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单位)
外观
特斯拉(tesla) | |
---|---|
单位制 | 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
物理量名称 | 磁通量密度 |
符号 | T |
得名 | 尼古拉·特斯拉 |
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 kg·s−2·A−1 |
特斯拉[a](tesla),符號表示为T,是磁通量密度(Wb/m2)或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名称
[编辑]在1960年巴黎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命名,以纪念在电磁学领域有重要贡献的美籍塞尔维亚发明家、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3]
定义
[编辑]1 特士拉為 1 韋伯之磁通量均勻而垂直地通過 1 平方米面積之磁通密度。[4]
又單位可表示為:
A為安培;C為庫侖;kg為公斤;m為公尺;N為牛頓;s為秒;H為亨利;V為伏特;J為焦耳;Wb為韋伯。
例子
[编辑]特斯拉 | 例子 |
---|---|
10-10 T ~ 10-8 T | 外太空中,磁通量密度在0.1到10纳特斯拉(nT)之间。 |
3.1×10-5 T | 在赤道0°纬度上,地球磁场的磁密是 31 µT。 |
2×10-5 T | 在50°纬度地区,地球磁场的磁密是20微特斯拉。 |
0.001 T | 一个冰箱贴[b]的磁場是1毫特斯拉。 |
1 T | 一大型30磅的擴音器磁鐵,線圈間的磁場。 |
- 醫院用的磁振造影主磁鐵常為1.5 T及3 T最高達4 T;(對人)研究用途的最高達7 T
- 太陽黑子的磁場強度為 10 T
- 化學研究上的核磁共振主磁鐵常為11.74 T;以超導磁鐵達成者,最高磁場達25 T
- 人類於實驗室(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美國國家高磁場實驗室[5],位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中產生最強的持續磁場為 45 T [6]
- 實驗室中產生的瞬間最強磁場的紀錄為80 T (大阪大學 [7]),
- 最强的人造磁场是2800 T(爆炸产生于俄国薩羅夫)
- 在中子星上的磁場等級為1至100萬(106)特斯拉(106 T至108 T)
- 在磁星上的磁場等級為0.1至100億(109)特斯拉(108 T至1011 T)
- 理論預估中子星最大磁場,同時也是任何可能的最大自然界磁場為 1013 T
换算
[编辑]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使用非國際單位制的單位,稱作「伽瑪(gamma,)」,1 = 10-9 T = 1 nT。
参见
[编辑]国际单位制电磁学单位 | ||||
---|---|---|---|---|
符号 | 名称 | 单位 | 量纲 | 物理量 |
I | 安培 | A | A (= W/V = C/s) | 电流 |
H | 安培每米 | A/m | m−1·A | 磁场强度 |
Q | 库仑 | C | A·s | 电荷量 |
V | 伏特 | V | J/C = kg·m2·s−3·A−1 | 电压 |
E | 伏特每米 | V/m | kg·m1·s−3·A−1 | 電場強度 |
R; Z; X | 欧姆 | Ω | V/A = kg·m2·s−3·A−2 | 电阻、阻抗、电抗 |
ρ | 欧姆米 | Ω·m | kg·m3·s−3·A−2 | 电阻率 |
P | 瓦特 | W | V·A = kg·m2·s−3 | 電功率 |
C | 法拉 | F | C/V = kg−1·m−2·A2·s4 | 电容 |
ε0 | 法拉每米 | F/m | kg−1·m−3·A2·s4 | 电容率、介電常數 |
反法拉 | F−1 | kg1·m2·A−2·s−4 | 電彈性 | |
G; Y; B | 西门子 | S | Ω−1 = kg−1·m−2·s3·A2 | 电导, 导纳, 电纳 |
κ, γ, σ | 西门子每米 | S/m | kg−1·m−3·s3·A2 | 电导率 |
Φ | 韦伯 | Wb | V·s = kg·m2·s−2·A−1 | 磁通量 |
B | 特斯拉 | T | Wb/m2 = kg·s−2·A−1 |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
R | 安培每韦伯 | A/Wb | kg−1·m−2·s2·A2 | 磁阻 |
L, M | 亨利 | H | Wb/A = V·s/A = kg·m2·s−2·A−2 | 電感、自感 |
μ | 亨利每米 | H/m | kg·m·s−2·A−2 | 磁导率 |
注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tesla.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 ^ tesla.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繁體中文)
- ^ 電磁英雄列傳之十一:特斯拉. 201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法定度量衡單位及其所用之倍數、分數之名稱、定義及代號修正規定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1-14).
- ^ The largest and highest powered magnet lab in the world - MagLab. nationalmaglab.org.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 存档副本. [2005-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3).
- ^ Top page. 大阪大学.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