介绍文麟的功绩,清廷予以褒奖抚恤,让其附祀于新疆哈密专祠[1]

相关[编辑]

同治年间,文麟派人将镇西府的唐代姜行本纪功碑运至天山关帝庙,并修筑碑亭设置栅栏予以保护[2][3]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赵尔巽等. 链接至维基文库 卷454. 清史稿. 维基文库. 1929 (中文). 
  2. ^ 戴良佐. 西域碑铭录. 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3: 39–42. ISBN 9787228152544. 
  3. ^ 朱玉麒. 瀚海零缣——西域文献研究一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中华书局. 2019: 16–20. ISBN 978-710114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