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
傣语 | |
---|---|
地理分佈 | 大陸東南亞 |
谱系学分类 | 壯侗語系 |
分支 |
德宏傣语(傣那语)
西双版纳傣语(傣泐语)
红金傣语(傣雅语)
金平傣语(傣端语)
|
– | |
Glottolog | sout2743[1] |
傣语,是傣族一部分语言的合称,但不包括歸化入傣民族的山地民族所使用語言(如緬甸的Tai Loi語、中國的老品语等),属于壯傣語支的西南部分支(英語:Southwestern Tai),跟泰國的泰語、寮國的寮語、緬甸的撣語、越南的岱語、儂語、土族語等都是親屬語言。[2][3]
「傣語」一詞有時亦可指稱壯傣語支,英國人將中國的傣族及其語言稱作「Chinese Shan」,將泰國的稱作「Siamese Shan」等。今天撣語一稱在緬甸之外常常專指傣耶語,僅在緬甸作全體傣語理解。[來源請求]中國古代王朝至民國時期稱「擺夷語」,Ferlus(2009)認爲「夷」(Ferlus氏構擬上古音*lɨ)源自傣族祖語的祖語中的自稱*k-ri:。[4]但是,近代漢語中「擺夷」已成爲具歧視意味的他稱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棄用。
中國境內傣語根據語音、詞彙等異同情況主要分為四種:
- 德宏傣语(傣那语),在中国境内各有54万人使用。德宏傣语和傣耶语非常接近。
- 西双版纳傣语(傣泐语),在境内有28万人使用。
- 红金傣语(傣雅语),有14万人使用,散布在元江(红河)流域和金沙江附近,内部差异很大,分为五个土语:元新、永武、马关、元江、绿石。
- 金平傣语(傣端语),在境内有1万余人使用。
西雙版納傣語與瀾滄、普洱、墨江、江城等地所講傣語是相近的,而德宏傣語與耿馬、雙江、滄源、鎮康、景谷等縣講的傣語相通。[5]
對外關係
[编辑]傣語在壯傣語中的位置如下:
壯傣語 (張高峰 田野調查) |
| ||||||||||||||||||||||||||||||||||||||||||||||||||||||
文字
[编辑]各地傣語方言對應不同的傣文字體,除紅金傣語等少數語言外,大多數傣語都由信仰上座部佛敎的族群使用,並應用婆羅米系文字南支(南印度傳承),與壯語的方塊壯字形成對比。德宏傣那文、西雙版納傣泐文、金平傣端文、臨滄傣綳文並稱中國四大傣文。 新平傣文則以注音字母為基礎。較為通用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現稱西雙版納傣文和德宏傣文。西雙版納傣泐文,字母呈圓形狀,共有五十六個字母,分成兩組每組有三個聲調,通行於西雙版納全境。德宏傣那文,字母呈長方形狀,有十九個字母,字母本身沒有聲調的分別。金平傣瑞文,和傣泐文接近但只有四十七個字母;傣文則是在瑞麗、瀾滄、耿馬的一部份傣族所使用。[6]20世紀50年代,對西雙版納傣文和德宏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改進後的傣文稱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稱為老傣文。[7]
語言分類系譜
[编辑]傣泰語言各方言類似度較高,相互接觸,形成方言連續體。由於區域特征明顯,抽取層次應用傳統比較語言學尋找共同創新並不容易,各學者對於西南部台語支內部分群的看法並不一致。一般認為南部泰語(巴戴語)與其他西南部台語支語言分歧最大;相較於其他中-東部語語,南部泰語似乎保留早期聲調發展的規律反映。 此語支重建原始祖語即為原始西南部台語或原始泰語;有別於所有台語支語言的祖語原始台語。
依據民族語分類系譜,西双版纳傣语和金平傣语歸屬於「清盛語」,而德宏傣語則歸屬於「西北部台語」。不過,尚有傣雅語(中國)、红金傣语(中國)在其劃分中的地位不明。[8]
- 南部泰語(巴戴語;泰國)
- 清盛語 (10)
- 寮-普泰語 (4)
- 西北部台語(撣語支)(9)
腳註
[编辑]-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Southwestern Tai P.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 羅美珍,2008,《傣語方言研究:語法》,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 倪大白,2010,《侗台語概論》,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 Ferlus 2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ttps://ethno.ihp.sinica.edu.tw/page/D-DA/D_main-2-DA1-3.htm
- ^ https://ethno.ihp.sinica.edu.tw/page/D-DA/D_main-2-DA1-3.htm
- ^ 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139.htm
- ^ Lewis, M. Paul,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16, SIL International, 2009 [202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延伸閱讀
[编辑]- 周耀文,《傣语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
- Miyake, Marc. 2014. Is Thai yuan 'Vietnamese' a loanword from La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yake, Marc. 2014. Black and white evidence for Vietnamese phonological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yake, Marc. 2014. D-ou-b-led letters in Tai Vi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yake, Marc. 2014. *(C).r-usters in Black Tai and Bao Y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yake, Marc. 2014. S-implificaition in Black Tai and Bao Y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yake, Marc. 2010. Brown's (1979) "Vowel length in Tha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yake, Marc. 2010. Lao x ex ...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
[编辑]- Wanna, Tienmee, Classification by Tone Shapes and by Patterns of Tonal Splits and Coalescences (PDF), 1992 [2021-08-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 Chmaberlain, James, A New Look at the Histor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Tai Languages (PDF), 1975 [2021-08-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26)
- Pranee, Kullavanijaya; Theraphan, L-Thingkum, Linguistic criteria fro determining Tai ethnic groups: Case studies on central and south-western Tais (PDF), 1998 [2021-08-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 Luo, Yongxian, The Hypothesis of a New Branch for the Tai Languages (PDF), 2001 [2021-08-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