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港
外观
25°10′29″N 121°25′55″E / 25.1746737525711°N 121.431852157263°E
淡水海關碼頭 | |
---|---|
滬尾海關碼頭 | |
位置 | 臺灣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9號 |
建成时间 | 清朝同治年間(1862年) |
官方名称 | 淡水海關碼頭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碼頭 |
詳細登錄資料 |
淡水港又稱淡水(滬尾)海關碼頭,是淡水河的河口港,曾經為臺灣三大商港之一,因為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在此設通商貿易港,原本是滬尾水師守備營所築碼頭區,當年位置於現在的紅毛城前方河邊,目前屬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所有、中華民國國軍管轄。淡水港之黃金時代約在1865年至1905年之間。
到了日治時代,淡水港渡過了黃金歲月,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轉而大力建設基隆港,兼以台北、基隆間鐵路之便,基隆港終而取代了淡水港昔日的地位。
歷史
[编辑]- 1858年(清咸豐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淡水正式開港。
- 1861年(清咸豐11年),7月英國副領事斯文豪(郇和)抵臺勘查,以淡水港更具便利性,與清廷議定以滬尾為通商碼頭[1]。
- 1862年(清咸豐12年),淡水開港後選為海關稅務司辨公所在,同年7月28日由區天民以滬尾守備署開徵關稅[1],並奏准由滬尾關稅每月撥用一萬兩,予臺灣道丁曰健充當軍餉,平戴潮春民變[2]。
- 1863年(清咸豐13年),因外國船隻課稅糾紛與溝通問題日多,及中國人收賄弊端,由前福州海關稅務司斯美里登提議,改由外籍人士擔任稅務司管理,第一任乃英國人何威爾(John W. Howell)[1]。
- 1872年(清同治11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於淡水。
- 1927年(日昭和2年),由臺灣日日新報舉辦票選,選定為臺灣八景之一。
- 1941年(日昭和16年),當時淡水港已是有名無實的國際港。
- 1945年10月8日,國民革命軍「臺灣前進指揮所」憲兵第4團,搭戎克船自淡水海關碼頭上岸,乃中國軍隊踏進淡水之開端[1]。
- 2000年(民國89年),6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3]
空間配置
[编辑]淡水海關碼頭原包含有海關關署、長官官邸與碼頭區三部分,碼頭區包含碼頭本體、洋樓及倉庫,而今僅存二層洋樓一棟與倉庫兩棟,以及碼頭本體,上有繫船柱15根[1]。
碼頭構造
[编辑]淡水海關碼頭本體長約150公尺,岸壁以觀音石為主,採交丁砌法,石長3尺或2尺5寸,斷面每邊1尺5寸,碼頭內填卵石。繫船石亦由觀音石打鑿,長5尺8寸,登船口有楔形砌石,柱側刻有淡字[1]。
歷史留影
[编辑]-
從淡水區英國領事館遠眺港口,確實日期不詳,大約是19世紀末期。
-
從淡水河渡輪遠眺港口2017
-
倉庫
-
洋樓
-
國軍軍營
相關條目
[编辑]-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淡水漁人碼頭(淡水第二漁港)
- 台北港
參考來源
[编辑]引用
[编辑]書目
[编辑]- 《淡水鎮志》,2006
- 《台北縣縣定古蹟淡水海關碼頭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徐福全)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