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韓國民主運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韓國民主運動朝鮮語:한국민주운동),可以指是自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後,韓國人民爭取民主化及結束軍事獨裁統治的歷史。

歷史

[编辑]

韓國自1953年結束韓戰後,一直處於軍事獨裁統治。李承晚領導的政權日益貪污腐敗,李承晚也連續兩次透過嚴重的選舉舞弊勝出總統選舉。1960年李承晚再次以嚴重的選舉舞弊勝出,四一九革命爆發,李承晚最終被迫下台,流亡美國夏威夷至去世。

李承晚被迫下台後,隨後的朴正熙少將于1961年發動516軍事政變奪取政權,在此之後韓國就進入了近20年的「維新體制」,並在國家安全與國家建設發展的名義之下,解散了大部份的政黨與社會團體,許多人民的基本自由都受限,開始了韓國的獨裁專制時期,後續全斗煥的政權亦為軍人政權,並以朴正熙的接班人自稱,所以才會有「維新殘黨」的稱呼。

朴正熙執政的十八年期間,長期維持獨裁統治,1972年實行的「維新憲法」更鞏固他的獨裁統治。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遇刺後,韓國終於爆發長期受到抑制的民主運動,席卷全國。不久全斗煥發動雙十二政變,實行全國戒嚴。

1980年5月18日爆發的光州民主化運動,是韓國民眾抗議獨裁統治的代表性民主運動,光州事件最終被韓國陸軍血腥鎮壓,但也使韓國民主運動發展至新的局面。光州事件爆發後,許多消息都指出美國政府幫助全斗煥政權用血腥暴力手段鎮壓示威,因此在事件發生後的幾年,發生了學生佔領美國文化院的事件。

1981年,經政變上台的全斗煥透過新憲法,獲得七年的單一任期。

1987年六月民主運動後,國際奧委會透過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如果韓國的情勢無法降緩,國奧會有可能會取消其1988年的奧運主辦權,奧運是個導致軍政府向民意妥協關鍵因素。最後韓國當時的執政黨民主正義黨總統候選人盧泰愚在1987年6月29日對外發佈了「六二九」民主化宣言,支持韓國的民主化並在同年10月以公投的方式透過了韓國的新憲法,其後恢復總統的民主選舉。同年12月盧泰愚當選,成為新憲法通過後的第一位民選總統。1992年12月,金泳三成為第二位民選總統,也是三十年來第一位文人總統。

1997年12月,在野黨「新政治國民會議」總統候選人金大中首次勝出總統選舉,第一次實現政黨輪替

參見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