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陳英 (民謠歌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英(1933年)生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為民謠藝師。2020年由中華民國文化部認定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恆春民謠」保存者。[1]

陳英1933年出生於恆春半島,小時候因見父親好友陳達月琴民謠表達恆春大小事,而認識恆春民謠。[2]稍長後,跟著大人到山崗割瓊麻賺取家用時,陳英也經常跟工作夥伴互唱民謠,當成工作上的紓壓。[3]

陳英十九歲結婚後,為了家庭生計曾一度中斷歌唱。[4]待生活穩定後,她重拾歌唱並參加歌謠比賽,1968年首次獲得地方廟會歌謠比賽冠軍,開始轉戰各地比賽,累積演唱經驗。[5]

陳英過了六十歲後,先後向歌謠前輩許天卻張新傳張文傑學習月琴。張新傳對她的教導是學習月琴應堅持傳統方法、用心琢磨,不宜用現代記譜方式學習[6][7]。陳英通達〈思想起〉、〈平埔調〉、〈五孔小調〉、〈牛尾伴〉、〈守牛調〉、〈四季春〉、〈楓港小調〉等調子。最擅長的曲調是〈思想起〉和〈四季春〉。她也和她的學琴啟蒙導師陳達一樣,利用〈思想起〉和〈四季春〉為曲調,唱出短篇的敘事歌〈阿遠和阿發的悲慘故事〉。[8]

參考資料[编辑]

  1. ^ 國家文化資產網. 陳英. 
  2. ^ 葉晉嘉、張簡珈晏、賴佑庭. 陳英.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南國憶閾.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3. ^ 2021台灣音樂年鑑. taiwanmusicyearbook.ncfta.gov.tw.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4. ^ 許裕苗、陳東瑤、周大慶, 許裕苗、陳東瑤、周大慶. 《風之頌:亙古不朽的恆春半島民謠》. 97: 78. ISBN 9789860160819. 
  5. ^ 「恆春民謠」的傳唱與變遷──以恆春古城地區內的活動為例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ndltd.ncl.edu.tw.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6.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藝術文化】唱民謠的女人 - 自由藝文網.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英语). 
  7.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英:恆春民謠活字典 致力創作教唱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17-08-01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中文(臺灣)). 
  8. ^ 藝湛登峯:110年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專輯[軟精裝]. 博客來.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