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元珍
外观
此條目或其章節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3年11月18日) |
陶元珍(1908年—1980年6月30日),字云孙,生于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祖籍四川省安岳县城南乡,中华民国历史学家。
生平
[编辑]1927年考入成都大学预科甲部,并加入中国青年党。1930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史学系。1934年夏毕业。毕业论文《三国食货志》在《燕京学报》发表,受到胡适、傅斯年赏识,1935年底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5年夏,考上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史学部研究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归四川。1938年至1949年先后在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任史学讲师、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史学教授、 遵义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授、国立西北大学任史学系主任、国立湖南大学史学系主任。1946年冬,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教育团体代表。1949年5月受国立台湾大学邀请离开大陆去台湾,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1980年6月30日在台湾病逝。
著作
[编辑]- 《魏晉史叢考》,陶元珍著。原書由南京獨立出版社出版,內有九篇魏晉史文章。後經陶世龍、陶世鴻重編成合輯。其中原書有〈東漢末北部漢族南遷考〉一篇已佚,重編時補充入陶元珍所著的同一類型文章〈兩漢之際北部漢族南遷考〉(不屬魏晉史)。〈劉備無鬚〉原文已佚,由陶元甘補作。
- 《三國食貨志》,陶元珍著,是其就讀武漢大學歷史系的畢業論文,發表於1934年,曾登載於《燕京學報》,共九篇。上海商務印書館在1935年出第一版,1989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再版。
- 《中國人物新論》,陶元珍著,是陶元珍教授抗日戰爭時為大眾寫的通俗的歷史人物介紹,1945年1月初版。原文為十一篇,再編時補加三篇。
- 《雲孫隨筆》,陶元珍著。「雲孫」取「雲門公之孫」意,乃陶元珍喜用之筆名,後復以為號,間用「雲深」或「雲蓀」。《雲孫隨筆》發表於1940年代出版的《經世季刊》、《國論》、《責善半月刊》、《民憲》等報刊、雜誌,後經陶世龍等人收集整理成冊。
- 《雲孫文存》,陶元珍著。收集了陶元珍部分史學著作和時評文章。
家庭
[编辑]- 曾祖父:陶绍绪,进士,历任山东省高密县等县知县,后升任临清州知州、署济南府知府[1]。
- 祖父:陶先益,民国初年曾任安徽省凤阳县县长[1]。
- 姑祖母:陶先畹,字香九,清末民初女诗人[1]。
- 父:陶幼云,哥老会大哥,曾任救济院副院长、参议会议长等职[1]。
- 弟:陶元甘(1914年—1986年)历史学家,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