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哭中大事件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香港专题 (获评未评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香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條目推薦[编辑]

處理時在候選頁的最後結果

處理人:—天上的雲彩‧ธันวา |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10年3月1日 (一) 15:41 (UTC)[回复]

沒有百科標準的文章請管理員刪除[编辑]

這篇文章根本不符合百科全書的要求,只是一篇某二流大專生的劣拙主觀性文章而已,請管理員徹底刪除。請看背景一段:

QUOTE:香港中文大學的理念是透過傳統文化的雙語教育,培養一群對社會有貢獻及學術成果的學生,好讓各方面保持一定的優秀水平,並使學校成為國際公認的一等級研究型綜合大學。[1] 劉遵義於2004年成為中文大學第六任校長,於候任期間,他已經明言要將中文大學成為國際一流大學,與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爭一日之長短。因此他上任後,提出把大部份學系改以英語授課,以增加大學的國際化。在他的國際化計劃中,提議增加外地生的比例由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五。此外,亦打算在未來的十年,增收中国內地生及位於亞洲地區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此外,每年的世界交換生名額亦會增加。 為了配合這個安排,劉遵義構思了很多配套措施,包括外地生的住宿情況、財政問題及經濟資助等等。[2]

香港中文大學於四十多年前由英國殖民地政府創立,久經眾多師生歷年來的艱苦維持,總算在這片前屬殖民地方保住一點兒對中文的重視。七十年代,中大學生積極參與本土的「中文運動」,例如,抵抗殖民政府的打壓,以及爭取中文為法定語言。所以中大學生們均認為,劉遵義的國際化計劃有違背中文大學之辦學理念。此外,更有本地學生就此國際化計劃擔心其入學機會減低。

可見作者本人過分孤芳自賞,主觀空泛,自吹自擂。而且不惜踐踏別人。作者在提不出任何可觀論證前就詆毀他人,其居心叵測,不知道是否受到某些壓力或者利益。

另外,文中反對立場一段:

QUOTE:雖然劉遵義強調會維護現有的雙語政策,大部分的學生都批評劉遵義的做法只是「偽國際化」,目的是從增加非本地生的比例以爭取更多資源,並非真心把中大國際化。中大學生會社會幹事胡浩堂指責校方在沒有咨詢的情況之下作出對學生有深遠影響的決定,是黑箱作業的行為。他稱把教學語言轉為英文以吸納國際學生,使本地生放棄了廣東話學習語言,學習質素將會降低。故中大學生會與各系學生開會討論教學語言事件,計劃聯署聲明以反對校方的舉動。期後學生會貼出反對改以英語授課的號外,引來學生的圍觀。[3]更有學生撰寫一篇名為「哭中大」的公開信[4],以表達學生對中大理想日漸被大學官僚吞併的悲憤。

上節的主觀論點,與誹謗性內容,值得管理員進行認真跟進。鄙人在討論頁以批判性的字句評論本文,雖然很主觀,但討論頁與主頁不同,這裡可以各抒己見,主頁如是,嗚呼哀哉!這篇文章,與麥玲玲那篇有什麼分別呢?維基素質,每況愈下,令人擔憂!大家看谷歌的搜尋,百度已經超越維基很多了,難道這只是偶然?

QUOTE:但劉遵義則強行搶奪了抗議信,而且摺疊起來,相信此舉是為了避免信封上嘲諷字句顯露在傳媒面前。劉遵義奪信欲立即離去,負責遞信的同學惟有強拉着信邊,才勉強留住校長合照。

唉,維基危矣。。。。。。。。。 --道德 (留言) 2010年3月2日 (二) 06:2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