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廖介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廖介操(1907-1951),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党员,曾任中华民国第一届行宪国民大会代表,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咨议,广东省民政厅视察员,中国国民党乳源县党部书记长,粤、赣、湘边区剿匪总指挥部坪石指挥所副指挥官和乳(源)乐(昌)宜(章)连(县)阳(山)五县边区联防指挥所指挥官等职。1950年6月于广州被中共军队俘获,1951年2月19日于乳源县被中共当局枪决。

生平事略[编辑]

清光绪33年(丁未1907年)出生于广东乳源清洞廖家村。

民国3年(1914年)于乡中就读私塾。

民国17年(1928年)就读乳源县立师范[1],毕业后任教职。

民国22年(1933年),由乳源县政府选送入广东地方自治工作人员训练所第三期受训(同期受训学员还有丘绍全、邝邦周、杨高材、林绍徽、沈世熊、张作舟)[2],该所所长由广东省民政厅厅长林翼中兼任。

民国23年(193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任陈济棠广东省政府民政厅视察员。 同年,经林冀中推荐,当选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期间,会见过乳源县长谢崧举。

民国 24 年(1935年),考入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亦称广州燕塘军校)第一期军事政治深造训练班学习,校长为陈济棠,该校隶属于陈济棠第12集团军[3]。杜益谦、黄麟书、李扬敬(原第三军军长)、林时清(原任广东宪兵司令)、罗植椿、林冀中等国民党政要曾在该校任教职。

民国 25 年(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东军事政治学校,随即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咨议。

民国26 年(1937年),任乳源县政府壮丁中队长、警卫队管理委员兼出纳股长。期间曾积极配合专署保安中队清剿活动在乳北的中共湘南游击队,中共宜乐县委书记贺畔朵死于清剿行动。

民国 33年(1944年),任乳源民众抗日统率会大队长,屡次组织指挥军民抗击日寇。同年,任国民党乳源县第六区党部书记。

民国 36 年(1947年)11月21日至11月23日,全国举行行宪国大代表选举。廖介操当选中华民国第一届行宪国民大会代表。同年,任国民党乳源县党部书记长。

民国37年(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召开行宪后第一届国民大会(即行宪国民大会),选举中华民国总统和副总统。廖介操先生以第二行政督察区乳源县国大代表身份出席国民大会,一同出席的同区代表还有薛岳(乐昌县)、张发奎(始兴县)等[4]

民国 38 年(1947年),值国共内战胶着之际,廖介操受命出任粤、赣、湘边区剿匪总指挥部坪石指挥所副指挥官和乳(源) 乐(昌)宜(章)连(县)阳(山)五县边区联防指挥所指挥官,围剿五县边境的游击队。 同年 8 月,到广州谋划组织五县武装力量阻击中共军队。

1950 年春,组织乳源县千余国军攻打中共三区人民政府,并策划四区县中队策反,意藉此颠覆中共新政权。[5]

1950年冬,廖介操先生准备与梁渭韬先生由穗赴台,在广州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6]

1951年2月,经中共广东省北江专署法院判处死刑,同月19日,被中共当局于乳源枪决。[7]

注释[编辑]

  1. ^ 据杨民生《“国大”代表廖介操其人》(《乐昌文史5》),另据《乳源瑶族自治县志》记载,1929年7月5日,“乳源县立师范讲习所”约40人曾举行毕业留影。1932年9月,“乳源乡村师范”正式成立,陈天佑任校长。
  2. ^ 据刘复英《陈济棠在广东的“地方自治”及有关“美金股票”之谜》文。
  3. ^ 陈曼湘《回忆燕塘军校》一文对燕塘军校有简略叙述。史料记载,燕塘军校前身为黄埔军校燕糖分校,它是1927年后由于黄埔军校师生人数增多,军校原来的校址过于狭小,遂决定在广州燕塘训练黄埔第七期入伍学生。黄埔军校结束办学后,陈济棠在燕塘分校原有校舍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东军事政治学校(通称燕塘军校)。1936年两广事变之后,蒋介石派陈诚接收了燕塘军校,并在此校基础之上成立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燕塘军校的前3期毕业生也被统一比叙为黄埔毕业生。
  4. ^ 《民国人物大辞典》行宪国民大会广东省代表姓名录(1948年3月29日——5月1日)如下:李文范 伦蕴珊 王志远 陈剑如 李粹芳 吴荣楫 高 信 萧次尹 刘丽生 张惠长 陈叔英 徐维扬 王宠惠 香翰屏 陈济棠 陈宗周 黄 伦 颜国藩 沈哲臣 萧吉珊 侯标庆 林乾祜 林云陔 黄泽浦 黄珍吾 梁应棱 陈 策 孙家哲 陈宁清 吴逸志 罗翼群 关伯平 黄范一 张发奎 李及兰 吴公虎 谢瀛洲 王名烈 邓定远 何 荦 萧祖震 郭永镳 陈伯骥 薛 岳 许赓梅 简作桢 侯文威 李悦义 骆凤翔 叶颖基 崔广秀 邓龙光 罗伟疆 莫家励 虞泽广 李彦良 黄天鹏 廖介操 罗卓英 王德全 关昌荣 苏秀谦 吉章简 吴敬群 陈书畴 薛光汉 苏 子 彭天铎 潘 克 吴觉民 王开藩 黄汉源 卢忠亮 郑瑞璋 伍穗新 谭应元 锺超武 方万方 蔡笃恭 王溪涧 陈继烈 徐传霖 欧阳浓 李肇统 锺介民 李满康 曾祥鹤 李颂启 李日光 刘尔题 谢 鸿 唐耕诚 方彦儒 陈学谈 曾三省 陈焕章 陈鸿藻。廖介操先生出席行宪国大的事,在乡中曾广泛流传。村中老人言,彼时在清洞读小学,学校曾挂有廖介操与国府各政要的留影供学生观赏。
  5. ^ 1949年10月9日,乳源县解放,属广东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称粤北行政公署)。乳源地处粤北山区,中共占据县城建立了新政府,然境内多有国军武装势力,小规模战事仍不时发生。
  6. ^ 1949年10月14日,中共第十五兵团先头部队从广州北郊攻入广州市区。同日,广州宣告解放。广州被中共占领,国军主力撤退至海南岛。彼时,两广、海南岛是国共内战的最后战场,1950年的广州,仍有相当国军势力在活动,廖介操准备由穗赴港再赴台。
  7. ^ 《乐昌县志》记载:1951年2月19 日,国民党粤、赣、湘边区剿共总指挥部坪石指挥所副指挥官兼乳源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廖介操(梅花人)在乳源被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