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和王朱敏䨟(16世纪—1626年),号敬一,明朝永和恭懿王朱慎鐳庶次子,后袭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恭懿王薨。十一月,诏朱敏䨟管理府事。[1]二十七年(1599年)十月,山西饥荒,瀋王朱珵堯、晋王朱敏淳、辅国中尉朱充营、庆成王朱慎钟、永和王长子朱敏䨟、阳曲王府辅国中尉朱新堤等分别捐金助赈,抚按上报,明神宗嘉奖,各赐敕给匾。[2]二十九年(1601年),朱敏䨟袭封为永和王。[3]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四月,命右通政陈子贞、太常寺少卿张问达朱敬循、太仆寺少卿许乐善、光禄寺少卿钱士完、编修郭淐、简讨蒋孟育孙如游、吏科右给事中陈治则、礼科右给事中吴文灿、尚宝司丞彭遵古、礼部主事冯烶各充正使,中书庄元臣许志吉、行人冯从龙李嵩潘珙陈名岳张孔教谭炜姜学文宋时魁周铉丘懋炜各充副使,选和氏为永和王妃。[4]

朱敏䨟建立诗会,每月有课程。[5]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因巡抚魏养蒙所请,旌表朱敏䨟等输粟助赈的山西宗藩。[6]

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明熹宗下诏革除庆成、永和王府典膳一人。[7]

天启六年(1626年),朱敏䨟薨。史书没有记载他是否有谥号。不迟于六月,庶长子朱求柱即袭封。[8]

注释及参考文献[编辑]

  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八》
  2.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
  3. ^ 《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
  4.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
  5. ^ 王道一. 卷三. [萬曆]汾州府志 (PDF). 1595: 6b. 先是兩府各立詩社慶成社名金蘭王宗川主之永和社名青蓮王恆南主之……嗣恆南王薨宗川王又薨社生塵矣今者永和王敬一續起詩會月有課程…… 
  6.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二》
  7. ^ 《大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
  8. ^ 《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
前任者:
父恭懿王朱慎鐳
明永和國國王
1601年-1626年
繼任者:
朱求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