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WC-QHS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與其責問對方,不如以友善的語氣和明確的字眼向對方表達議題,若對方在多位編輯多方嘗試勸導、明示社群原則下,仍無法配合,再在充分闡明理由的情況下採取措施(以避免損害擴大;但絕不針對個人,而是針對特定行為,雖然形式上是以對個別帳戶的處置進行)。」

原則與提示[编辑]

  • 維基百科:禮貌論述原則:這些禮貌論述原則是作為「公平戰鬥」和親自解決衝突的指導方針而製定的,但大多數也適用於在線論壇和維基百科討論。簡而言之:在與其他編輯者交流工作中的問題時,要有建設性且正面的進行論述
  • 維基百科:強迫症編輯:添加殘疾標籤會改變我們對事物的思考方式;它使我們進入「異常」,而實際上,它可以只是「少見」,就像某些頭髮顏色「少見」用來染髮一樣。
  • 維基百科:高功能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候群編輯:很多時候,我們視這些個體為「異常」,但實際上我們應該視這些個體為「少見」,正如不同人有著不同顏色的眼睛或頭髮一樣,某些人的髮色只是比較「少見」。注意自閉症的診斷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犯錯的藉口,用戶必須對他們做出的編輯負責。
  • 維基百科:不要侮辱破壞者
  • 維基百科:回退、封鎖、不理會:處理維基百科破壞行為時,通常情況下的做法是回退封鎖不理會,即把頁面恢復成遭破壞前的狀態,附帶闡明破壞行為問題之所在(或違反了什麼編輯方針),若遇到多方屢勸不聽、明顯惡意重大的編輯行為及帳戶,依照社群原則闡明處置理由並進行處置即可,不必與之往來糾纏。
  • 維基百科:不要無諱地直言:正如基本原則「對事不對人」 我們應該專注於編輯本身,而非編者本人的行為。道出編輯的非建設性是一種直言不諱正確的使得,但以編輯來指出編者的目標並非建設維基百科,則是一種給予編者標籤的不當行為。反之,維基人應該考慮如何界定編輯是否存有問題,比起指出該編者並非建設維基百科、故意假定其只作出非建設性編輯(或許他們只是尚未熟悉維基百科的方針的指引)或單憑少部份的編輯來界定該用戶更為優勝。謹記:我們應該界定編輯是否違反方針和指引,而非編者是否違反方針和指引。
  • 維基百科:不要火上澆油:保持文明,即使在強烈的衝突情境中(遇到強烈衝突情境,應當各自先退開冷靜,以免陷入情緒所造成的溝通困境,同時可以嘗試共同尋求彼此認可的中立第三方協助化解紛爭)。
  • 維基百科:朽木不可雕:若一編者犯錯,但他願意承認或能保證不再犯,那麼直接指出問題所在,同時讓他知道正確的做法即可。但是,假定善意不應推及有一定編輯資歷卻總是違反方針指引者。有些用戶明顯不願改變其行為,且其他編輯者心力有限,不應把時間精力耗費於其上。

資源[编辑]

  • 維基百科:邊緣人小組/輔導指南:邊緣人小組致力於協助有社交困難的維基人,並對受情緒困擾的維基人提供支援和心理輔導。小組亦有對社群的紛爭進行調解,以及盡可能用溫和方式開解破壞者。本頁內容為邊緣人小組成員提供心理輔導和心理上的協助的指引以及調解紛爭和開導破壞者的指南,如對此頁有任何意見,請在邊緣人小組的討論頁(不支援Flow)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