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國民軍 (民初軍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民軍

存在時期1924年-1930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1928)
 中華民國(1928-)
效忠於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中華民國北平國民政府
規模二次北伐時:約31萬人[1]
中原大戰時:約28萬人[2]
參與戰役第二次直奉戰爭
反奉戰爭
國民革命軍北伐
中原大戰
指挥官
著名指揮官馮玉祥

國民軍民國軍閥派系之一。因其曾更名為「西北邊防軍」,故亦稱西北軍[註 1](另一說為馮玉祥曾在陝西駐軍,並任北洋政府之陝西督軍);又因其首領為馮玉祥,故亦稱馮系。原為直系軍閥之一部,於第二次直奉戰爭時脫離直系,復於北伐期間加入國民革命軍。北伐結束後,因與南京國民政府決裂,於中原大戰敗於南京國民政府,而被南京國民政府瓦解、收編。

歷史[编辑]

建軍[编辑]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軍、奉軍在山海關激戰。直系「中央陸軍第三師」師長兼「討逆軍第三軍」司令馮玉祥因與奉系勾結,而在直隸省懷柔縣按兵不動。直系參謀長以電報催促馮玉祥率軍赴戰,電文提及「大軍轉危為安賴斯一舉」,馮玉祥認為直系已屈居下風,乃於10月23日下午率軍攻入北京,拘禁直系大總統曹錕,並將其所屬部隊更名為「中華民國國民軍」。[3][4]

加入國民革命軍[编辑]

瓦解[编辑]

被收編[编辑]

完全瓦解[编辑]

組織[编辑]

建軍時(1924年)[编辑]

註釋[编辑]

  1. ^ 民國初年陝西除國民軍外,亦曾存在以楊虎城為首之「陝軍」軍閥,如同國民軍,陝軍亦被稱為「西北軍」,換言之,「西北軍」並非專屬國民軍之俗稱。

參考資料[编辑]

  1. ^ 吳淑鳳薛月順張世瑛陳中禹蕭李居吳俊瑩. 中華民國國史紀要(二) 十一年~二十年. 臺北: 國史館. 2013年12月: 118 (中文). 
  2. ^ 孫建中.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二軍軍史. 臺北: 國防部. 2017年11月: 165 (中文). 
  3. ^ 畢澤宇等. 蔡登山 , 编. 北洋軍閥:潰敗滅亡. 獨立作家. 2014年10月: 65 (中文). 
  4. ^ 張海鵬翟金懿. 簡明中國近代史讀本(下). 2019年11月: 343 (中文).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