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歐希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歐希人係指位於玻里尼西亞的原住民族群,「馬歐希」為大溪地語「本地的」之意。[1]馬歐希一詞出現在70年代後期,在大溪地人民與當地法國人間常被使用,透過此種身份認同的訴求區分出與法國文化的差異。[2]

文學[编辑]

作家[编辑]

Flora Devatine[编辑]

芙蘿拉.德瓦丁在1942年十月十二日出生於大溪地島上的斗蒂拉鎮。在1972年大溪地學術院成立後即成為院士。具作家、教授、學者及院士等身份,其創作主要為使用大溪地語的傳統詩,以及以法文創作的自由詩。 在2002至2006年間,擔任《馬歐希文學》雜誌社(Littérama'ohi)的社長,成為馬歐希文學的重要推手之一。[3]

Henri Hiro[编辑]

亨利.希羅1944年出生於茉莉亞島,在1990年卒於胡阿希內島。生前為電影工作者、劇作家、詩人及社運人士。他認為大溪地仍無法擺脫殖民國家屬地的地位,因此在作品中書寫發展神話所帶來之混亂來抨擊此一現象。在作品中也描述出大溪地人在一個世代內藝術及政治思想之過程、演變和影響,並提出面對核子試爆後引發的問題應發展出的策略及解決方法。他透過不斷地向自己、他人與世界對話,試圖減緩外界對於原住民認同及生活環境等迫害。

參考文獻[编辑]

  1. ^ Dictionnaire tahitien/français. Fare Vāna’a. [2019-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Edgar Tetahiotupa. Les langues polynésiennes, quelques commentaires. Au Vent des îles (编). De l'écriture au corps 2002. Tahiti. ISBN 2-909790-47-9. 
  3. ^ Mahirava Toromona; Poerava Wong Yen. Flora Aurima-Devatine. île en île. [2019-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