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Reke/條目討論存檔頁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注請求[编辑]

最近我將入伍國軍接受新訓,所以會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無法接觸電腦及網路,而接下來的十個月應該也只能斷斷續續地在維基編輯。因此想在此拜託您持續關注「朱學恆」及「新店救護車阻擋事件」等條目的編輯,防止任何人加入違反維基守則之內容。我也要在此感謝您這幾個月以來,能持續地在朱學恆的討論頁堅守維基編輯精神和保持耐心地與該用戶溝通。

祝編輯順心-TW-mmm333k (留言) 2011年4月3日 (日) 09:55 (UTC)[回复]
--

您好,由於我注意到您引用《嘉義市志》的「林業試驗所嘉義支所」此一名稱,但我查詢《台灣日日新報》發現早期不常用這個名稱,我猜可能是當時或後來的人的零星筆誤,要等後面點才會正式用這個名稱「所」這個字。另外查臺灣總督府檔案,也是同樣的情形。最後我是以館外連結的方式,連至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的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日文)」檢索到《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林業試驗場要覽》這一本書後,才敢冒然修改為「林業試驗場嘉義支場」。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指的是在嘉義埤 仔頭庄一座監獄附近的「護謨苗圃」(橡膠苗圃),就是您後面說的「埤子頭苗埔」,好像是在嘉義市的某一區,但沒有很確定詳細情況,所以沒補上去。若有疑問 歡迎討論,祝您編安。--Mihara57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08:35 (UTC)[回复]

查過了,兩個都是1908年,所以我修改回來了。--Mihara57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14:09 (UTC)[回复]
由 於今日才看到該條目,對相關細節不是很懂,等我吃完飯晚上查資料有點概念後,再回答您的問題。另《嘉義市志》是該條目基本必備的參考來源,依著寫本來就是 沒辦法的事。這部書我偶爾也會在圖書館影印,大多是印《教育志》的部分,可惜它不像許多方志有數位化 ,稍微有點麻煩。--Mihara57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09:30 (UTC)[回复]
太好了!幸好有提到,我不知道嘉義市官網有。不能複製沒關係啦,隨時想查就能查就很好了。順便看下跟條目有關的部分。--Mihara57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11:45 (UTC)[回复]
我 大略了解了一下。我覺得條目內容仍該以「嘉義樹木園」為主,條目標題也不用換。例如在淡水的淡江大學,一般人會去聯想到台北校區跟宜蘭校區嗎?除非在那讀 的學生或附近居民。總會有人認定他們印象中的單一地點,所以不如就照約定成俗。建議您在沿革底下說明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定義的「嘉義植物園」是包含那 三個就行了,內部連結可以等其他兩個編出來再放。建立三個條目,比建立一個都包含的「嘉義植物園」強,畢竟它們有各自的特色,是官方為了方便才統合名稱 的。另「埤子頭植物園」過去是「林業試驗場嘉義支場」的主體,它會放在前面是自然的,後來看了一些資料才注意到。以上純個人意見,給您參考,祝您編安。--Mihara57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14:09 (UTC)[回复]
建議您去找出這篇報導,看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嘉義樹木園將整建為都市之肺 列為國家八大植物園之一 透過造景及分區展示 讓水泥叢林添綠意 〉《聯合報(地方版),》(2002-3-16)。「報紙標題索引資料庫」可以查到。--Mihara57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14:31 (UTC)[回复]
之前他們的定義是將「嘉義樹木園」分成「山仔頂區」(8.3公頃)跟「埤仔頭區」(6.4公頃)兩處。既然現在山仔頂仍保留該一稱呼,面積也比較大,自然可以成為代表。當地民眾又通稱山仔頂為「植物園」(《嘉義市志》也有寫,但較簡略,新聞較詳細)。--Mihara57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14:42 (UTC)[回复]

re:諸羅八景[编辑]

太好了!原來諸羅八景還有分兩個版本,長知識呀!您的大作我已代為提名至DYK了。--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請加入生物學提升計畫 2011年4月7日 (四) 11:47 (UTC)[回复]

改這樣會有爭議嗎[编辑]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首段貼的圖片是林務局標誌,個人覺得不太妥,原因首段圖片符合主題,才能夠突顯給讀者較明確訊息,我就大膽地更動了,請見這筆編輯頁面,原本的林務局標誌我就放到歷史。—218.174.198.9 (留言) 2011年4月8日 (五) 13:20 (UTC)[回复]

Re: 南溪書院的DYK候選[编辑]

其實我不是移除,而是不知道該怎去設定。我現在是使用維基預設,或者以前有動到什麼。等等再去投個票——小南 2011年4月9日 (六) 07: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