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關羽晴/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起源[编辑]

9世紀的瑞典人。黃色的是Svealand, 藍色的是Götaland,綠色的是哥得蘭島
  阿特人
  Gutes

在西元98年,瑞典與塔西脫的日耳曼尼亞進入史前時代。在日耳曼尼亞44、45提到瑞典人(Suiones)是一個強大的種族不僅僅是他們的男子和武器,還有強大的艦隊。而雖然現在還無法得知哪一個國王曾統治過Suiones,但在北歐的神話中有關於他們的傳說以及半傳奇的國王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幾世紀。至於瑞典的文字,大約在西元2世紀時,南斯堪地那維亞人使用符文文字,但在羅馬時期倖存下來的只有文物上簡短的銘文,主要是男性的名字,這顯示了當時的男斯堪地那維亞人講的是原始挪威語,它是瑞典語和其他北日耳曼語的祖先語。

在6世紀時,Jordanes命名了兩個部落,它便分別稱之為Suehans和Suetidi,這兩個名字都被認為是指同一個部落。Jordanes曾說Suehans部落的馬和Thyringi部落的馬一樣非常漂亮。冰島人 Snorri Sturluson (1179–1241)寫到6世紀的瑞典國王阿迪爾斯 (Eadgils)有那時代最優良的馬。

哥德人起源於半傳奇的Scandza(這個地方被認為是瑞典現代Götaland的某個地方)。在西元2世紀前橫跨了波羅的海,他們到達在現代烏克蘭黑海沿岸的塞西亞(Scythia),並留下哥德人對Chernyakhov文化的考古遺跡。在5和6世紀時,他們被分成西哥德人東哥德人,並分別在伊比利半島義大利建立了繼強大的羅馬帝國分裂之後的繼承國。[1] 克里米亞哥德人似乎在克里米亞完好地生活直到18世紀後期。[2]

世界大戰[编辑]

二次世界大戰的瑞典軍人

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保持官方中立,雖然它在二戰期間的中立一直存在著爭議。[3][4] 瑞典在德國的影響下,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與世界其他地方的關係因封鎖而被斷絕。[3] 但瑞典政府認為他沒有資格公然和德國爭論[5],因而讓步。[6]瑞典也在整個戰爭期間提供了鋼和加工的零件給德國。然而,瑞典支援挪威的抵抗行動,並在1943年拯救從納粹集中營被驅逐的丹麥猶太人。瑞典也在冬季戰爭(Winter War)和繼續戰爭(Continuation War)利用他們的志願者和物資支援芬蘭。

在戰爭即將結束時,瑞典在人道主義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許多難民因而獲救,這其中包括許多來自被納粹佔領的歐洲的猶太人,他們被拯救的部分原因是瑞典參與了拘留營的救援任務,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瑞典主要是來自波羅的海和北歐國家難民的避風港。然而,國內外的批評者認為瑞典本來可以做更多事情來抵抗納粹的戰爭,即使冒著被佔領的風險和可能會阻礙人道主義的進行。[7]

遺傳學[编辑]

根據近年的遺傳學分析,粒線體DNA和Y染色體多態性可從中發現瑞典人和其他日耳曼族群之間有明顯的遺傳關係。[8]

父系透過Y-DNA單倍群,使瑞典人相當的多樣化,並在測試不同研究的測試者中超過40%的人有明顯的I1d1單倍群,其次是R1a1a和R1b1a2a1a1,這兩者在測驗者中都超過20%以及單倍群N1c1超過5%在不同的區域差異中。其餘的測驗者則是有出現單倍群J和E1b1b1等其他不常見的單倍群。

而母系則是透過他們的粒線體DNA單倍群,可在瑞典人基因中發現,他們有25-30%的單倍群H,其次是10%或更高的單倍群U,而單倍群J和T,K約為5%。

地理分布[编辑]

Oskar Friberg 是最後一個居住在沃爾姆西島的愛沙尼亞瑞典人

先最早居住的地方。以瑞典語為母語的人生活在東北部波羅的海和東部沿海地區有著悠久且持續定居的歷史,而在其中一些地區,也可能是在一千年前開始持續定居的[來源請求]。在奧蘭群島的講話方式更接近瑞典的相鄰方言, 並不是和瑞典文的相鄰方言接近。在愛沙尼亞有一個瑞典少數民族,他們在沿海和小島持續居住了大約650年。在美洲(特別是明尼蘇達州威斯康辛州)以及烏克蘭可以找到在18世紀至20世紀間瑞典人移民的後裔,他們至今仍然有瑞典人各方面的特質。




現況[编辑]

目前,瑞典人主要移民到北歐的鄰國(挪威、丹麥、瑞典)、英語系的國家(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西班牙和德國。[9]

從歷史上來看,瑞典王國比現在還大得多,特別是在1611-1718年的 "大國時代" (瑞典帝國) 期間。芬蘭在1809年之前是屬於瑞典的國土,而由於當時並沒有區分芬蘭或是瑞典國籍,所以在1809年以前的資料稱芬蘭人為瑞典人的情況並不少見。新瑞典的情況亦是如此,在那裡的一部份瑞典定居者是來自於芬蘭。

根據Swedes Worldwide(非營利組織)的問卷調查,瑞典駐世界各地的大使館報告居在在瑞典境外的瑞典公民總數為5,4000人。[10]

美國: 10,0000人

西班牙:9,0000人

英國:9,0000人

挪威:8,0000人

法國:3,0000人

德國:1,7099人

瑞士:1,7000人

芬蘭:1,3009人

丹麥:1,2933人

比利時:1,0000人

義大利:1,0000人

泰國:1,0000人

澳大利亞:8000人

加拿大:7000人

荷蘭:5500人

愛爾蘭:3500人

希臘:3000 人

中國:3000人

紐西蘭:3000人

其他地區:2,1504人

  1. ^ Goth (people).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2. ^ Ingemar Nordgren (2004). "The Well Spring of the Goths: About the Gothic Peoples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and on the Continent". iUniverse. p. 520 ISBN 0-595-33648-5
  3. ^ 3.0 3.1 Koblik, pp. 303–313.
  4. ^ Nordstrom, p. 315: "Sweden's government attempted to maintain at least a semblance of neutrality while it bent to the demands of the prevailing side in the struggle. Although effective in preserving the country's sovereignty, this approach generated criticism at home from many who believed the threat to Sweden was less serious than the government claimed, problems with the warring powers, ill feelings among its neighbours, and frequent criticism in the postwar period."
  5. ^ Nordstrom, pp. 313-319
  6. ^ Zubicky, Sioma. Med förintelsen i bagaget. Stockholm: Bonnier Carlsen. 1997: 122. ISBN 91-638-3436-7 (Swedish). 
  7. ^ Nordstrom, pp. 313-319
  8. ^ Archived copy (PDF). [2011-09-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7 September 2011). 
  9. ^ "Flest svenskar tros bo i USA, Norge och Finland. Därefter följer Danmark, Storbritannien, Spanien och Tyskland."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630.
  10. ^ Befolkningsstatistik i sammandrag 1960-2015. Web.archive.org. 27 March 2016 [20 August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March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