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Hoising/sb1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
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Tokyo)
駐東京香港経済貿易代表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機構
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標誌
部門資訊
成立日期1949年(第一次成立)
1988年(第二次成立)
解散日期1960年(第一次成立)
所屬部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總部 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三番町30-1
聯絡資訊
網站https://www.hketotyo.gov.hk/

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英語: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Tokyo),日语:駐東京香港経済貿易代表部縮寫HKETO (Tokyo)),香港簡稱香港駐東京經貿辦駐東京經貿辦駐東京辦,日本簡稱香港經濟貿易代表部(日语:香港経済貿易代表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東京的官方機構,辦公地點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是港府在东亚設立的第一個辦事處。駐東京辦在成立初期僅處理香港與日本的關係,及後亦負責韓國的關係

歷史[编辑]

第一次成立[编辑]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完結後經濟高速增長,港日兩地在關稅及配額上時有磨擦,而出口的產品亦有競爭關係[1][2]。由於當時英國駐日大使館因二戰中斷服務而未有英方代表可與日本政府交涉[3],港府工商署為防範兩地出現惡性競爭故於1949年在日本東京開設香港政府駐東京辦事處Hong Kong Government Agency, Tokyo),並藉此加強與日本工商界合作及在日本拓展新市場,而駐東京港府辦事處首長的職銜為「香港政府駐東京代表」(Hong Kong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 Tokyo[1][2][4][5]。首任香港政府駐東京代表安達臣在1949年3月5日上任[6]

香港政府駐東京辦事處於1952年8月名義上被併入英國駐日大使館

基於行政原因,駐東京港府辦事處在英國駐日大使館於1952年4月重開後,於同年8月被英國聯邦關係部英语Commonwealth Relations Office指令合併為大使館的一部分,並以館內的香港小組(Hong Kong Section)名義運作[6][3][5]。與此同時,港府辦事處的首長在外交系統上改稱作「一等秘書,香港小組組長」(First Secretary, Head of Hong Kong Section[5][6]。不過,港府仍保持原有預算及編制,設於東京核心商業街丸之內的辦事處繼續營運,首長安達臣亦繼續同時以原有的職銜直接向港府工商署匯報[4][5][6][7]。駐東京代表在1950年代每年均接獲近千個查詢,亦經常參與日本工商展貿會及與商會交涉,亦因此聘用多名日本籍職員與日本商界聯絡[4][5]。除了與日本政府交涉貿易法規及配額,駐東京代表亦曾因1958年東京亞運而督導香港電台英国广播公司轉播日本广播协会的電台直播,以及因世界衛生組織於1959年4月至5月在東京召開會議而兼任港府駐世衛特派員[4][5][7]

然而,由於安達臣在1959年11月27日因患病返港診治期間在瑪麗醫院逝世,而港府在未能安排精於日本语言及工商狀況的繼任人前往東京領導七名日本籍職員,故駐東京辦在1960年3月31日財政年度完結後解散,而相關債務及工作及後均由英國駐日大使館承擔[5][6]

第二次成立[编辑]

職能[编辑]

首長列表[编辑]

香港政府駐東京代表
  1. 安達臣William John Anderson)(任期:1949年3月5日至1959年11月27日)[5][6]
香港政府駐東京總經濟貿易代表
  1. 李立新(任期:1988年9月16日至1991年10月20日)
香港政府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
  1. 藍鴻震(任期:1991年10月21日至1997年9月3日)
  2. 梁世華(任期:1997年9月4日至1999年12月17日)
  3. 張敏儀(任期:1999年12月18日至2002年3月24日)
  4. 方志偉(任期:2002年5月13日至2006年2月15日)
  5. 祝彭婉儀(任期:2006年2月16日至2011年8月26日)
  6. 黃碧兒(任期:2011年8月27日至2016年3月30日)
  7. 翁佩雯(任期:2016年3月31日至2020年9月)
  8. 何珏珊(任期:2020年11月12日至2021年11月24日)
  9. 歐慧心(任期:2022年8月1日至今)

駐日公僕堅守崗位特首稱許 成報 A13 城市脈搏 |1101 字 |2011-03-19 不過,講到最辛苦,就一定唔及派駐喺東京嘅「五人眾」,呢五個人分別係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嘅代表祝彭婉儀、新聞處駐東京辦事處嘅首席新聞主任陳詠欣,以及林靜雅、劉衛銘及梁允立等。佢哋本身要離鄉別井喺日本工作,喺災難發生後,仲要日日留喺餘震頻發嘅東京,聽埋啲好似日本末日嘅新聞,唔驚就奇;但佢哋都好專業,依然緊守崗位,喺辦公室做到天昏地暗。原本,駐東京經貿辦係處理港人在日投資嘅問題,喺東京當地亦有請啲本地員工,但係地震之後,佢哋就做到無停手,日日「?實」日本嘅電視台,將最新嘅情報匯報返香港,同時仲會聯絡所有喺日本嘅香港留學生同華人團體,睇下佢哋嘅情況,同問下有乜嘢幫到手。今次入境處派人去接香港人返嚟,都係全靠「東京五人眾」奔走協調,行動先至可以咁迅速。一班公僕做得咁辛苦, 特區政府「NO.1」曾蔭權梗係要出聲讚下啦。曾特首噚日係facebook嘅專頁「上亞厘畢道」,上傳自己對日本大地震感受嘅短片。其中,曾蔭權特別感謝所有喺日本嘅同事,讚佢哋日以繼夜咁緊守崗位,仲話喺香港搵同事過去日本支援係無難度,希望佢哋都可以為香港人服務,完成使命,香港政府會畀足夠支援咁話。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部門年度報告]. 香港政府工商署. 1951-1952: 1-4 (英语). 
  2. ^ 2.0 2.1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部門年度報告]. 香港政府工商署. 1952-1953: 1-4 (英语). 
  3. ^ 3.0 3.1 英国大使館の歴史 [英國大使館的歷史]. 英國駐日大使館. 2010-02-05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jn). 
  4. ^ 4.0 4.1 4.2 4.3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部門年度報告]. 香港政府工商署. 1954-1955: 45-46 (英语).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部門年度報告]. 香港政府工商署. 1960-1961: 39-41 (英语). 
  6. ^ 6.0 6.1 6.2 6.3 6.4 6.5 香港政府輔政司署. Staff List 1959, the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香港政府職員名冊 一九五九年]. 香港: 香港政府. 1968-10-01: 485 (英语). 
  7. ^ 7.0 7.1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部門年度報告]. 香港政府工商署. 1958-1959: 38-41 (英语). 
  8. ^ 高層官員任命.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2023-06-01 [2023-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9. ^ 駐東京經貿辦成立35周年 丘應樺:港日經貿關係一向密切. 星島日報. 2023-06-19 [2023-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6). 

相關條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