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號反坦克手榴彈
74號反坦克手榴彈 | |
---|---|
类型 | 反坦克手榴彈 |
原产地 | 英国 |
服役记录 | |
使用方 | 參見使用國 |
参与战争/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史圖瓦·麥克雷 |
研发日期 | 1940年 |
生产商 | 凱氏兄弟公司 |
生产日期 | 1940—1943年 |
制造数量 | 250萬個 |
基本规格 | |
填充 | 硝化甘油 |
填充量 | 約1磅重 |
引爆机制 | 5秒倒數 |
74號反坦克手榴彈,俗稱黏性炸彈(英語:Sticky Bomb),是一款英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設計和生產的手榴彈。它是其中一種為英國陸軍和國土警衛隊而開發的反坦克武器。由於英軍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時,失去了大量的反坦克炮,它此時便成為一項替代品,以解決反坦克炮數量不足的問題。
74號反坦克手榴彈由第一防衛司(MD1)設計,它內部有一個盛載硝酸甘油的玻璃球,其表面被糊上了強力黏合劑,用以固定於金屬外殼上。當使用者拉出手榴彈手抦上的針,外殼會一分為二而露出玻璃球,另一支針將啟動爆炸機制。使用者然後需要將它放上敵方坦克或其他載具,亦必需用少許力以打破玻璃球。它黏附上載具後,啟動其手抦上的槓桿會啟動一個5秒的爆炸倒數,5秒後硝酸甘油就會爆炸。
該手榴彈的設計有幾處缺陷。測試時,它不能黏附佈滿灰塵和泥土的坦克。再者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拉出它手抦上的針的話,玻璃球很容易就會黏上制服。陸軍部軍械局沒有批准英軍使用它,但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介入並批准其生產。由1940年到1943年,其生產商,凱氏兄弟公司大約生產了250萬個74號反坦克手榴彈。它的主要使用者是國土警衛隊,但在北非的英國和英聯邦軍隊亦有使用,在新幾內亞戰役亦有被澳大利亞陸軍採用。法國游擊隊亦有使用。
發展歷史
[编辑]隨著法國戰役結束和英國遠征軍從敦刻尔克撤離,德國可能會入侵英國本土。[1]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英軍並沒有足夠能力保衛本土。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幾個禮拜後,英國本土只有27個師的兵力。[2] 他們特別缺乏反坦克炮,由於有840門在撤退時遺在法國,所以本土只剩下167門,而彈藥也有匱乏的跡象,以致法規禁止任何砲彈被用於訓練目的。[2]
基於以上問題,導致較先進的武器被優先分配給英國軍隊,國土警衛隊被迫使用一些過時的武器和彈藥。[3]
第一防衛司的兩個成員米利斯·傑弗里斯少校[4] 和史圖瓦·麥克雷少校[5],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們的主意是製造一種在拋出後會黏附上敵方坦克的手榴彈。在試驗時,麥克雷試著用橡皮泥填充進自行車橡膠內胎,但不但不夠準確,黏力也不足。[6] 他認為球狀是最好的投擲物形狀。[7]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此時關注着英國本土的反坦克防禦狀況,他得悉此款手榴彈的研發工程後,開始敦促其開發和生產。[8] 在1940年6月,測試正式開始,手榴彈已被正式命名為「74號反坦克手榴彈」,然而測試結果並不理想,因為它不能黏附佈滿了灰塵和泥土的坦克。[8] 因此,軍械局並沒有批准將它成為制式裝備。[9] 然而,丘吉爾下令進行下一步測試,而下一步測試在同年7月進行,他也親自觀看了演示,之後更下令將它投入生產。[10] 他在1940年10月的備忘錄寫着「黏性炸彈。生產一百萬個」。[11] 它的生產由一間在斯托克波特的化學品製造公司,凱氏兄弟公司負責,它負責提供黏合劑,並裝上炸藥和雷管。[12] 由1940年至1943年,該公司大約生產了250萬個74號反坦克手榴彈。
設計
[编辑]手榴彈內部有一個玻璃球,其中載有約1.25磅(約0.57公斤)的硝酸甘油。玻璃球被一層彈力織物包着,彈力織物外層還塗上一些黏鳥膠。因為使用了黏鳥膠的緣故,它才得到「黏性炸彈」的綽號。[14] 它的外殼由兩個空心的金屬半球體製成,玻璃球接着就放入外殼,外部有木製手柄固定它的位置,裡面還有一個5秒的導火線。[14] 木製手柄上還有兩支針和一個槓桿,第一支針拉出時,外殼脫落,而第二支針則啟動它的引爆機制。這令它進入待爆狀態,槓桿同時下墜,確保引信成功,然後使用者將跑到坦克附近和把它黏到其裝甲上,使用者需使用適當力度打破玻璃球,以便將硝酸甘油淋上裝甲表面。[9] 使用者亦可從遠處把它扔上坦克車體。[15]
該手榴彈的設計有缺陷,使用者被建議移動到坦克附近,並把它黏到其裝甲上,而不是從遠處拋上坦克車體。因在投擲的過程中,黏鳥膠很容易黏上使用者的制服。[9] 此外,當它存放了一段時間後,硝化甘油開始變質而變得不穩定,令使用的難度提高。[9] 由於74號反坦克手榴彈是一種短距離武器,使用者需匿藏在戰壕裏或其他隱蔽的地方,直到坦克开近他們的藏身處,然後才能把它黏上坦克後方,因坦克後方的裝甲是最薄弱,是致命要害。[16] 第二代的設計採用了塑料外殼,以及使用了雷管。[17]
使用歷史
[编辑]該手榴彈在1940年首次分配予國土警衛隊。[18] 儘管軍械局沒有批准正規部隊使用它,一批74號反坦克手榴彈以訓練為理由被分配予國土警衛隊。[9] 它也在北非戰場被英國和英聯邦軍隊用作反坦克武器。在1943年2月,當非洲軍向塔萊進軍時,他們利用它摧毀了6輛德國坦克。[19] 澳大利亞陸軍也獲配一些74號反坦克手榴彈,在瓦烏戰役[20] 和米爾恩灣戰役使用。[21] 其中一部分更提供給法國游擊隊。[22]
使用國
[编辑]參見
[编辑]參考書目
[编辑]- Bull, Stephen; Dennis, Peter; Delf, Brian; Chappell, Mike; Windrow, Martin. World War II Infantry Tactics. Osprey Publishing. 2004. ISBN 1841766631.
- Bradley, Phillip. The Battle for Wau: New Guinea's Frontline, 1942-194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521896819.
- Brune, Peter. The Spell Broken: Exploding the Myth of Japanese Invincibility : Milne Bay to Buna-Sanananda 1942-43. Allen & Unwin. 1998. ISBN 1864486937.
-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II.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85. ISBN 0395410568.
- French, David. Raising Churchill's Army: The British Army and the War against Germany 1919-194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8206415. ISBN 0198206410.
- Hogg, Ian. Tank Killers: Anti-Tank Warfare by Men and Machines. Pan Macmillan. 1995. ISBN 0330353160.
- Lampe, David. The Last Ditch: Britain's Secret Resistance and the Nazi Invasion Plan. Greenhill Books. 1968. ISBN 9781853677304.
- Mackenzie, S.P. The Home Guard: A Military and Political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8205775.
- Macrae, Stuart. Winston Churchill's Toyshop. Roundwood. 1971. ISBN 978-0-900093-22-7. ISBN 0-900093-22-6.
- Watson, Bruce. Exit Rommel: The Tunisian Campaign, 1942-43. Stackpole Books. 2007. ISBN 0811733815.
- Weeks, John. Men Against Tanks: A History of Anti-Tank Warfare. David & Charles. 1975. ISBN 0715369091.
參考
[编辑]- ^ Mackenzie, p. 20
- ^ 2.0 2.1 Lampe, p. 3
- ^ Mackenzie, pp. 90-91
- ^ Hogg, p. 44
- ^ Sticky Bomb Awards, The Times, 19516 March
- ^ Macrae, pp. 18-19; p. 121
- ^ Macrae, p. 122
- ^ 8.0 8.1 Churchill, p. 149
- ^ 9.0 9.1 9.2 9.3 9.4 9.5 Weeks, p. 44
- ^ Mackenzie, pp. 92-93
- ^ Macrae, p. 98
- ^ Macrae, p. 126
- ^ BBC - WW2 People's War.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1).
- ^ 14.0 14.1 Weeks, p. 43
- ^ Hogg, pp. 239-240
- ^ Hogg, p. 241
- ^ Macrae, p. 130
- ^ Mackenzie, p. 93
- ^ Watson, p. 151
- ^ 20.0 20.1 Bradley, p. 34
- ^ Brune, p. 69
- ^ 22.0 22.1 Bull, p.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