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長庚科大醫學翻譯/橫膈裂孔疝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橫膈裂孔疝氣
同义词食道裂孔疝氣
橫膈裂孔疝氣的示意圖
症状口腔酸味、胃灼熱、吞嚥困難[1]
併發症缺鐵性貧血、腸扭結、腸梗阻[1]
类型滑動、食道旁[1]
风险因素肥胖、年長、 重大創傷[1]
診斷方法內視鏡檢查、醫學影像、測壓檢查[1]
治療抬高床頭、減肥、藥物、手術[1]
藥物H2受體阻抗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1]
患病率10%至80% (美國)[1]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腸胃科、一般外科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橫膈裂孔疝氣是一種疝氣,由腹部的器官(通常是胃)通過橫膈膜進入縱膈腔中。[1][2] 這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GERD),其症狀包括口腔酸味或胃灼熱感。[1][2]其他症狀可能包括吞嚥困難和胸痛。[1] 併發症可能包括缺鐵性貧血,腸扭結或腸梗阻[1]。肥胖和年長為最常見的危險因素。[1] 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嚴重創傷、脊柱側彎及某些手術。[1] 有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滑動疝氣,胃會直接向上移動;一種是食道旁疝氣,腹部器官在食道旁移動。[1] 可透過內視鏡檢查或醫學影像來確認診斷。[1] 內視鏡檢查通常僅用於有症狀出現,且症狀對治療會有抗性的或患者年齡超過50歲的人時才需要使用[1]。橫膈裂孔疝氣的症狀可以透過抬高床頭、減輕體重和調整飲食習慣等方面的改變來改善。[1] 減少胃酸的藥物,也可能有助於這些症狀,例如H2受體阻抗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1] 若用藥物治療沒有改善,那麼進行腹腔鏡胃底折疊手術可以是一種方法。[1] 美國有10%至80%的人受到此病影響。[1]

譯者資訊[编辑]

翻譯者: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學生:蔡宜蓁、陳韋辰、樊文艷、羅紫菱、林芝宇、藍心妤、廖育誼

審稿者:麥永圓、呂雀芬(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教師)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Roman, S; Kahrilas, PJ.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iatus hernia..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23 October 2014, 349: g6154. PMID 25341679. doi:10.1136/bmj.g6154. However, the exact prevalence of hiatus hernia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subjectivity in diagnostic criteria. Consequently, estimates vary widely—for example, from 10% to 80% of the adult population in North America 
  2. ^ 2.0 2.1 Hiatal Hernia. PubMed Health. [6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April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