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長虹橋 (花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虹橋
第二代橋(新長虹橋)
坐标23°28′04″N 121°29′20″E / 23.467681°N 121.488777°E / 23.467681; 121.488777
承載第一代橋:原 台11線/現為人行步道
第二代橋: 台11線
跨越秀姑巒溪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地點花蓮縣豐濱鄉
官方名稱長虹橋、新長虹橋
维护单位 中華民國臺灣交通部公路總局
上游桥梁原山奇美橋
设计参数
桥型第零代橋:吊橋 [1]
第一代橋:懸臂延伸式預力混凝土橋
第二代橋:中承式鋼拱橋與上承式鋼鈑梁橋
全长第一代橋:120米(394英尺)
第二代橋:185米(607英尺)
宽度第一代橋:7.5米(25英尺)
第二代橋:21.7米(71英尺)
历史
开通日
第一代橋:1968年6月28日
第二代橋:2003年1月20日
地圖
地图

長虹橋為一座位於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橫跨秀姑巒溪的公路橋梁,隸屬臺11線(花東海岸公路),連接豐濱鄉的靜浦與港口兩部落。

沿革

[编辑]

1877年(光緒3年)清朝臺灣鎮總兵吳光亮即闢建「大港口-卑南」人行道路,其路線為大港口-納納社(樟原)-加走灣(長濱)-成廣澳(成功)-都蘭-堵南,1878年(光緒4年)竣工。日治時期依循此條道路修築,於1930年(昭和5年)完成「臺東—馬太鞍道」[a]之台東至靜浦段,後又完成靜浦至貓公(豐濱)、貓公至馬太鞍(今台11甲線,光豐公路)路段,因秀姑巒溪未架橋,公路班車僅行駛至靜浦[2][3][4]

設計

[编辑]

第一代橋

[编辑]

1965年(民國54年)3月起,中華民國(臺灣)政府開始辦理「東部產業道路新闢工程」並新建3座橋梁[5][b][c],其中一段道路為花蓮經水璉、豐濱、大港口、靜浦的花蓮海岸路(今台11線的一部分),在跨越秀姑巒溪之處新建第一代長虹橋。

1968年6月通車的第一代長虹橋。

第一代橋1967年(民國56年)6月動工興建,1968年(民國57年)5月完工,長120公尺、淨寬7.5公尺,為臺灣第一座懸臂延伸式預力混凝土橋,橋面鋪設石子路[4][6] ,由遠處看,猶如一道長虹跨越秀姑巒溪兩岸而得名。

第一代橋新建經費新臺幣853萬元(美援贈款612萬元、臺灣省政府款項241萬元)[5],1968年(民國57年)6月28日下午1時舉行通車典禮,由臺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主持、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致辭、經濟部長李國鼎、國防部長蔣經國、臺灣省議會議長謝東閔、臺灣省政府交通處處長陳聲簧、建設廳廳長柯丁選、公路局局長林家樞、外交使節與地方各界首長等100~200多人參加[6][7][8]

第二代橋

[编辑]

1998年(民國87年)起,配合省道台11線拓寬,中華民國(臺灣)交通部公路總局於第一代長虹橋下游側(東側)另建第二代長虹橋。

第二代橋2003年(民國92年)1月20日通車,主橋以單跨徑中承式繫索鋼拱橋設計,長185公尺,寬21.7公尺,總重約5,000公噸,基腳至主梁高約14公尺,主梁至拱圈最高點約21公尺;北端引橋則為2跨簡支鋼鈑梁橋,長度55公尺,寬度同為21.7公尺[9]

二代橋配合秀姑巒溪出海口遊憩需求,橋面規劃與快慢車道分隔之4公尺寬自行車專用道及兩側各2.5及1.5公尺寬人行步道,並設置八座半圓型觀景台,供遊客俯瞰橋下通過之泛舟小艇[9]

本橋橋名由臺灣花蓮縣政府彙集各單位意見後,命名為新長虹橋,表達新舊傳承之意。拱橋橋身顏色經專家學者及地方政府多次會議研商,採用橙紅色塗裝,突顯新長虹橋之壯觀及意象,為東海岸地標及花蓮縣著名觀光景點[9]

週邊相關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今臺灣臺11線海岸公路臺東~豐濱段及臺11甲線豐濱~光復段(光豐公路)的前身。
  2. ^ 新闢東部產業道路6條為:(1)花蓮海岸路(花蓮溪~靜浦)、(2)光復~豐濱、(3)豐濱~八里灣、(4)富里~東河、(5)泰源~南溪、(6)池上~利吉[5]
  3. ^ 新建3橋梁為:(A)花蓮大橋、(B)長虹橋、(C)台東大橋(重建) [5]

資料來源

[编辑]
  1. ^ 面冊「公路邦.公路研究討論區.TwRoadClub」社團2022年9月2日貼文:〈長虹橋通車典禮一隅〉. 中華民國(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 1968年6月28日 [2023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2日) (中文(臺灣)). 
  2. ^ 王瑞麟、高捷中、張浵. 台灣公路建設紀要 (PDF). 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 2017-10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6) (中文(臺灣)). 
  3. ^ 陳俊 编. 臺灣道路發展史. 臺北: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987年 (中文(臺灣)). 
  4. ^ 4.0 4.1 主修 黃新興/監修 王慶豐,《續修花蓮縣志》卷十九交通,花蓮縣政府編,1996年(繁體中文)
  5. ^ 5.0 5.1 5.2 5.3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華民國57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69年11月,頁187。(繁體中文)
  6. ^ 6.0 6.1 〈海岸公路・花蓮溪橋・長虹橋,東部三大交通工程,今行盛大通車典禮〉. 《民聲日報》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1968年6月28日2版 [2023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2日) (中文(臺灣)). 
  7. ^ 〈東部海岸長虹橋,昨舉行通車典禮,嚴家淦親臨主持剪綵〉. 《民聲日報》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1968年6月29日2版 [2023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8日) (中文(臺灣)). 
  8. ^ 面冊「花蓮舊時光」社團2022年8月22日貼文:〈海岸產業道路竣工 花蓮長虹兩橋通車〉. 《聯合報》. 1968年6月28日2版 [2023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月2日) (中文(臺灣)). 
  9. ^ 9.0 9.1 9.2 〈新長虹橋〉. 中華民國(臺灣)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 [2023-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