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Liuyu5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从不远的长久来看,人是会死去的.用吋间刻度来计算,不会超过三万天.生死都在这之间 真理是关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所有的理论毫无例外,为什么生死-进入哲学讨论,就不知所云呢!到底是用生来确定死,还是用死来界定生,戓者这夲身就是-个错误? 不管怎么说,生命哲学和死亡哲学都是一个问题,但它们的局限条件是同一条件,也许生死的理由不一祥,从发生学上讲,初始条件是同一个条件.可不可以这样来看待?请高L人来指点.




     ***yuyu (留言) 2010年6月10日 (四) 10:38 (UTC)该是提出生的对象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它是被日常语言世界忽视或漠糊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开始是,而且一直是一种规训,它拒绝日常的思维方式,采纳的是关于智性,理性和一般性,尤其近百年来,通过知识的认识论和更明晰的辨证法理念.教育一直试图系统地使我们疏远我们所有人熟悉的并在它里面活着日常用语世界,抛弃一切事物都必须依赖的日常性.大概很少人相信这是病态人的根本原因.也许小时候读过的童话世界早已离我们远去,简短的回忆使我们找不回童话的语言,也只有从这个时侯起,思想开始发现日常性,不要以为西方比我们发达许许多,他们哲学注意力笫一次转向,只发生在大约18世末,比我们只早300年,这个时候他们提出了"语\言构造了世界",而我们还在争论世界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当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调查者,社会实践者,革命者和小说家对普通人的生活和处境有兴趣,以及国家设立"宣传部",逐渐对衡量和管理人口数量,人的健康,教肓和大众福利承担更大责任时,才发现普通人的思维,在形式上和方式上很有智性也很有趣,它们可能拥有属于其自身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的思辨逻辑,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纯理论的"或"柏拉图式的"思想方法.这些思维摸式发展得非常缓慢,在中国不渐断发展有近3000年.经过人类字学的田野考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的日常性类似地也有它自已的一个思想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甚至比童年世界更接近我们的奇异世界,它就是日常语言世界,可能它正在你,我的头脑中运行,而我们已不自知,虽然我们可能更喜欢把自已看作已经彻底被教育化了.但我们还有梦,还需要梦,需要幻想,在心理烦闷时还需要承认某种别的东西,某种古老的和非理性的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只残留在某些基因上,但却已经被我们忽略得太久,甚至当今的实验科学根本就不承认它.
     一番如上的陈述,引来的思考逐渐会使我们准备好接受这样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结论(不要讨厌革命二字):的确存在嵌入曰常语言中的一种有趣哲学连同一套思想方式,现在是到了把它挖出来好好看一看的时侯.这就是我说的"死亡哲学",因为它是生的另一部份.2010年6月10日 (四) 10:3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