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獨裁政體/存檔3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0年以前

因為有人在巴哈姆特上誤用了這條目,所以本來一度停了寫政治的在下,只好補充本條文不完善的地方。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5月19日 (二) 06:35 (UTC)

XD....看了一下編寫歷史,被婊之後就直接跑去維基修改

說什麼我蠢到引用你分寫,看了一下編寫時間,在我貼出連結的時間前你都還沒編寫過,之後才跑去編寫分頁修改

結果編寫出來結果還是証明我講的沒錯

連在維基上編寫,都可以編寫到自婊,大濕的自婊功力可真是一流

而且編寫出來的描述跟之前極權的描述一樣,完全看不出極權跟威權的差別在那裡

真是丟臉丟到維基去了


如果看不懂編寫的前後和討論頁便算了,還要把相同的文字複貼數次,我不會為了一人兩個人而再回文的。

簡單解釋一次為何會這樣寫?

事因為某人把集權重定向在極權,而不是正確的中央集權。又有人在本來的極權主義條目中,多次寫上「權威主義」來形容極權,在下便於極權的討論上談到權威主義的分別,才另有人改編了權威主義,這兩日來才同在條目中補充其間分別。

最後,多謝有人在權威主義的條目上先行改編了,省了很多功夫。

分別是本來的條目是從反對者立場出發,那麼在中共看來台灣或從國民黨看大陸,都是不給自己自由的專制政體,可是如果從中立或認同者看來兩者根本做法不同。

對於同時不滿老毛老蔣的人可能不懂,但如果改為在早期的「民主國家」如百多年二百年前的英法,我想他們可能便看出其分別,例如雖然有投票制度,但只是不給閣下那對於閣下就是專政,但對於有投票權的人就是民主。可是在古代一般社會不論誰都沒有投票權的,而且也沒有人想到要有投票權(而不是被禁止),所以這才是為什麼真正的獨裁和權威主義的概念不同。

如果抹煞這種分別不適合維基的中立原則,再不懂我也不會再回文的,有待更熟的人來進一步改編,但樓上那位真的看得出本來的條目的意思嗎?看得出錯在那裡?才需要人家修改。


Gx9900gundam (留言) 2009年5月19日 (二) 18:40 (UTC)

婊什麼?沒水準,這就是泛紅支持者的水平?


你那隻眼睛看見人家支持中共?不認同中共的絕對專制,不等於認同其具體行事的。


Gx9900gundam (留言) 2010年11月4日 (四) 16:16 (UTC)

谁把这条目乱翻的

专制改成了独裁,独裁改成了专政,结果根本看不了,还得去看日文的词条。 218.85.63.236留言2012年4月3日 (二) 02:21 (UTC)

無腳註來源認養處

2013/12/14將無腳註來源移至此處認養(找到並補充來源後再回填至條目內容)。在此期間將補充可靠來源擴充此條目,預計工作日為7天至2013/12/21。--❦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14日 (六) 10:03 (UTC)

2013/12/14

序言 、“狄克推多”或“狄克”,為[[政治學]][[名詞]],是一種[[獨裁]]形式的政府,在古典意义上是由一个人享有[[绝对权力]]的[[政治制度]],统治者称为'''[[独裁者]]'''。在此一政體下,由一人或少數派閥擁有絕對的權力,而且無任何有效力之限制能夠約束其權力<ref>[http://db1x.sinica.edu.tw/caat/caat_rptcaatc.php?_op=?SUBJECT_ID:300055522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獨裁政體] 於2011 年4 月11 日查閱</ref>。


==词源== 独裁政體({{lang-en|dictatorship}})的英文字根,源自於[[羅馬]][[獨裁官]](Dictator)之詞。它是古羅馬的一個特別職位,在國家遭受特別危機時設立,[[獨裁官]]不受任何法律拘束,可以由他個人決斷國家的一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国]]在[[30年代]]曾經以“狄克推多”和“狄克”来直接[[音译]]這個英文[[单词]] [[日文]]漢譯為獨裁,例如:《{{lang|ja|人民民主統一戰線と人民民主獨裁:民族ブルジョアジーの側面から}},[[福島正夫]],1961年》。<!--看不懂日文,请给出署名的中文翻译-->後來被[[中文]]接受。请参见[[日制汉语列表]]。 中文也翻译將它为[[专政]],词源出于《淮南子》:“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请给出出处-->。在現代中文中,獨裁通常與[[軍事獨裁]]連結,而專政則是與[[一黨專政]]或[[民主集中制]]相連結。

==定義==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提及[[君主]]、[[寡头]]、[[共和]]及[[僭主]]四种政体,一般认为,其中僭主政体便属于现代所称的独裁政体。至于君主政体由于存在着[[君主立憲制|虚君]]共和的情形,反倒不一定是独裁政体。在[[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中,提出六種政體,獨裁制與[[君主制]]相同,統治權都集中在一人身上,但是君主制是以公利為出發點,獨裁制則是以統治者自身利益為出發。 在現代政治中,獨裁政體通常是由[[軍政府]],或是某個黨派,取得所有的政治權力而產生。獨裁政體被認為是[[民主政體]]的反面:在獨裁政體下,人民缺少平等的[[選舉權]],也沒有[[言論自由]]。 有人认为独裁和[[专政]]是有区别的,专政是指绝对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而独裁是指绝对权力掌握在统治者一人手中。 也有人认为独裁並不必须是绝对权力集中掌握在单一统治者手中;如果一小部分[[寡头政治|寡头]]统治阶级掌握绝对权力,也可以称为独裁。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独裁意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掌握了一个人类社会集团的某些权力,而这个人类社会集团不存在程式性的或者说合法的程序剥夺、收回这些权力,或将这些权力重新赋予他人。 独裁政体有以下特点: (1).独自裁断;独自决定。《晋书·李绩载记》:“ 慕容恪 欲以 绩 为尚书右僕射, 暐 憾 绩 往言,不许。 恪 屡请,乃谓 恪 曰:‘万机之事委之叔父; 伯阳 ( 李绩 )一人, 暐 请独裁。’ 绩 遂忧死。”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许多同志口里赞成集体领导,实际上十分爱好个人独裁,好像不独裁就不像一个领导者的样子。” (2).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 邹韬奋 《奥国的教训》:“ 奥 总理 陶尔斐斯 摧残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勾结侵略国 意大利 来支持他的独裁统治。”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蒋介石 要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我党曾经及时地指明了这一点。”

==独裁政体== 独裁政权可以指具有独裁制度的[[国家]]。与此相对照的是[[寡头统治]]。在独裁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必须绝对服从统治阶级(阶级概念的存在并非世界公认)-->全体人民必须绝对接受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行政司法管理,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同样拥有无可置疑的立法权。人民无权利[[游行]]、[[示威]],也无权利公开发表反对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言论,更无权质疑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合法性。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可以不受约束地对人民的反抗实行暴力镇压。 ===古代=== 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国家或政体被现代人认为是独裁政体,因为国王或皇帝一人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当时也存在权力的制衡,国王或皇帝并没有绝对权力。例如,[[中国]][[汉朝]][[汉高祖]][[刘邦]]的权力受到其夫人[[吕雉]]的限制;[[明朝]]皇帝的权力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限制;英国自从[[大宪章]]颁布之后,国王权力就一直受到程度不同的制衡。 君主專制嚴格上並非建立在絕對[[權力]]而是絕對[[權威]]上,理論上古代人的價值觀和信仰,跟經過科學教育的現代人分別很明顯的,在古典的定義一人絕對權威不是獨裁而是[[君主專制]]。 古羅馬共和時期,出現[[獨裁官]],只在戰爭時期,由公民大會授權,不得世襲,並常在戰爭結束時終止。 君主專制是建立誠虔的宗教信仰上,常把外族看成是神話的怪物*,而即使是外觀和本族相似的異教徒也是[[魔鬼]]的信徒。所以需要絕對權威的政府和領袖來保護人民免受外族的侵略和奴役,故實踐上推行[[君權神授說]]或[[政教合一]]政體,所以不存在人民主權的判斷。即使是古代的共和政體,公民也以優等種族自居的,有權奴役低等的人種和防止本優等的種族被外族奴役,故很易向君主專制蛻變得,如古希臘和羅馬。所以古代君主或共和的獨裁者,嚴格上只是國家的大父親,而不像近代獨裁般的理性形像。 *參見[[種族主義]]。 雖然經過啟蒙時代君主專制漸漸衰落,但某些傳統思想如種族主義和[[基本教義派]],流傳到某些現代國家中,形成對後來獨裁的理論基礎。

===近代和当代=== 当今,对于独裁者和独裁政体的判断极具争议。 大多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或者其盟国[[侵略]]的国家认为当时[[纳粹德国]]政府属于独裁政体,[[卓别林]]曾经拍摄过电影《[[大独裁者]]》来表现和讽刺当时德国元首[[希特勒]]。 西方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实行独裁,因为他们认为其统治阶级甚至单一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被认为是独裁政体的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五国,以及已经不复存在的前[[苏联]]、[[南斯拉夫]]、[[蒙古人民共和国]]等。 这种说法遭到当事国的否认。比如现今中共的[[总书记]]并不具有绝对权力,从而不是独裁政体,即使以阶级专政的标准来衡量来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少数统治阶级掌握权力,但所掌握的权力还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制衡,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独裁政体。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统治集团的绝对权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不容挑战。[[1989年]]后,东欧共产国家的共产党倒台,这些国家进入民主化进程后,政府纷纷谴责前执政党实行的是独裁统治,实行多党普选,将国家改变为民主政体。 奉行[[政教合一]]的国家往往被认为是独裁国家,这一类政体有[[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等。 绝对[[君主制]]的国家一般被认为是独裁政体,例如[[文莱]]、[[沙特阿拉伯]]等。[[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实行虚君共和,一般不被认为是独裁政体,例如[[英国]]、[[日本]]、[[荷兰]]等。有些君主制国家介于上两种情形之间,君主与其它国家机构分享权力,但是仍然保留最后否决权,例如[[约旦]]、[[摩洛哥]]。对于这些国家政治体制是否独裁的判断意见更不统一。

拜托名词定义能不能按照英文的来?

我看,啥问题都不是,就是没看英文。有这么几个概念:

  • Dictatorship、Autocracy(这两个我也不知道哪个是专制哪个是独裁,但反正英文不能错);还有个 Despotism,被翻译成专制主义
  • Authoritarianism(威权)、Totalitarianism(极权);这两个目前比较清晰。

Hanteng

这些概念互相重合,分类的话有多种可能,参见en:Template:Basic forms of government。所以如果真的要较真的话,恐怕是无解的——这些名词在英文当中就有些乱,比如拿掉 Dictatorship 这个词,完全不影响解释政治体制。而且要注意这些“主义”们,词尾变化就变成形容词,什么 autocratic、totalitarian 的——窃以为,20世纪东西方都存在滥用政治名词的现象。

祝编辑顺利!SzMithrandir留言2013年12月16日 (一) 00:01 (UTC)

(:)回應:這些詞有很不同的脈絡及程度,建議多查cnki或政治學的書,目前我處理過的條目沒問題。--❦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16日 (一) 16:55 (UTC)

(~)補充:[1]Autocratic versus nonautocratic是光譜最廣歷史最長的差別,近現代按歷史多為dictatorship, authoritarianism, totalitarianism 等詞為主。至於Despotism也算比較傳統的概念,差別和autocracy在於是一人v一個組織體,但現近現代的獨裁/專制體制來說,一人和一黨/一軍隊的關鍵連結缺一不可。--❦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16日 (一) 17:05 (UTC)

(:)回應,一個組織體是寡頭(Oligarchy),一人是Autocrat或monocrat,請參考原始字根。--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3年12月17日 (二) 03:17 (UTC)

(!)意見:主要的問題在於中文翻譯。

  • 英文多數學術名詞,可以追源到希臘或拉丁字根,根據其字根,就可以解析其原來定名的想法。以autocracy為例,它源自希臘文字根,是auto(self, one's own,由自己的)crat(統治)之意,從字根就可以知道它的原始想法是強調統治者的個數。而Dictatorship,源自拉丁文,原來是羅馬共和時期的職銜,這個領導者可以不受法律限制直接下令,而從字根就可知它的原始名稱是跟不受限的權利相關(但是不關心統治者的數目,因此獨裁與寡頭都可能是dictatorship的)。雖然這些名詞的意義有重疊之處,但是在學術上,只要追源它的字根就不易於混淆;在找出字根之後,再根據每個時代與學者的不同定義來增加它的內容。參閱西歐系的維基,他們多數都採用這種方式來編。
  • 但是譯成中文之後,只能根據上下文來推敲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每個人的思想脈絡都不太相同,譯名的根據也不太一致。獨裁、專制與專政到底是不是相同的,極權集權是什麼,在中文區吵不完,但在英文就比較沒問題。因此增添字源一節有其必要,請參考。

--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3年12月17日 (二) 03:06 (UTC)

(:)回應:瞭解,可以至少給來源嗎?中英文都可以。--❦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18日 (三) 10:47 (UTC)

(:)回應:对,Despotism 词条目前是对应于“专制主义”(挺牵强的),(英文)词条说,可以是一个人(autocracy)或者几个人寡头政治(oligarchy)。我觉得专制、独裁、极权这三个词真的应该好好推敲一下,太乱。然后就是英文里边,autocracy 和 dictatorship,感觉真的很难区分。SzMithrandir留言2013年12月18日 (三) 14:09 (UTC)

(:)回應:極權、威權與獨裁這三個名詞的區別我已補上。
  1. 在亞里斯多德的想法中,獨裁(autocracy)是指一個依照自己利益來執行權力的單一統治者,如果他是以公益來執行權力,就稱王權(monocracy),在概念上,它強調統治者個數,與誰受益。
  2. 獨裁(Dictatorship)是指權力的集中與不受限,它來自拉丁文,在古典意思上與來自希臘文的獨裁(autocracy)或僭主類似。但後世較強調它權力不受限這個面向。
  3. 威權是指對於權威的盲目相信與服從,這是指一種行使權力的風格。它的意義與獨裁(Dictatorship)重疊,威權必獨裁,但是獨裁則不一定用威權方式來表現。
  4. 極權的概念與權力行使的範圍有關,在極權下,公權力會無限制侵入私領域的各地方。同上,極權必獨裁,但獨裁不一定極權。
  5. 專制(Despotism),我還沒補上。它最早是古希臘人用來描敍亞洲東方王朝的字眼,一開始是指法老統治下的埃及,統治者地位最高,統治者之下全都是臣民。到了中世紀,它被用來形容王權,特別是絕對君主制。到了現代,它跟獨裁(Dictatorship)意義重疊,變成很廣義的名詞。
  6. 麻煩的是中文譯名有一字多譯以及多字一譯的問題。Dictatorship可以被譯成獨裁、專制或專政,但autocracy也被譯成獨裁,Despotism也被譯成專制。更麻煩的是這些名詞在中文裏面又有它自己的意思,並發展出自己的定義。這一方面是譯者與使用者的問題,造成積非成是。另一方面是中文與拼音文字在先天上的不相容。像是國家等條目也有這個問題,希望各位編輯一同努力,盡可能的把條目寫清楚。

--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3年12月26日 (四) 09:55 (UTC)


User:Hanteng,我的天,几天没看,底下讨论了那么多啊!- SzMithrandir留言2014年1月7日 (二) 01:58 (UTC)

過份仰賴一手來源的內容

WP:SYN,過份仰賴一手來源的內容,先放於此:--❦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16日 (一) 16:53 (UTC)

==词源== 独裁政體({{lang-en|dictatorship}})的英文字根,源自於[[羅馬共和]]時期的一個官銜,[[獨裁官]](Dictator)。它是古羅馬的一個特別職位,在國家遭受特別危機時設立,[[獨裁官]]不受任何法律拘束,可以由他個人決斷國家的一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国]]在[[30年代]]曾經以“狄克推多”和“狄克”来直接[[音译]]這個英文[[单词]]。也翻译將它为[[专政]],词源出于《淮南子》:“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请给出出处-->。在現代中文中,獨裁通常與[[軍事獨裁]]連結,而專政則是與[[一黨專政]]或[[民主集中制]]相連結。 [[日文]]漢譯為獨裁,例如:《{{lang|ja|人民民主統一戰線と人民民主獨裁:民族ブルジョアジーの側面から}},[[福島正夫]],1961年》。<!--看不懂日文,请给出署名的中文翻译-->後來被[[中文]]接受。请参见[[日制汉语列表]]。 獨裁通常是指由一個人,或是一小群人控制政權的政府形式。這個統治核心擁有的統治權力,不受法律、[[憲政]]、社會習俗或[[傳統]]所限制。古希臘人所說的兩種政體,{{lang-grc|αὐτοκρατία}}({{lang-en|Autocracy}},[[獨裁統治]],由單一個人來統治),或是{{lang-grc|ὀλιγαρχία}}([[寡頭統治]],由少數人組成核力核心來統治),都被包涵在其中。在獨裁制度下,個人權益可能受到損害,自由、民主與多元將遭到壓制。 最常見的獨裁政體為[[专制主义]],由單一個體擁有完全的統治權力,這個個體可能是某個個人[[獨裁者]],或是由少數人組成的權力核心。包括[[絕對君主制]]、[[僭主]]、[[一黨專政]]、[[軍政府]]、[[軍事獨裁]]等,都被包括在獨裁政體中。獨裁政體可能會採用[[威權主權]]或[[極權主義]]的形式來達成。

==外部链接== *[http://www.jswl.cn/course/maogai/wx/lrmmzzz.htm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http://www.gongnong.org/hongqi/75/197504-03.htm 张春桥: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http://www.parade.com/articles/editions/2006/edition_01-22-2006/Dictators 2006年度世界十大独裁者] [[Parade杂志]](英文)



問題模板去留討論

以下就問題模板去留來進行理據為主的討論。--❦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2日 (日) 07:45 (UTC)

globalize|time=2013-12-22

(-)反对添加此模板的理由:

  1. 注意通篇按大英百科的條目大綱補充更多來源而得
  2. 注意本人還做出民主-獨裁的世界圖
--❦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2日 (日) 07:45 (UTC)

coi|time=2013-12-22

(-)反对添加此模板的理由:

  1. 添加模版的人為指出潛在的COI問題
  2. 此為基礎條目1000
  3. 此為條目來源皆為WP:RS
--❦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2日 (日) 07:45 (UTC)

pov|time=2013-12-22

(-)反对添加此模板的理由:
  1. 此為條目來源皆為WP:RS
  2. 按方針WP:比重WP:归属潜在偏见寫作
--❦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2日 (日) 07:45 (UTC)

請區分內容討論和人身攻擊

見此條目編輯摘要中

  • 2013年12月25日 (三) 22:50‎ 守望者爱孟(討論 | 貢獻)‎ . . (34,333 個位元組) (-900)‎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及非洲新興國家: 瞎搞!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竟然说是转型为法西斯!?完全是瞎扯,也那请廖Hanteng博士以后不要来大陆,你那么高洁,我们法西斯地方怕脏了你!) (復原 | 感謝)
(:)回應:該來源內容指的是,人民民主專政/無產階級專政的中國共產黨,因准許資本家入黨此政策,所以確立了「準」法西斯政體,這一學術評估及結論是有可靠來源支持的,且是評估政體,並非地區或人民,更與本人對某一地區的來往交流無關。 守望者爱孟 藉此來對本人進行 偷換概念式的 人身攻擊,在此公開警告。--❦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6日 (四) 00:53 (UTC)
(~)補充:證明這不是我的原創,該段文字內容來源為_ref name="Chang2006"_
WP:可靠來源#歷史中認為雙重可靠的歷史來源:(1)是歷史專家編的百科全書(2)是en:ABC-CLIO出版。--❦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6日 (四) 04:22 (UTC)

被質疑的內容

先置於此。--❦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6日 (四) 17:41 (UTC)

[[:File:Cultural_Revolution_poster.jpg|thumb|right|180px|宣傳推廣毛澤東個人領導的文化大革命宣傳海報]]

無產階級專政為文化大革命主要的意識形態及口號之一,表現在數張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宣傳海報中,在1949年文盲率為80%到1964年文盲率降為57%的歷史背景下,以海報圖文的方式去對大眾宣傳特定想法及口號,文革时代藝術家並將毛泽东的形象应该是“红、光滑、发光”的表現方式來顯示毛泽东本人是光的主要来源,無產階級專政的獨裁專政代表[1]

reflist
  1. ^ Lincoln Cushing; Ann Tompkins. Chinese Posters: Art from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Chronicle Books. 27 September 2007: 8. ISBN 978-0-8118-5946-2. 

要citecheck的請按此

要citecheck的請按此[2]這顯示了來源中有的引用原文。--❦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7日 (五) 06:27 (UTC)

需要再檢查腳註的內容移至討論頁

在日本[[明治]]時期,{{lang-en|dictatorship}}被漢譯為獨裁,並傳入中國。此外,它也被譯為[[专政]]或[[專制]]。獨裁、專制與專政這些名詞,一般來說可以共通,但隨著不同學者的使用,可能有不同定義<ref name="林韦,徐荇,苏沛1983"/>。

將再找來源腳註的內容

因此獨裁政體({{lang-en|dictatorship}})強調的是[[權力]]的集中與無限制,它可以用[[獨裁]]({{lang-en|autocracy}},唯一一個統治者)或[[寡頭統治]]({{lang-en|oligarchy}},由一小群人統治)形式出現。當這個統治者是以[[君主制]]方式獲得權力時,稱為[[絕對君主制]]或[[專制主義]]({{lang-en|Despotism}}),若這個統治者是以個人聲望或選舉方式出線時,則稱[[僭主制]]。


因為缺少[[權力分立]],獨裁政體通常被當成是[[民主政體]]的反義詞。在獨裁政體下,為了保持權力的集中,通常也反對[[多元主義]]。

現代政治中,民主與獨裁被視為是一個相反的概念。民主國家所享有的政治權力,在獨裁國家中並沒有任何保障。其中包括[[法治]],政治分權與制衡,[[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自由]]與其他基本[[人權]]。

優先清理簡釋

User:金剛不壞的建議,會對一些名詞採簡釋先的作法clean up,如教育部的教學資料網: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8日 (六) 08:38 (UTC)

非洲及拉美的擴充

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的建議,會擴充非洲及拉美獨裁體制的描述,如[3]個人更希望是有系統性的比較。--❦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8日 (六) 09:1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