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封裕五胡十六国時代前燕官员,渤海郡蓨县人,前燕東夷校尉封抽之子。从兄弟封放封奕,其子封衡,字百華。

他在鮮卑慕容部大人慕容廆麾下为官,313年四月,和宋該、皇甫岌、皇甫真、繆愷、劉斌、封奕同掌枢要。

337年九月,鮮卑慕容部大人慕容皝即位燕王,封裕担任記室監。后任記室参軍。

345年正月,慕容皝把牛借给贫民,让他们在苑囿中佃耕,赋税收取十分之八,自己有牛的收税十分之七。封裕于是上书规谏:

臣闻圣王之宰国也,薄赋而藏于百姓,分之以三等之田,十一而税之;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使家给人足。虽水旱而不为灾者,何也?高选农官,务尽劝课,人治周田百亩,亦不假牛力;力田者受旌显之赏,惰农者有不齿之罚。又量事置官,量官置人,使官必称须,人不虚位,度岁入多少,裁而禄之。供百僚之外,藏之太仓,三年之耕,余一年之粟。以斯而积,公用于何不足?水旱其如百姓何!虽务农之令屡发,二千石令长莫有志勤在公、锐尽地利者。故汉祖知其如此,以垦田不实,征杀二千石以十数,是以之际,号次升平。

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先王以神武圣略,保全一方,威以殄奸,德以怀远,故九州之人,塞表殊类,襁负万里,若赤子之归慈父,流人之多旧土十倍有余,人殷地狭,故无田者十有四焉。殿下以英圣之资,克广先业,南摧强赵,东灭句丽,开境三千,户增十万,继武阐广之功,有高西伯。宜省罢诸苑,以业流人。人至而无资产者,赐之以牧牛。人既殿下之人,牛岂失乎!善藏者藏于百姓,若斯而已矣。迩者深副乐土之望,中国之人皆将壶餐奉迎,石季龙谁与居乎!且魏、晋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于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臣犹曰非明王之道,而况增乎!且水旱之厄,所不免,王者宜浚治沟浍,循西门、史起溉灌之法,旱则决沟为雨,水则入于沟渎,上无《云汉》之忧,下无昏垫之患。

句丽、百济宇文段部之人,皆兵势所徙,非如中国慕义而至,咸有思归之心。今户垂十万,狭凑都城,恐方将为国家深害,宜分其兄弟宗属,徙于西境诸城,抚之以恩,检之以法,使不得散在居人,知国之虚实。

今中原未平,资畜宜广,官司猥多,游食不少,一夫不耕,岁受其饥。必取于耕者而食之,一人食一人之力,游食数万,损亦如之,安可以家给人足,治致升平!殿下降览古今之事多矣,政之巨患莫甚于斯。其有经略出世,才称时求者,自可随须置之列位。非此已往,其耕而食,蚕而衣,亦天之道也。

殿下圣性宽明,思言若渴,故人尽刍荛,有犯无隐。前者参军王宪、大夫刘明并竭忠献款,以贡至言,虽颇有逆鳞,意在无责。主者奏以妖言犯上,至之于法,殿下慈弘苞纳,恕其大辟,犹削黜禁锢,不齿于朝。其言是也,殿下固宜纳之;如其非也,宜亮其狂狷。罪谏臣而求直言,亦犹北行诣越,岂有得邪!右长史宋该等阿媚苟容,轻劾谏士,己无骨鲠,嫉人有之,掩蔽耳目,不忠之甚。

四业者国之所资,教学者有国盛事。习战务农,尤其本也。百工商贾,犹其末耳。宜量军国所须,置其员数,已外归之于农,教之战法,学者三年无成,亦宜还之于农,不可徒充大员,以塞聪俊之路。

臣之所言当也,愿时速施行;非也,登加罪戮,使天下知朝廷从善如流,罚恶不淹。王宪、刘明,忠臣也,愿宥忤鳞之愆,收其药石之效。

[1]

慕容皝看到封裕上書后、下令全部废除苑囿,交给百姓中没有田地的人耕种。实在贫穷的,官府借给耕牛;财力有余却想得到官府耕牛的,都依照魏、晋旧法收税。命令沟渎按时修治。工商之人、学员人数,都应当裁减选择。王宪、刘明,可以恢复原来官职,仍当谏官。如有想指出君主的过失的人,不论贵贱,不必有所忌讳。

封裕忠正耿直,深知王臣的礼节,特赐钱五万。

慕容皝奨励学問,一有时间就到学舍去,经常亲临学校讲授。考查录用生徒达一千多人,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是封裕上書促进的。

350年九月,封裕被任命为河間郡太守。

351年二月,为阻止前燕救援后赵冉闵大司马从事中郎常炜出使前燕龙城。燕王慕容儁派封裕去詰問常炜。封裕问道:“冉闵是石氏的养子,却为叛逆之举,怎敢狂妄地自称尊号。”常煒说:“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以此而振兴了商、周的大业;曹操被宦官养育,最终奠定了曹魏的基础。如果不是顺应了上天之命,怎么能够成功。由此可见,何必还要来责问我。”封裕说:“听人说冉闵初立的时候,曾用金子为自己铸像来占卜成败,但没有铸成,是真的吗?”常炜说:“没有听说过。”封裕说:“从南方来的人都说确实是这样,你为什么要隐瞒?”常炜说:“奸人假传天命迷惑人心,就要假借祥瑞、伪托占卜。大魏皇帝握有传国印玺,占据中州,受之于天命。还要取决于金像吗?”封裕说:“传国玺在哪里?”常炜说:“在邺城。”封裕说:“张举说在襄国。”常炜说:“诛杀胡人混乱之中,在邺城的人几乎全灭,逃脱漏网的也潜伏在水渠水沟中,他们怎会知道传国印玺在哪里。他们为了求救,什么荒诞谎言都能说,何况一个传国印玺。”慕容儁认为张举所说的是真话,于是就在常炜身边堆上木柴,派封裕劝诱道:“请你再想想,没必要白白地化为灰烬。”常炜厉言正色,宁死不屈。慕容儁没有杀他,把常炜囚禁在龙城。封裕官至中书监

注释[编辑]

  1. ^ 《晋書 卷109 慕容皝》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