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㗝呸烏/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㗝呸烏!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并同意在CC-BY-SA 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SickManWP=維基病夫=沉迷酒色的人=885 2018年10月24日 (三) 19:39 (UTC)[回复]

 您好,㗝呸烏/存档1! 欢迎加入维基百科!多谢您对马来西亚相关条目的贡献。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词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 BY-SA 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Jika anda mempunyai sebarang pertanyaan tentang Wikipedia Bahasa Cina, sila meninggalkan mesej anda di sini. Terima kasih!

我是欢迎您的維基人: angys 2018年10月25日 (四) 15:29 (UTC)[回复]

看来您是从这里搬运过来的,[1],在此建议您可以参考居銮县的格式,有不会的可以问我,我也有意帮您整理。不过若想要让全世界看到最好是在维基百科建立页面,感下您的支持。 angys 2018年10月25日 (四) 15:47 (UTC)[回复]

昔加末[编辑]

您好,我已经看到了,坐标我会帮您补充。另外人口数据以族群为先,毕竟2年后就是2020年了,不急于一时。另外译名问题也可以询问我,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中文名。另外真的感谢您把昔加末县写的这么好。作为参考,国会议席的页面您应该看看之前我留下笔记,而内容就自由发挥了。

毕竟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处理这些东西,所以会有点困难。看到请在下方回复 angys 2018年11月3日 (六) 23:22 (UTC)[回复]

  • 感謝回復,已經閱讀了對馬來西亞議席條目的相關討論。不過現在我仍在搜尋資料的階段,或許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進行編輯,畢竟其實相關資料不好找。

另外你给出的链接并没有道路数据,我查阅部分路名来源但是没有东西好近,不知您是怎样获得这些数据。2018年11月6日 (二) 02:53 (UTC)

  • 在这个网址[2]里确实是有的,具体到昔加末县数据的话是这个[3]稍后我将填上。

另外这里的不能进入,我改了改上面的可以取得野新县等数据,但是槟城吉打就不会了。 angys 2018年11月6日 (二) 18:55 (UTC)[回复]

  • 时间已晚,简单说几句:目前昔加末县大致上已经完善,可以前去补充哥打丁宜县和丰盛港县的数据,后者我才新增,时间仓促,排版不佳,需要修改。
  • 想要理清国会议席的继承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而且我没有完整的早期选区地图,更是难以比较,目前暂时搁置。
  • 這是昔加末北區議席與昔加末南區議席的沙盒頁面,一般上大家把它們當作是現在的昔加末與拉美士議席的前身,可討論應當將新舊議席分開建立條目,或是寫在同一條目里。[4][5]
  • 此外,昔加末與拉美士歷任議員都出了不少大人物,有興趣也可以去補充內容。
  • 另外,从明天开始的一段日子我因有事在身,不会在线编辑,有疑问可以留言告知,得空我会来作答的,先此谢过。
  • 把链接网址里的selatan改成utara即可。㗝呸烏留言2018年11月6日 (二) 20:15 (UTC)[回复]

國會議席條目[编辑]

不小心逛到貴處,謹回答部分問題:其一、選區議席模塊是否能自動計算的部分並不清楚,我的選舉統計數據有兩大來源,一為2004年的出版品,二為選舉委員會公告,但這兩者都會輸入錯誤、計算不一和頁面錯誤,後者尤其過度精簡,部分數據是倒算回來輸入的,所以我按來源輸入完畢後,還得重新按計算機。其次,投票率部分,其實重點在右一格的投票率%欄,不過確實可以換成「投票張數/投票率」,只是該欄重點在投票率,投票張數是不重要的輔助數據,弄成「投票張數/投票率」,反而使得投票率一欄失焦。再次,關於鐘擺效應,用游離票一詞或許也可以。當初是因為Swing一詞通往Swing (politics)而非Swing vote,內文敘述中前者比較貼合。當前我惟一躊躇的是,該欄是百分點,但以中文的含糊度應該可以通。Cherjau留言2018年11月4日 (日) 15:07 (UTC)[回复]

  • 感谢阁下回复,让你看到我的自言自语,实在见笑了。其实叫作「投票率」并没有问题,毕竟那是重点,只不过由于投票率数字后面没有%的符号,不够直观,我也有考虑过要不要增加%符号在其后,无奈实在太丑,只好作罢。至于「钟摆效应」,到现在我依然还没真正搞清它的算法,按英文维基来说,岂不是指某党「新增或新減的支持率」?"A swing i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the percentage of the vote in a particular election to the percentage of the vote belonging to the same party or candidate at the previous election.One-party swing (in percentage points) = Percentage of vote (current election) − percentage of vote (previous election)"
  • 而且我所提名的名词不过是我自己想当然耳,不足挂齿,应该会有更好的叫法,只不过私以为「钟摆效应」确实不够直观。
  • 至于你所说的数据来源,由于最近这两届选举成绩有宪报文件,不成问题。1999年及之前的数据,就得仰赖「Almanak Keputusan Pilihan Raya Umum: Parlimen & Dewan Undangan Negeri 1959-1999」一书了。这确实是本非常有用的工具书,面数长达千余页,只可惜没有提供「未归还选票」,必须自己倒算回去,有些麻烦,另外选举委员会似乎在1986年及之前的大选里都没有提供「未归还选票」的数据,应该是同算在废票里了。
  • 我现在主要是想先完成选举数据,正如英文维基里的所有国会议席条目般,但因候选人的中文资料不完善,未能使用链接,有许多华人候选人的名字甚是难找,只得使用音译。所以我打算暂时先保留所有马来文原名,等资料齐全后再行删改。
  • 另外,英文维基的国会议席条目虽然完整,但仍有不少错误,虽然英文维基没有说明2008年以前的选举数据是源自何处,但应该就是出自那本书,只不过有时编辑不够仔细写错了,必须先加以审核才能使用。
    • Swing的部分其實我有想過馬來西亞可能不適合使用。我國其實是聯盟政黨型,在全球也算是獨特的。舉例如龍運國會議席中,公正黨和伊斯蘭黨交替,其實應該是不可以算Swing的,但是眾所周知其實就是國陣和反國陣的swing,反國陣的陣營分分合合,有時連正式聯盟都不是,想列來源交待緣由都很困難。當時是英維的有我就算進去,如果很不直觀,現在其實又沒用,我會建議乾脆不要算,就空著,這個交給以後的人做。Cherjau留言2018年11月5日 (一) 07:27 (UTC)[回复]
      • 确实,swing比较适合实现两党制的国家,马来西亚非要算swing的话就是得算国阵与反国阵联盟的数据了。目前我也是空着不算。另外,想问下阁下意见,不知如果某位议席更名后,应当接连写在旧议席的条目下,还是把旧名议席当作「已废除议席」,另开一个新条目,孰者较好?我个人认为新立一个条目较好,如果该议席有重划过选区,而不只是单纯的更名,那就不能「完全」当作是该议席了,只能算是其前身。但由于我不知历年来的选区重划哪些议席只涉及更名,哪些涉及选区变更,所以认为新立一个条目为佳,当然如果只是修正拼写的议席不算在内。

视名称而定,如果是纠正拼写(如丹绒马林)那些就不需要,但是如果是分裂出来的新议席(比如安邦再也分裂成安邦和班登)就需要,毕竟安邦再也国席曾经是最多的,而其一分为二也意味着下面两个不能继承它的内容。14届选区重划非常有问题(如波德申的案例),最好是先整合,可能之后选区重划会被推翻呢。 angys 2018年11月6日 (二) 04:11 (UTC) 另外中文维基有条目的就不需要注释原文名了,比如拉美士就看起来很多余,除非是外国人或者是不关心政治的人(或者新生代),谁还不知道曾经的马华公会总会长呢(不需要多加国语名了) angys 2018年11月6日 (二) 04:14 (UTC)[回复]

  • 可以,凡是有中文维基条目的我都不写马来文名。另外不必担心最近一段时间选区重划会被推翻,最快也得是八年后了,这是联邦宪法规定的。

虽然如此,但是别忘了现在我住的槟城州政府的上诉还没结束,如果成功将会推翻选区重划。所以建议先创建一些没有受到变化的选区,而作为参考安顺因为马来文拼写纠正而没有分拆,不管是Teluk还是Telok,Anson还是Intan都是安顺,这种就可以。另外政治人物名字如果有外文条目建议使用tsl或le,以将读者引导至外文条目,也不需要括号注释马来文名了,移动版看维基时又加括号会很辛苦。 (会出现: 昔加末(马来语:Segamat)(Segamat))

另外记得留言时要放4个波浪符~~~~,还有如果问题可以说出来,也希望您之后可以先完成全柔的县份条目。(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啦)

还有联邦公路的涉及太多地方了,这个还是不了,先解决马来西亚高速公路列表会是我的优先选项,只不过最近我会注重WP:亚洲月所以未必可以在近期做到,谢谢您。 angys 2018年11月6日 (二) 06:05 (UTC)[回复]

我讚同Angsy的意見,除非該議席是正式宣佈分裂或廢除,一般的更名不該列為新國會議席。又,某些議席雖然名字變動很大,換上吉利好聽的名字,這些其實和本質的變動無關,也不建議建立新條目,這種情況以用「移動」就可以出現類似重定向的功能,搜索也會找得到。惟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在「分類」的頁面找不到它。若是某些議席是分出一部分成為新議席,也仍然建議保留該議席條目。Cherjau留言2018年11月6日 (二) 08:47 (UTC)[回复]
    • @Cherjau用户名打错啦。只不过重定向其实是可以放分类的,只不过没有意义。最好的例子就是振林山和依斯干达公主城国席,更改名称了但是结构还一样。倒是希望新的选委会可以在选择名称是有明确的决定。当然沙巴增加议席就不必说了。现在我会想要先搞好柔佛10个县份,也有赖于您的协助了。(这里离题所以开一个新的段落) angys 2018年11月17日 (六) 11:17 (UTC)[回复]

东甲县[编辑]

我认为现在礼让国席为东甲县唯一的国席,而武吉哈篷也是如此。通过选区重划后慕尤丁的选区就不再是礼让的一部分了。若我说错欢迎更正。另外每个县宜添加旅游景点,就如东甲和古来做了一些,丰盛港也可以说苏丹依斯干达海洋公园和Arong山,当然这些慢慢来。我最近在补充峇株巴辖县的道路,所以坐标还未完成,尽力而为,感谢贡献。 angys 2018年11月17日 (六) 11:17 (UTC)[回复]

  • 东甲县和麻坡县是以麻河为界的,以北的地方都属东甲县,而现在的问题是礼让国会议席和东甲县没有百分百重合。就算在2018年选区划分后,东甲县东北部的武吉士南邦和玉射的部分地区依旧是属于巴莪国会议席里的武吉哈逢州议席(武吉哈逢州议席之前的名字就是武吉士南邦)。所以礼让县应不应该写巴莪国会议席这就见仁见智了。当然以美观的角度而言,当然是去掉巴莪国会议席和武吉哈逢州议席,将其置放于麻坡县比较好,但是私以为东甲县内依然可以保留这段选区归属问题的介绍。
  • 另外,我是很赞成在每个县内添加旅游景点的,只是无奈精力实在有限,没有办法兼顾这么多,其实现在就连编辑一个县的资料都已经足够耗去我几个钟头的时间了,所以你会发现东甲县金山那段的介绍是沿用在我编辑之前的资料。所以旅游景点目前我应该不会添加,当然我是很欢迎有其他人帮忙完善旅游景点资料的。
  • 还有一点,东甲县内州级公路有许多重复的数据,就连公路长度也一样,我怀疑是工程局的文件有误,但不能百分百确定,暂时还是保留住。另外如果有发现任何笔误,欢迎提问或修正,我会尽量尽快回答的。㗝呸烏留言2018年11月17日 (六) 12:33 (UTC)[回复]

刚去翻了资料,确实还有部分地方选委会做不好,就比如武吉哈篷的投票站: N.07 BUKIT KEPONG 1. Bandar Bukit Kepong 496 2. FELCRA Paya Kepar 1,373 3. Ma'okil 3,022 4. Bukit Kepong 1,297 5. Lenga Utara 444 6. Lenga Selatan 853 7. Kampong Bahru 1,096 8. Lenga 932 9. Kampong Gombang 348 10. Liang Batu 650 11. Lenga Road 914 12. Pagoh 1,094 13. Bandar Pagoh Utara 1,058 14. Bandar Pagoh Selatan 1,142 15. Paya Redan 1,076 16. Kampong Teratai 876? 17. Sri Ledang 1,195 18. FELDA Sri Jaya 1,487 19. Durian Chondong 565 20. Kundang Ulu 1,551? 21. Ladang Serampang 274 22. Parit Raja 1,658 23. Bandar Grisek Timor 669 ? 24. Grisek 1,324 ? 25. Kampong Kundang Ulu 869? 26. Ladang Nordanal 179 27. Kebun Bahru 908? Total 27,350

我放的?应该都在东甲县境内,宜在条目中阐述,直接看地图是看不出来的,感谢提醒。另外县内公路未必准确,比如槟城威南县就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工具,还不包括二桥,所以资料也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盘套用。另外您的译名是参考自《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册》吧,我是没见过但是有部分资料存在我的沙盒里,期望有日可以整理成线上资源,当然做好县份还是更好,毕竟没人会想只看地名。 angys 2018年11月17日 (六) 14:27 (UTC)[回复]

  • 看了下你的资料,确实都是出自这本《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册》,可说是一模一样,很好奇你是如何找到这些资料的。而基本上我翻译的地名要么是参考这本书(还有一本《南洋埠名》,这是本古董了,1923年出版的,基本已经不能使用,只是有时会看下这本书的对音用字),要么就是参考报章(近十年来的,但是近年来部分中文报章素质参差不齐,有时也不按照传统的对音,如「ba」应该对应「峇」才对,「巴」才是对应「pa」的),要么就是自行翻译。近年来不少中国旅行社会将马来西亚的地名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乱翻译(如「兰卡威」等),应该纠正才是。㗝呸烏留言2018年11月18日 (日) 13:17 (UTC)[回复]
    • 是流行吧。这个不能避免,而且现在华裔人口流失严重,当然这个是政治课题就略过了。我无意间在佳礼找到的,就复制下来,我没有那些书本,很多时候是看报纸来翻译,久而久之也有经验了。做好维基百科的条目以后何时何地都能看到,而且百度百科等中国网站很多时候也会引用维基百科,也方便年轻一代查询。至于名称就选最常用的为准,有时候各报章会有分歧,星洲的做的是蛮好的,而像武吉甘就时常出现。 angys 2018年11月18日 (日) 13:59 (UTC)[回复]

还有{{柔佛}}模板的译名有些也有问题,新村也不完整,有劳阁下补充了。另外这样看阁下似乎是柔佛人(我的判断啦,错请见谅),希望能够在完成10个县后翻新柔佛,将素质提升至优良水平(这应该是12月底做的吧,来日方长不急) angys 2018年11月18日 (日) 14:04 (UTC)[回复]

  • 感谢你将中文地名保留在沙盒内,这样一来可以很方便大家(包括我)寻找了。翻译得信、达、雅是个大难题啊,暂且不谈,但多看本地报章学习如何翻译是正确的,加油。
  • 哈哈,其实我不止可以编辑柔佛县条目,要我去编辑吉打、马六甲什么的也是可以。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不是很有空闲时间,不能常常在线编辑。其实,我所编辑的县条目都有固定模式的,也提供了出处来源,如果哪位维基用户有兴趣也能帮忙补充其他县条目,甚至添加更多内容(旅游景点等),这样也能减少我的编辑量。否则以我的编辑进度,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才会打完。另外,想要完善中文维基条目的其中一个捷径就是大规模并正确地翻译、参考英文或马来文维基百科的内容,你会发现有时我的参考出处也会从那里取得。但是据我看活跃的马来西亚中文维基用户好像不多,恐怕不能胜任这项重担。本人也不是什么历史专家,三脚猫功夫翻译专业内容有时也是力不从心啊,更遑论自行撰写了。尽力而为吧,不管怎样,最主要的前提是我得空吧。㗝呸烏留言

有人帮就感激了,如果太多人参与反而会拉低素质,我也是抛砖引玉,现在注重修补条目,也无法大肆更新,加上身体状态不允许连续写,先以监督为重,以免普通民众胡乱破坏,降低整体素质,毕竟重质不重量。你也加油,期待有天可以至少把半岛的县份处理完,东马那边就无法兼顾了,毕竟那边是省。(还是快点开工吧,不唠叨了) angys 2018年11月18日 (日) 15:55 (UTC) 利丰港培华国中忘记加入了,另外我会协助完成地图,其中东甲已经完成,陆续有来。还有麻坡县我已经更新了国州议席 angys 2018年11月22日 (四) 14:54 (UTC)[回复]

  • 现已添加。另外非常感谢阁下自制的地图,确实非常方便大众查询,辛苦了。另外在东甲县选区地图里,如果像区地图般添加选区中文名的小字会不会更好呢?非常期待阁下更新其他县的区地图以及选区地图。㗝呸烏留言2018年11月22日 (四) 15:27 (UTC)])[回复]

待会,只不过那个我会先做巫金的,刚上传了哥打和古来,古来待会我会做。另外这个可以放入参考文献[6]。原来变天之后upi网站也更新了,之后可以做其他县的地图啦。(我是用inkscape做的,字体待会处理,古来的特殊一点但是其他的我不想放bandar还是pekan,毕竟会随着发展而扩大的嘛,你也加油,期待你完成柔州县份页面) angys 2018年11月22日 (四) 15:35 (UTC)[回复]

还有各巫金人口资料的可以在[1]下载pdf版,所以可以加入链接,我相信您也是参考那个的,还是买书。 angys 2018年11月22日 (四) 16:14 (UTC)[回复]

  • 我所使用的资料是别人予我的一份pdf文件,可检索,应该是从这里下载的。另外,我也有另一份Taburan Penduduk dan Ciri-ciri Asas Demografi 2010的pdf文件,同样可检索。如果我没记错,维基百科的引用资料有一份这文件的存档,只是画质模糊,且不能检索。㗝呸烏留言2018年11月23日 (五) 06:46 (UTC)[回复]

我就是指那个,看来你也发现了。 angys 2018年11月23日 (五) 09:08 (UTC)[回复]

丰盛港县[编辑]

还有庵八港这个地方查询不到,用Sungai Ampat也是查不到,真的存在这个小镇的话估计也是人口非常少。 angys 2018年11月17日 (六) 11:39 (UTC)[回复]

  • 庵八港这地名是在《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册》有的,谷歌地图上也有,你找不到的原因是因为我打错马来文了......应该是「Sungai Ambat」才对,稍后我去更正。另外也有当地的新闻:[7]

不过考虑到丰盛港县的人口实在是少,你要说这是个真不出名的小镇也没有错......㗝呸烏留言2018年11月17日 (六) 12:25 (UTC)[回复]

另外我认为道路页面的felda tenggaroh 6 这类的应该称为丁加洛第六垦殖区,毕竟就如古晋第一中学,没人称古晋中学第一所啊,还望修复 angys 2018年11月18日 (日) 05:25 (UTC)[回复]

  • Felda Tenggaroh 6我是翻译成「丁加洛垦殖区六区」,其实是符合华文翻译习惯的,拿校名作比较的话应该是「古晋中学一校」才是,觉得看不惯是因为前后有两个「区」字。使用这译法是为了和「东区」「北区」等互相对应(如Felda Palong Timur),当然按照你的改法也没有错,见仁见智,觉得实在丑的话就有劳阁下修改了。㗝呸烏留言2018年11月18日 (日) 13:17 (UTC)[回复]

全部乘于1.5, px改成750应该可以了。 angys 2018年11月23日 (五) 09:28 (UTC)[回复]

另外所有巫金地图已经制作完毕,国州的待会。 angys 2018年11月23日 (五) 10:11 (UTC)[回复]

麻坡县[编辑]

@*angys*即将出门,所以匆匆写下一些感想,望见谅。阁下能否提供「麻坡第二大橋雖坐落於東甲縣,但在控制權上仍屬於麻坡縣。」这段的来源出处,我暂时无法找到,感激不尽。

我也不知道,可以删掉吧。

华文小学[编辑]

华小成立年份出处由来:一、华总《马来西亚华人新村50年》里的附表有部分新村内华小名单,有创校年份,我已将麻坡县内的写下,但如你所见,数量并不多;二、逐一使用谷歌搜索每所华小的官方学校网站、或「华小名」+「创校」/「校庆」等所得。最近甚忙,暂时无法一一完善。

华人新村[编辑]

华人新村的官方网站链接已死,各州的新村名单貌似没有存档,只得另求出处:传统新村名单请见:[8]。部分非传统新村名单:[9]

其实重组村大多数都成立已久,有者甚至与传统新村同为50年代所建立,只是在308海啸后才一一被纳入房地部(2009年及2015年),所以不知「成立年份」一词是否恰当。另外,巴口西村应为2009年后方才纳入房地部管辖,那位首任村长应为「无牌村长」,昔加末县广西村也有类似问题,参考:[10]

这里以官方承认为准吧,麻坡还有一个金枝村,但是不受承认。另外新村网站好像没有互联网存档 angys 2018年12月8日 (六) 11:47 (UTC)[回复]

另外我希望能够在今年协助您完成柔佛10个县份整理,明年不得空了 angys 2018年12月8日 (六) 15:53 (UTC)[回复]

另外我参考了台湾的云林县(大概就是一个森美兰州),未来可以考虑朝那边发展,补足短缺(当然马来西亚能写的会比较少一点,感觉现在需要加多点文字,然后稍微整理)。另外峇县基本上没问题了,可以编辑居銮县了,地图因为电脑还没做好会延迟一点 angys 2018年12月11日 (二) 18:23 (UTC)[回复]

古来县和新山县[编辑]

看您最近没有更新县条目,想必是很忙。请您先做高等教育和人口吧,其他我尽量处理。小笨珍做好了。 angys 2018年12月23日 (日) 16:45 (UTC)[回复]

  • 这几个星期将是我最忙的一段时期,必须暂时告假。今天是我特意抽空出来编辑部分段落,之后要等到一月初才得空了。古来县与新山县的高等教育那部分最为头痛,MQA官网无法通过搜索地区来寻找高等学府,必须按照关键词来找,大县份至少二十多所,我这个月是不可能来得及完成的。

另外我做了(在下方),不用逐个去找,古来县没有高等学府。 angys 2018年12月23日 (日) 17:39 (UTC) 还有新山的新村您可以优先处理,这样我好解决coordinate angys 2018年12月24日 (一) 15:47 (UTC) 另外您认为新山和古来的高速公路段落应该加地图吗?加了感觉不美观,而且我还要制作。 angys 2018年12月24日 (一) 16:41 (UTC)[回复]

之前做了巴生谷和半岛的,要做又得花费很多时间了,不想做。古来县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只剩下新山的而已,道路也帮你做完了 angys 2018年12月24日 (一) 19:11 (UTC)[回复]

这个还有待您完成,我已经做好可以做的了,不好意思在下面开个新段。 angys 2019年1月4日 (五) 18:30 (UTC)[回复]

国会议席[编辑]

首先虽然是建议,但是人口基本上也差不多(请注意人口用的是2017,意味着2018年可能会有增减,这就是为什么我放年份2017,而不是2018的原因)。另外偷偷在这两天帮阁下调整条目,自己也翻新了大山脚以及做了其下的州席。(不过我有自己添加选民数量)现在基本没问题了,只不过得用心一点。另外那个图书的我没有,所以也帮不上忙,但基本上拉美士和大山脚已经算完整了。 angys 2019年1月4日 (五) 18:30 (UTC)[回复]

还有我忘了一件事,就是如果您有2008年、2004年以及更之前的选举成绩文档就好了,很多华人译名(比如2004槟城马章武莫的Lim Boon Tong等就找不到出处了)维基百科也只有从2013年才有选举成绩,之前的得翻报纸才能找到了,尤其是州席的更是难上加难。 angys 2019年1月4日 (五) 18:34 (UTC)[回复]

  • 其实我担心的是在选区重划的听证会后,部分国席的边界可能会有所调整,连带其投票区的数量也有所变化,导致最终在宪报颁布的,与在建议书里的有出入。而我再想到这选民数并非依据2017第四季度选民册(我没有这版的数据),但我们在维基上又已写明这投票区资料是根据2018年的宪报而来,既然不符,所以我就索性不添加了。如果真要添加的话,我看得加上注释才行。
  • 如果是说选举成绩、多数票等等,1986-2008年的可以去选委会官网查询:[14]。注意该官网虽然写有「第十二届大选成绩」,但只需更改年份即可查阅。至于再之前的,只有查找这本书了:Hasan Hamzah. Almanak Keputusan Pilihan Raya Umum: Parlimen & Dewan Undangan Negeri 1959-1999. Shah Alam: Anzagain Sdn. Bhd. 2004. ISBN 983-037-152-2。英文维基的资料应该是引用此书,但或许因为编辑匆促(毕竟编辑了全马国席),所以我发现有部分资料是错的。你比较一下拉美士国席的英维和中维就知道了,有时总票数等会有一些微小的不同。你要的话可以先照搬英维的,查阅后有错误我再帮忙修正。
  • 至于华人译名,很遗憾,我也没有好的资料可用,绝大多数都是靠网络查找。部分人名通过查询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线上《南洋商报》《联合晚报》的新闻可得,但更大一部分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再说这网站里的近数十年来的报章还是不开放的。就算是曾中选为国会议员的华人里,仍有十个左右我无法找到其姓名,更何况是竞选失败的州议席候选人?真要的话或许可以考虑询问本地长者、报社和当地面子书专页。
  • 另外,2004槟城马章武莫的Lim Boon Tong,应该是这位「林文忠」先生,参考:[15]

这个我是加上这个注释{{notetag|该数据摘录至重划选区报告,或于2018年大选时各投票站可投票的选民数量有差别,仅供参考使用。}},毕竟真正投票时不可能会突然暴增1000名选民,可能会减少几个失去资格还是往生的,这个无法控制(除非和SPR要,当然这个得亲自去见面的,很麻烦)

第二个我也看到了,正好可以补充一些议席的空缺

我想只有报社是可靠的,或者是寻找政党办事处(比如马华公会),应该有收藏,只不过成效不大,这点我之前和Cherjau讨论过了。与其找这些古董,不如先完善现在有的资料更好。

我是建议先编辑几个主要的国席,之前已经有的也需要提升,并且需要增加几个重量级的(峇眼和峇东埔我会尝试做,至于霹雳丹绒马林、雪兰莪班登、森美兰波德申、柔佛巴莪、彭亨文冬和金马仑、砂拉越实旦宾、沙巴山打根等也是可以考虑优先写,只不过东马的资料就比较难了) angys 2019年1月5日 (六) 04:53 (UTC)[回复]

  • 以拉美士国席为例,选民数
    2013大选-(国)37,714,(丁能)16,940,(彼咯)20,774
    选区重划报告-(国)37,568,(丁能)17,190,(彼咯)20,378
    2018大选-(国)40,356,(丁能)18,398,(彼咯)21,958

大山脚国席选民数
2013大选-(国)78,996,(武拉必)22,394,(马章武莫)30,771,(巴东拉浪)25,831
选区重划报告-(国)81,031,(武拉必)22,681,(马章武莫)32,189,(巴东拉浪)26,161
2018大选-(国)88,998,(武拉必)23,779,(马章武莫)37,260,(巴东拉浪)27,959

  • 比较2018大选和选区重划报告,拉美士国席选民数差了2,788人,大山脚则差了7,967人,平均来算拉美士每个投票区差了82人,大山脚每个投票区差了306人。这还只是平均,不排除个别人口密集的国席投票区真的会出现选民暴增近千人的现象,所以只能作为参考。毕竟选区重划报告使用的是2016年5月13日和9月6日的宪报,2018年大选采用的是2018年3月30日宪报的选民数,中间已相隔了近两年之久,再加上大选之前若有合格年轻选民踊跃注册,人数暴增也不足为奇。

{{notetag|该数据摘录自2018年第六次选区重划报告,该报告的选民数采用自2016年5月13日和2016年9月6日的宪报,或与2018年大选时各投票站可投票的选民数量有差别,仅供参考使用。}}

这样说来您从哪里得知人口数据是5月13日的,因为英维所有槟城州条目和很多的国州条目都是在使用这个数据,在白沙罗和万宜的差异非常显著(2016年好像是白沙罗最多,之后却变成万宜了,所以这个得注释)。 angys 2019年1月5日 (六) 08:23 (UTC) (~)補充,英文维基的州席也是写2016,我现在已经调整了。 angys 2019年1月5日 (六) 08:25 (UTC)[回复]

  • 选区重划报告里已写明了,xxi页:Jumlah bilangan pemilih dalam Daftar Pemilih yang ditentukan oleh Suruhanjaya Pilihan Raya iaitu yang diperakui dan diwartakan pada 13 Mei 2016 [P.U.(B) 217/2016] dan 6 September 2016 [P.U.(B) 399/2016] telah diguna pakai bagi maksud urusan kajian ini.㗝呸烏留言2019年1月5日 (六) 08:52 (UTC)[回复]

感谢提供中文名,刚好翻到1974年和78年的马章武莫译名了,不知那本书里有没有记载大山脚市区(Pekan Bukit Mertajam)和马章武莫1986年前的选举记录。另外想问您觉得我应该将大山脚市区州席的选举记录纳入武拉必吗?(若有)因为那个其实只是更名,和振林山的情况相似,但是我只能做到1986年的而已。

另外不知道您有没有官方槟城州重划后的选区地图。因为我查了星报、维基百科、行动大马发现有一些地方有出入。除了新闻报道过的浮罗山背、垄尾外。其中威北安邦惹惹(Ampang Jajar)地区之前好像是属于威中的,但是有来源显示已经划入峇眼里,同样的在威北Padang Menora一带也有部分列入双溪赖(Sungai Dua)。另外威中西南部的峇都交湾对面也属于威南武吉淡汶(Bukit Tambun)里,比莲花村的难多了。。。 angys 2019年1月5日 (六) 14:22 (UTC)[回复]

  • 1974-1982年的马章武莫州议席成绩我可以帮你补充。但是很遗憾的,我也没有官方选区地图,除非选委会选择把地图对公众开放。各个来源有出入也在意料之中,不过个人认为以国席来说《行动大马》的资料似乎较为准确,州席可以《星报》为参考。由于缺乏官方资料,具体到某地区的划分我还是以报章来源为据,或者索性不写。另外,对于以前的议席传承,我目前是尽量回避不写的,因全国各地的选区划分情况实在太复杂了,加之杰利蝾螈问题,更是难以说清。而且我也没有历届选区地图,连一个可靠的传承顺序都难以建立,只能依靠经验揣测。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料的情况下,我还是建议暂时不写。㗝呸烏留言2019年1月6日 (日) 06:13 (UTC)[回复]

帮您修饰了一些,不过人口方面缺少资料,得劳烦您帮忙添加了。 angys 2019年1月8日 (二) 14:56 (UTC)[回复]

  • 已补充振林山和大山脚的历届选民结构,不过我也没有1999年之前的族群分布数据,无法再补充了。另外,不知阁下是否有历届选区地图(1974至1995年),若有能否借鄙人一阅?好方便我对照历届选区变化。先在此谢过了。㗝呸烏留言2019年1月8日 (二) 15:56 (UTC)[回复]

这样下去我觉得我真的得去图书馆一趟了[開玩笑的]。抱歉我也没有,但是呢历届选区变化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比如以前吉打尤仑和交宜是一个,后来分成两个,有不会的可以问我,我对这方面有研究。 angys 2019年1月8日 (二) 16:10 (UTC)[回复]

  • 那没关系,因为我看你似乎相当理解选区变化,以为你有历年来的选区地图。你也清楚,选委会历年来搞的选区重划嘛,真的是一言难尽....举例,1974-1986年,麻坡有马哈拉尼州议席,1986-2004年,马哈拉尼划分给峇吉里,2004年,马哈拉尼又变成麻坡的。没有地图对照,鬼才知道它的选区边界有着怎样的变化。无论如何,感谢阁下的修正了。㗝呸烏留言2019年1月8日 (二) 16:28 (UTC)[回复]

没关系,辛苦您了,另外不要直接用马华代表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因为马华在国外可被理解为马来西亚华人,华人文学等,用马华公会更为恰当(虽然大家嘴上都是说马华还是卖华[開玩笑的]的)。 angys 2019年1月9日 (三) 08:18 (UTC)[回复]

阿儿玛小笨珍新山都是可以参考的。其中新山有机会成为优良条目,只是失败了。当然我是建议可以先从马来西亚开始,再到浏览率高的槟城吉隆坡柔佛,可是得花很多时间。另外巴生还需要您帮忙修饰,也请多多关照金马仑的。(刚好今天士毛月议员逝世了,我已经做了4次补选条目,议员们真的得照顾健康啊) angys 2019年1月11日 (五) 04:23 (UTC)[回复]

还有巴生的选区名称需要看看,以及近打县等霹雳县份有用户为其扩充,当中译名很大部分可能不准确,得请求您修正了 angys 2019年1月21日 (一) 14:23 (UTC)[回复]

新村网站已经归纳至房地部,请您使用新链接哦[16] angys 2019年1月27日 (日) 16:47 (UTC)[回复]

抱歉迟至今日才回复。我已经翻阅你所给的链接。目前我打算先整理好维基百科现有的马来西亚地方政府华人新村条目,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条目看起来杂乱无章,且资料不足,若要找资料可谓不易,须花一段时间改进。至于华人新村条目,由于新村网站链接已恢复,除了柔佛和霹雳州各县条目须更新外,我打算新开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新村列表,将约600多个新村名单移至该条目,原有华人新村条目就专门写其历史等资料即可,不知阁下意见如何?

  • 霹雳州有相当一部分是以马来人为主的地区,可能没有我们普遍意义上的传统中文译名,所以那位用户就只写马来文。那我也只好擅自将其翻译成中文了。就我而言,我是支持翻译成中文的,不该因为马来文容易读写就放弃翻译,也不应该弃用本地华人传统的翻译原则(虽说实际上并无成文准则,选字也不甚严格,且对音用字也随时代变迁)。
  • 至于巴生国会议席,阁下是指州议席演变表?这我能帮助补充(其实我不善于制作那种表格,还再琢磨如何编辑....),但其历届大选历史等就须别人代劳了,那个非常费时费力,目前做不来。
  • 最近食少事烦,而编辑条目又很耗我精神,所以进度很慢,希望阁下不介意。
    • 没关系,我也正有此意,首先地方政府已经有列表,但是我还在等地选落实,所以可以押后到下届大选才处理。华人新村方面则是填坑,这个我不认为把全部列出来是一个好事,倒是跟着州属来创建会比较好,毕竟有600个新村在一个页面好像太多了(当然你要做也是可以,就是复制之前的县份新村,然后合并成一个表格即可)华人新村现在真的很乱,需要整理。
    • 霹雳州我同意,其中中霹雳、江沙、上霹雳等真的是只能依据常用译名来决定(像丰盛港和哥打丁宜,去到彭亨会更加难)。另外我也做了霹雳12县和彭亨11县的地图,所以可以在今年先完成这两个州(如果来得及就做雪兰莪、马六甲和森美兰的,毕竟资料比较好找,目前吉打也是有了,只不过华人少过彭亨,所以就放着吧,丹登砂沙那个不打算近期做)
    • 巴生国席历史的有另一名编者可以做,我只是想要阁下纠正译名,毕竟有些我也是不太擅长,可能有疏漏,以及内文需要修饰。振林山的也需要关注,我已经翻译了不过可能译名不太准确。金马仑补选蛮头疼的,不过我是真的不打算去完成了。
    • 维基百科编辑是个需要集中精神的项目,如果状态不好还是没时间小编辑也可以,或者可以先在沙盒里完成,会比较快。有时我做不完也会先放着,像巴生国席地名翻译的我就花了2星期才完成,所以还是需要集中完成一个主题会比较好。

笨珍县[编辑]

@*angys* Jeram Batu写作「而南峇株」较佳,一来这名使用已久,参考:[17],而且现在也有在使用,参考:[18],二来比较符合闽南语对音。(「而」ji5,「益」ik4)

至于Api-Api要写作「亚庇亚庇」还是「亚比亚比」,私以为都没错,谷歌两者发现皆有人使用,亚比亚比参考:[19][20][21]

亚庇亚庇参考:[22][23][24]

毕竟两者在闽南语里同音,只是不同调罢了(「比」pi2,「庇」pi3)。而我之所以选择「亚比亚比」正是为了避免与沙巴州的「亚庇」相混,《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册》也定作「亚比亚比」。

  • 既然有来源,那么就跟回原本的吧。至于迁校的段落让我学到了不少,谢谢(原来还有华小被关闭)。新山县应该是最难的,所以会先处理居銮-笨珍-古来-新山。今天在做马来西亚高速公路网地图,加上电脑当机,这星期会完成前面2个和地图。 angys 2018年12月14日 (五) 16:58 (UTC)[回复]

[25] [26] [27]

这些对您可能有帮助 angys 2018年12月19日 (三) 06:41 (UTC)[回复]

这里还有宪报的地理名称资料[28],日后可能对您有用 angys 2019年1月6日 (日) 04:24 (UTC)[回复]

咖啡乌送給您![编辑]

送您这个,不知道您会喜欢吗?-- angys 2019年1月9日 (三) 08:20 (UTC)[回复]

马来西亚城市[编辑]

关于您于地方政府的编辑,我修改了一些,另外也希望您可以调整按人口排列的马来西亚城镇列表(或参考英文的页面,只不过英文没有加图片),有些数据不准确。

还有也希望您日后可以翻译华裔国会议员列表的条目。 angys 2019年1月30日 (三) 07:41 (UTC)[回复]

我发现了昔加末2030年的蓝图(以及丰盛港市区),您可以参考其为条目扩充,另外吉辇县的浮罗丹绒新村好像算在司南马里,而峇眼色海也好像不是渔村(不靠海),希望您能用那本新村书来确认。 angys 2019年2月1日 (五) 10:17 (UTC)[回复]

另外看了维基百科:外部链接,我觉得不需要给出每个地方政府官网,而有些官网甚至无法操作。 angys 2019年2月2日 (六) 05:10 (UTC)[回复]

感谢您的来源,我一直很想得到全国学校列表和数目的数据,还有坐标呢。这个对未来创造槟城州学校列表等其他州的列表来说有很大帮助,只不过需要整理而已。另外维基百科有的华中也可以加入学生数量了。只是Bandar和Luar Bandar很难定义,就比如槟城大山脚很多地区已经城市化了,但是还被归纳为Luar Bandar。另外查了查英校的学生数量往往是最少的,尤其是在吉隆坡等地。名列前茅的如宽柔5小、史里肯邦安国中、恒毅华中(已有)或许需要创建翻译条目,当然这个我更加建议先做学校列表、新村列表、国会议席或县份更加好,毕竟学校学生真的不代表什么。 angys 2019年2月8日 (五) 15:34 (UTC)[回复]

  • 不必客气。确实,这几个列表类条目更为重要,但说实话,比起考据类的内容,我是比较不喜欢写这种重复性内容的,毕竟已经给出了出处,但还须花费精力去一一整理、录入、校正,这工作更耗费我的时间。其实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欢迎你来完善我那两个的编辑中的沙盒。㗝呸烏留言2019年2月8日 (五) 15:59 (UTC)[回复]

另外您觉得我应该使用哪一个数据,就是大山脚的人口。用户:*angys*/沙盒首先如果用大山脚市区会显得大山脚人口少,英文也是使用该数据。第二个是大山脚以及市郊,第三个则是广义的大山脚,包括高巴三万马来甘榜和郊区,主要位于峇东埔里。您觉得我应该用哪一个数据呢?(我个人认为1+2可以) angys 2019年2月9日 (六) 07:26 (UTC) 还有下次建议您写写务边沙登,万挠是我以前留下来的大坑,抱歉让您辛苦了。 angys 2019年2月9日 (六) 07:28 (UTC)[回复]

  • 个人认为使用第二个吧,市区+郊区。另外,好奇你所写的万挠区人口数据包含「万挠市区、轰埠、根登、煤炭山、邓普勒公园、爱美乐、菁乡岭、万挠公主城」是出自何处呢?㗝呸烏留言2019年2月9日 (六) 07:47 (UTC)[回复]

您好。感谢您在柔佛州各县份的编辑。我目前在编辑霹雳州各县份的资料,主要参考柔佛州各县份条目的格式制作,已将近完成。另外您正制作全国华人新村列表,原本我也有这个主意,希望您可允许我编辑您的沙盒,我会尽量按照您的格式制作。Zh9567留言2019年2月15日 (五) 14:54 (UTC)[回复]

  • 完全没有问题!我正愁没有时间编辑呢,如果你肯帮忙完善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当然我也非常感谢@*angys*阁下帮忙完善我半途而废的马来西亚华裔国会下议院议员列表,劳烦你了。)另外,我也非常感谢阁下完善霹雳州的县份条目,还赏脸使用我提供的资料、格式。不过因为之后我又找到一些新资料,所以部分柔佛县份条目的数据也已不大准确,需要更新,且我所编辑的大多又以列表为主,文字描述依然欠缺,不知何时才能完善。阁下在编辑霹雳县份条目时大可自行增添内容,不必循旧。至于新村方面,传统新村可参考[29],其他则参考[30],不过正如我在沙盒所注明的,部分数据或许略有出入。如果你在编辑新村列表时有任何不明白之处,欢迎前来询问。有劳了。㗝呸烏留言2019年2月15日 (五) 16:37 (UTC)[回复]

还有我刚刚更新了东甲县的面积数据,取自于[31],但感觉还有些问题,而这里的面积似乎不包括城镇,不知您认为该使用那个(你也可以自己去改,不知不觉都已经三个月了) angys 2019年3月1日 (五) 10:08 (UTC)[回复]

  •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数据来源(不像人口),所以不同网站、部门可能会使用它们自己的资料来源,所以数据会有各种出入。我目前至少看过三种版本的数据:州土地局、州城市规划手册、州政府GeoJohor官网,还有这个最新的城镇规划报告,每个都不同)。既然如此,那就选用这个最新的数据。
  • 城镇面积并不包括在巫金的数据内,因为理论上bandar、pekan和mukim都应该是同级的,而不是从属关系,只是我们为了方便整理,加上城镇面积通常比巫金小得多(除了新山),才默认城镇算在巫金内。而且我看那份文件内也有单独提供城镇的面积,所以须额外加上。
  1. ^ TABURAN PENDUDUK MENGIKUT PBT & MUKIM 2010. 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 [2017-12-15] (马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