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市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市籍時期統治者授予商人的戶籍,該戶籍制度始於先秦時期。商人如果要在城市內從事交易活動,必須向官府登記,並被編入市籍。未入市籍而在城市交易屬於違法行為,將會受到懲處。商人在取得市籍前必須先繳納一筆費用,名為市籍租。通過交易所取得的利潤也須按照一定比例上繳朝廷,名為市稅或市租[1]

擁有市籍的商人地位十分低下。前214年,秦始皇曾下令有市籍者前往國境戍守。漢武帝元光年間,漢武帝下令有市籍者不准佔有土地[2]

參考資料[编辑]

  1. ^ 《中国历史百科 第2卷》. 张婷婷主编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4 第424页. 
  2. ^ 《丝绸之路辞典》. 周伟洲,王欣主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8 第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