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Lovewhatyoudo/a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重光(1947年1月[1],福建武平客家人,客家研究學者。福建師範大學(2005-)社會歷史學院教授。

生平[编辑]

家世[编辑]

生於书香世家。曾祖父是晚清秀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晚清贡生,民国年间祖父曾任浙江省龙泉县黄岩县知事[2]伯父在1949年前後避走台灣。[2]

父亲谢成珂(1902年10月-?),1932年毕业于國立中央大學农学院园艺系果樹學科,1947年7月至1948年1月接任省立长汀中學校长(今长汀一中)校长。[3]1952-1978年漳州农校任园艺科主任。[3]1937年6月著作《黄岩柑橘调查报告》是對浙江柑橘最早的田野調查,至今廣為引用。七次被邀参加福建等省果树教科书编审。[3]

[4]

求學[编辑]

谢重光1965年从漳州一中毕业,入福建省第二师范学院(现漳州师范学院),“高考时考了全省第三名,当时报考的是复旦大学新闻系,但因为家庭原因,伯父在台湾,父亲是国民党时期的校长,所以无法如愿。”[2]

谢重光文革經歷不詳。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到漳州华安县当中学语文老师。1979年,考上厦门大学历史系隋唐史研究生。[2]198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魏晋南北朝史博士,是北师大历史学的第一位博士。[2]1987年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福建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汕头大学福建省委党校任职,2005年赴福建师範大學执教。[2][5]

1979年,考上厦门大学历史系隋唐史研究生. 那时,仍在华安县工作的妻子工作很忙,因此,谢重光只得把7岁的儿子带到厦大,和他一起住进了研究生宿舍,儿子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小研究生”。1981年,他带着儿子去上海图书馆查资料,图书馆不允许儿童进入,谢重光只好让儿子在门口等,自己一头钻进了书海。结果他一查资料就是几个小时,早就忘了等在门外的孩子,“儿子在外面大哭,还好同来的一位研究生看到,赶紧进来找我。”二十多年后,谢重光谈起往事,对儿子的愧疚溢于言表。[2]

碩士至博士治魏晉佛教社會史。博士畢業後,由於福佬客家人李登輝主政台灣帶來新的陸台關係,以及侨务工作需要,大陸客家研究热潮兴起,1993年起他改治客家史。[6]代表專著有1995年《客家源流新探》、2008年《客家文化述論》。[7]

引用文獻[编辑]

  1. ^ 杨际平. 谢重光与客家文化研究. 《教育评论》. 1997,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生活圖輯)谢重光:笑问“客”从何处来. 客家联盟网(轉自福州晚报2008年). 2016-08-04(原刊於200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3. ^ 3.0 3.1 3.2 长汀一中历任校长传略. 福建省长汀第一中学.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archivdate= (帮助)
  4. ^ 空引用 (帮助) 
  5. ^ 谢重光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200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6. ^ (大頭照)谢重光. 谢重光:我的客家研究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03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
  7. ^ 謝重光. 《客家文化述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年12月. ,作者在2014年總結該書結論於谢重光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