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美國關係史 (賴清德時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美國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中華民國

美国
代表機構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
代表
代表 俞大㵢 大使[註 1][4]處長 孫曉雅[5]
Sandra Springer Oudkirk

賴清德時期的中華民國—美國關係史是指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賴清德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時,雙邊之關係史。

2024年[编辑]

就職前[编辑]

2024年1月13日,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賴清德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美國總統拜登僅表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6]國務卿布林肯[註 2]以及聯邦眾議院議長约翰逊、榮譽議長佩洛西、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卡登、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美中戰略競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尔等國會議員則發表祝賀聲明。[8]

2024年2月22日,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尔訪問臺灣,並會見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與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立法院長韓國瑜[9]

2024年3月31日,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訪台,並會見總統蔡英文、副總統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立法院長韓國瑜、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羅森柏格在會見賴清德時表示,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與美台的利益緊密相關。由於羅森伯格在總統選舉後再度訪台,被解讀是來關切賴清德的就職演說。4月19日,羅森伯格指出當時「我們與他談得很愉快,他很清楚政策優先順序,包括他對維持現狀的承諾,我們當然非常歡迎」。[10][11][12]

就職後[编辑]

2024年5月20日,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宣誓就職,美國慶賀團團長為前總統特別助理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德泽,慶賀團成員包括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美國在臺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AIT主席羅森伯格等人,AIT臺北辦事處長孫曉雅隨行。[13]前國務卿蓬佩奧則以個人身分出席就職典禮。[14]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美東時間19日再次祝賀賴清德,稱其為「台灣第五位民選總統」,並期待與賴清德繼續合作。布林肯亦表示,期待華盛頓台北深化關係,維護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穩定。[15][16]

美國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於5月23-24日在臺灣金門馬祖周邊展開演習一事,陸續表示意見

2024年5月24日,美國在台協會、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澳洲辦事處英國在台辦事處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德國在台協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立陶宛貿易代表處發佈聯合新聞稿,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卫生组织(WHO),並以观察员身份參與世界卫生大会(WHA)。[17]

2024年5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西点军校畢業典禮上,重申「我們堅定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我一向樂意在需要使用武力時,保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盟友、我們的核心利益,誰膽敢對美軍動武,我們就會伸張正義」。[18]同日,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台,對於美國對台軍售延宕狀況,承諾會繼續向行政部門施壓,要求盡速交付。[19]

對臺軍售與美軍動態[编辑]

賴清德時期的美國對臺灣軍售美國海空軍在臺灣周邊動態。

對臺軍售[编辑]

年分 日期 項目 價值
美元
備註
2024年

美軍動態[编辑]

海軍[编辑]

年分 日期 種類 備註
2024年

空軍[编辑]

年分 日期 種類 備註
2024年

注釋[编辑]

  1. ^ 2012年9月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辦事處設總領事、副總領事,對外仍稱處長、副處長。[1][2]
    代表處館長為特任或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者任大使銜代表、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者任公使銜代表;辦事處長為簡任第十二職等者任總領事銜處長、副處長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者任副總領事銜副處長。[3]
    註:部分駐外機構名稱雖使用「辦事處」,但層級等同「代表處」,館長為代表。
  2. ^ 稱其為「台灣的總統選舉」(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7]

参考資料[编辑]

  1. ^ 外交部針對本(8)月31日媒體報導我駐無邦交國家代表對內改稱「大使」事,特澄清說明. 公眾外交協調會 (新闻稿).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2. ^ 陳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中央通訊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3. ^ 駐外機構組織通則.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4. ^ 駐外館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4). 
  5. ^ 駐臺外國機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6. ^ 綜合報導. 得知選舉結果後 拜登: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自由時報. 2024-01-13. 
  7.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台灣選舉發表聲明. 美國在台協會. 2024-01-13. 
  8. ^ 北美司. 外交部感謝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參眾兩院關鍵委員會領袖、兩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等共超過百位國會兩院跨黨派重量級議員祝賀我國順利完成大選.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4-01-14. 
  9. ^ 崔慈悌. 美「抗中鷹派」蓋拉格將見蔡英文、賴清德、韓國瑜 今率團訪台. 中時新聞網. 2024-02-22. 
  10. ^ 侯俐安. 羅森柏格拜會賴清德 盼區域兩岸維持現狀. 聯合新聞網. 2024-04-01. 
  11. ^ 呂欣玫、楊岳達、黃品寧、劉醇唯. 選後羅森伯格二度訪台 傳關切賴清德520就職演說. 台視新聞. 2024-04-01. 
  12. ^ 中央社. 羅森伯格:歡迎賴清德維持現狀承諾 相信有好合作. 中央廣播電臺. 2024-04-20. 
  13. ^ 美國在台協會宣布代表美國人民參加台灣總統賴清德就職典禮之代表團. 美國在臺協會. 2024-05-15. 
  14. ^ 陳麒全.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以個人身分出席520總統就職慶賀團. 中時新聞網. 2024-05-19. 
  15. ^ 法新社. 布林肯祝賀賴清德就任 期待強化美台關係. 中央廣播電臺. 2024-05-20. 
  16. ^ 楊堯茹. 美國恭賀賴清德就任總統 布林肯:期待共同合作. 自由時報. 2024-05-20. 
  17. ^ 國際組織司. 外交部誠摯感謝理念相近國家駐台機構聯合聲援力挺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衛生大會」.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4-05-24. 
  18. ^ 林信安. 維護台海和平 拜登:願使用武力保護盟友. 台視新聞. 2024-05-26. 
  19. ^ 葉霈萱、謝其文、蔣龍祥、吳其昌. 美眾院外委會主席率團來台 麥考爾承諾促加速軍售交付. 公視新聞. 2024-05-27.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