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傀儡調查/案件/Player-23/存檔/RFCU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layer-23

2013年11月29日[编辑]

狀態:   未完成

懷疑已封禁用户(Player-23)以新帳號(Shenzhuxi)绕过封禁。

数据过期 数据过期--Kegns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4:55 (UTC)[回复]

敝人無知,敢問「數據過期」何意?果然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5:35 (UTC)[回复]

CU数据只保留90天,所涉用户被封禁一年有余,没有数据可供比对。--Kegns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5:37 (UTC)[回复]
感謝閣下費時處理解釋。所以意思乃是:囿於系統限制,本案無法調查?若真如此,所謂之永久封禁,亦實僅為三個月之封禁耳!建議於維基百科:用戶查核或是維基百科:用戶查核方針載明:無法處理90日以上無編輯行為之用戶之查核,讓欲提報者明知此限制,好自個打消念頭;免得查核員做白工、提報者亦空歡喜了。再次感謝閣下。果然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6:15 (UTC)[回复]
这个申请CU本来就毫无道理。Player-23当时被封禁的原因是他决定退出——“我给予他消失的权利并删除讨论页,若未来管理员将其解封,请恢复其讨论页被删除的内容。”,虽然用的方式是破坏,但如果不是他本人要求的话是不至于永封的。因此“绕过封禁”这个理由不存在。
更何况第一,player-23用简体字,Shenzhuxi用繁体字;第二,Shenzhuxi之编辑属编辑争议而非破坏。如果每一位“刪除對基督教的正面敘述與觀點”都被认为是player-23傀儡的话,那一些用户如User:Riskchard还真是“躺着也中枪”了。建议核查员下次CU前注意是否有足够依据,驳回 驳回此类无意义的请求。--CHEM.is.TRY 2013年11月29日 (五) 21:52 (UTC)[回复]
说明 说明:我在核实所涉用户的贡献时发现数据过期 数据过期后,根本没有进行任何CU动作。并不是“先接受(认同)请求,再着手查核”。--Kegns留言2013年11月30日 (六) 02:55 (UTC)[回复]
说明 说明:不能說「繞過編輯」理由不存在。有好些人認為事後反悔自己的聲明是可恥的,player-23礙於情面與名聲,為了想重新開始,不想恢復原帳戶而另立新帳戶參加編輯不無可能。還有閣下所說的第一點,也是一位傀儡為掩蔽耳目而所能設想到的事,繁簡轉換並不困難(WP:ACTING)。
還有我提交時第二點所述,Shenzhuxi在沒有歡迎辭(我也很懷疑為何他無歡迎辭)的情況下,僅於第九次[7]與第十八次[8]編輯,即能引經據典地指出維基守則的細微處,顯然並不單純(WP:PRECOCIOUS)。編輯文字與方針均來自英文維基,正好呼應player-23封禁前所述:對「中文」維基徹底失望[9],亦或是WP:ACTING。而Shenzhuxi在翻譯英文時具有省略與偷換字詞的能力(請對照[10]與英文條目引言首段末句[11]),顯然是中文慣用者。最後,User:Riskchard僅刪除無來源的觀點和修飾語句,Shenzhuxi是連有來源的觀點都不分青紅皂白大量刪除(那些來源或是語句就是User:Riskchard也未指出不妥[12])。果然留言2013年11月30日 (六) 03:18 (UTC)[回复]
總言之,Shenzhuxi符合WP:PRECOCIOUSWP:BRIEFLYWP:IDENTICALWP:SIMWP:OCUSE果然留言2013年11月30日 (六) 03:41 (UTC)[回复]
player-23與Shenzhuxi都密切關注與大量編輯基督教與暴力條目。兩者編輯該頁面時都習慣翻譯英文維基條目[13][14],此又一佐證。果然留言2013年11月30日 (六) 04:18 (UTC)[回复]
@果然,你的問題已不是CU可處理,player[15][16]的全域活動都沒有今年的,自然就無法比對,相關CU的基本知識見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CU_101,建議你以對新手的方式來堅持自己的編輯立場,光看Shenzhuxi的活動並沒有特別活躍,[17]似乎沒有急著處理的必要。--❦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日 (一) 07:0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