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WikiBoy!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条目廊桥經推荐後,獲選於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關注的条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3篇条目獲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3

我的疑问[编辑]

·关于“畲客”问题:我是福建省福鼎市人,我使用的方言是福鼎话,在我们福鼎话里称畲族一般是“畲客(直译)”,可是本人发现我们称其它少数民族不使用“客”,而是“某某民族”的直译,因此我怀疑“畲客”不仅仅是指畲族,甚至有可能也指客家人。客家人分布图里显示着福鼎也是客家人的分布地之一。WikiBoy! 08:50 2006年4月16日 (UTC)

·1.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Hemingway (海明威)'Help!'这句的英文原句是什么?

似乎记得并不是海明威的原作,而是他借用英国诗人John Donne在Meditation XVII中的一节原文是: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t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thee。不过记得并不是很真切,你可以沿着Donne这条线索google一下看看。--Verrinne 04:38 2006年7月15日 (UTC)
又及,抱歉没有仔细看过您的页面就忽然发言。原来您已经有所考究,只怪我鲁莽,抱歉抱歉!--Verrinne 04:40 2006年7月15日 (UTC)
又又及,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句话应当是来自Donne的Meditation XVII中后半段原文如下: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s tolls; it tolls for thee。--Verrinne 04:52 2006年7月15日 (UTC)

重定向[编辑]

已经完成。--Wing 11:39 2006年3月29日 (UTC)

For whom the bell tolls?[编辑]

刚才用查了一下,这段话的开始应该是“No one is an island”,结尾是“it tolls for thee”...但是没去找完整的话,这段话Wikiquotes里面也没有。--卡库拉迪

谢谢你,不过“No one is an island”,结尾是“it tolls for thee”...应是出自约翰·唐恩(John Donne)的作品“No man is an island”(《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是孤岛里有如下这句:"“然而,把《没有人是孤岛》捧红的却是海明威。海明威成名小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书名就是取自此诗,他还把唐恩的诗刊选在小说的扉页。 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里,也有“丧钟是否为它而鸣”,“丧钟为失踪的遗体沉重响起”等佳句。"


或许可能根本没有英文完整的原句,而是中国人将其加工翻译过来。WikiBoy! 10:07 2006年4月16日 (UTC)

繁體及簡體問題[编辑]

根據維基百科的慣例,將條目移動到簡體後,必須移回繁體,以示對原作者的尊重。而移動過後,條目仍可被簡體搜尋到,大可以放心。 -- Kevinhksouth (Talk) 11:22 2006年4月23日 (UTC)

谢谢你的提示WikiBoy! 11:41 2006年4月23日 (UTC)

WikiBoy!您好,

关于侵权的问题维基百科在处理上比其它网站严格。即使著名作者或者即使其它网站转载在我们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不允许在这里上传。请您参考Wikipedia:版权问题来理解一下其中的原则。谢谢。--Wing 12:04 2006年3月7日 (UTC)

谢谢--Wing 的提示! --WikiBoy!

南溪水庫[编辑]

我把南溪水庫拆了出來成為一條獨立條目。--石添小草 13:27 2006年8月13日 (UTC)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編輯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動員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銀狐 16:58 2006年8月16日 (UTC)

命名常规[编辑]

您好!条目名称中的括号请用半括号“(”,且前空一格。--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27 2006年8月28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编辑]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會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0:40 2006年11月28日 (UTC)

請注意上載圖片要求[编辑]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圖片 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已經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圖像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厲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tonync (talk) 16:28 2006年11月29日 (UTC)

请支持北京城池条目[编辑]

在下与User:KallganUser:鸟甲User:Ksmao等同仁共同参与编写的条目北京城池现在正在被提名为特色条目。恳请君能投下支持的一票并提出意见,谢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7:36 2006年12月2日 (UTC)

第四次動員令[编辑]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銀狐 16:50 2007年4月3日 (UTC)

邀请参加第八次动员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第八次动员令次动员令邀请函
查查资料,完善条目!
查查资料,完善条目!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WikiBoy!您好: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及品質,第八次动员令将在2010年7月1日开始,8月28日结束,我們竭誠邀請您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四个主题分别是世界各地自然与自然科学最多语言待撰写条目基础条目,小動員令的二个主题分别是战争及军事武器以及侵权待拯救条目

  •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利用{{subst:动员令/8}},将此动员令轉贴到其他还未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務及品质!感謝您!
邀请人:海藻腦袋找奧林帕斯天神請留言--你今天來DC8了沒? 2010年6月6日 (日) 07:04 (UTC)[回复]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WikiBoy!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计算机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alterBot留言2015年7月1日 (三) 13:15 (UTC)[回复]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编辑]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编辑]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畫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复]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编辑]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修订管理员长期无活动解任方针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月5日 (五) 06:00 (UTC)[回复]


本条消息是使用群发消息功能发送给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来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发送的消息,请在您的讨论页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这一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