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Johnson.Xia/川汉铁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口
应城
皂市
建阳
宜昌
归州
巴东
巫山
夔州
云阳
开县
梁山
达州垫江
三汇镇长寿
重庆
顺庆江津
永川
蓬溪荣昌
隆昌
太和镇内江
资州
资阳
简州
成都

汉粤川铁路督办署分设三家工程局——湘鄂、汉宜和宜夔段工程局,分别由美国贷款资助,并由放贷国公民出任总工程师。由詹天佑任督办,桥梁专家李文骥曾任职。[註 1][1]

后续[编辑]

雾渡河大峡谷的川汉铁路旧线(省道312)(左)与沪蓉高速(右).png

在内忧外患之中,川汉铁路计划终被搁置。因此,多数历史文献和报刊皆认为本线的结局是“无疾而终”。然而,川汉铁路停工前遗留的设施和工程,以及规划的路线,在未来都发挥了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计划的成渝段——成渝铁路复工,并于1952年竣工。1960年代,汉丹铁路借助本计划汉口至应城区间遗留的设施建成。1970年代,襄渝铁路通车,其中就包括本计划的达县至重庆段。汉宜公路和宜兴公路(湖北省道312)、宜秭(归)公路利用了川汉铁路修建时留下的桥隧[2]

续建[编辑]

19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紧张,中共中央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随后发出了《关于加速修建西南铁路动员全路支援勘测设计和施工力量及有关问题的指示》[3]:4。在此背景下,铁四院接受了续建川汉铁路的任务,并在四川省秀山县(今属重庆市)成立了相应的“4101总队”[3]:4。为完成本计划,铁道部从各铁路局调集了400名干部支援[3]:4。之后,“4101总队”在四川、贵州、湖南、湖北4省勘察了35万平方米的地形,并形成了5个大方案[3]:53;期间时任铁道部长吕正操也亲自前来勘察现场并慰问“4101总队”。1965年9月25日,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贺龙、陈毅、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在铁道部长吕正操陪同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听取铁四院副院长方力,4101总队副总工程师曹晋伦等汇报川汉铁路设计方案[3]:4。遗憾的是,川汉铁路又一次被搁置[3]:53

宜万铁路计划取代

纪念[编辑]

武汉市[编辑]

硚口区长丰街道地名“铁路大厂”[4]

云梦县[编辑]

德日炮楼遗址,位于应城市长江埠街道云梦县道桥镇交界处的府河岸边。

应城市[编辑]

宜昌市[编辑]

川汉铁路在宜昌境内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夷陵区、西陵区、兴山县、秭归县等地,包含涵洞、隧道、桥墩、车站、桥梁、路基和挡土墙等共20多处[5]

“铁路坝”“三堆土”“瓮子沟”“铁路沟”“上阵垭”“交战垭”“大峡”“洞子包”“公事房”等地名[5]

一些遗迹已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后被淹没[5]

川汉铁路现存遗址一览[1][2][6][7]
位置 备注
铁路坝 川汉铁路宜昌工场 西陵区 夷陵广场所在地
上风垭山峒遗址 川汉铁路夷陵段 夷陵区 黄花镇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家场车站 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场桥墩 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坪涵洞(悬棺涵洞)
清江坪涵洞(邓家坪涵洞)
南边涵洞
猴儿窝涵洞
张家口车站
晓峰河铁路桥墩
川汉铁路遗址马家河桥墩 第三批夷陵区文物保护单位
白石湾桥遗址 兴山川汉铁路桥墩 兴山县 水月寺镇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道瓮子桥
斑鸠窝桥遗址
学堂坪桥遗址
青树包桥遗址
史家台川汉铁路桥 兴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小湾子川汉铁路桥
鸳鸯水川汉铁路桥
店子川汉铁路桥
铧岗川汉铁路路基
保管室川汉铁路桥
石槽子川汉铁路桥
高瓮子川汉铁路桥
青龙寨川汉铁路桥
夏阳河川汉铁路挡土墙
瓮湾川汉铁路桥墩
张家口车站8桶桶装水泥
小圈子、寺冲口铁路墩
张家场公路桥 公路桥
庙湾口铁路桥墩
里村坪川汉铁路桥
马颈项川汉铁路桥
小溪塔火车站遗址
军田坝铁路桥墩
泰山庙铁路桥墩

注释[编辑]

  1. ^ 《李文骥传》,唐寰澄

参考[编辑]

  • 《川汉铁路选线报告》,1964年9月3日,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铁道部部长吕正操
  • 《川汉线枝万段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3月,铁四院受湖北省计委的委托
  • 《关于恳请国务院尽早批准立项建设川汉铁路枝万段,尽快贯通沿江铁路大通道的请示》,1998年10月,湖北、四川、江西、安徽等四省
  • 《勘测川汉铁路图》,詹天佑

[8][9][10][11][12][13][14][15][16][17][18][19]

  1. ^ 桥梁专家李文骥. 团结出版社. 2021-09. ISBN 978-7-5126-9038-7. 
  2. ^ 2.0 2.1 湖北兴山新发现多处川汉铁路遗址. 中国新闻网. 2013-08-20. 
  3. ^ 3.0 3.1 3.2 3.3 3.4 3.5 铁四院志. 
  4. ^ 长丰乡志民情风俗-轶闻掌故-〔铁路大厂〕. 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 
  5. ^ 5.0 5.1 5.2 川汉铁路工程遗址:诉说历史沧桑 唤醒铁路记忆. 中国档案报. 2022-12-09. 
  6. ^ 百年印记!夷陵川汉铁路遗址公园今日对外开放!. 澎湃新闻. 2022-04-19. 
  7. ^ 三峡库区迎来首条高铁 郑渝高铁全线通车. 新华社. 2022-06-21. 
  8. ^ 从川汉铁路到宜万铁路. 长江日报. 2010-12-23 [2019-07-14]. 
  9. ^ 清末川汉铁路高层借“国有化”掩盖资金流向. 新世纪周刊. 2011-08-02 [201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10. ^ 川汉铁路建设中的詹天佑. 宜昌市政协. 2018-03-26 [201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1. ^ 一条川汉铁路难修好 压垮腐朽清王朝. 重庆晨报. 2011-10-21 [201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6). 
  12. ^ 省文物局关于川汉铁路上风垭山峒遗址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 湖北省文化厅. 2015-12-01 [2019-07-14]. [永久失效連結]
  13. ^ 翟树峰. 论四川川汉铁路总公司的抽租之股. 0 (四川大学). 2007 [201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14. ^ 新闻背景:宜万铁路筹建大事记. 新华网. 2004-02-19. 
  15. ^ 宜万线,穿山越水跨百年. 三峡晚报. 2010-08-18. 
  16. ^ 川汉铁路新发现9处遗址 欲打包申报“国保”. 楚天金报. 2013-08-22. 
  17. ^ 穿越梦想(上). CCTV-10. 2009-12-29. 
  18. ^ 穿越梦想(中). CCTV-10. 2009-12-30. 
  19. ^ 穿越梦想(下). CCTV-10. 200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