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六经皆史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六经皆史料”,是五四运动后中国学者对“六经皆史”的重新诠释。[1]

出处[编辑]

1921年,胡适认为章学诚所言“六经皆史”:“其实先生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如此说法,便不难懂得了。先生的主张以为六经皆先王的政典;因为是政典,故皆有史料的价值。……以子集两部推之,则先生所说‘六经皆史也’,其实只是说经部中有许多史料。此种区别似甚微细,而实甚重要,故我不得不为之辨正”。

内容[编辑]

“六经皆史料”与“六经皆史”最大的区别在于如何看待“六经”的史料价值。“六经皆史”是以六经为信史,而“六经皆史料”则把六经作为有待考证的历史材料。

参考[编辑]

  1. ^ 朱发建.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45 (5):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