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东岳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35°25′00″N 110°49′45″E / 35.41667°N 110.82917°E / 35.41667; 110.82917

万荣东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山西省万荣县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第三批第129项
登录1988年1月13日

万荣东岳庙位于中国山西省万荣县县城解店镇,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荣东岳庙始建于至元二十八年至大德元年(1291年~1297年)重建,景泰天顺万历年间及清代屡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大帝殿、阎王殿等,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按中国早期寺庙布局规制,楼塔设置在中轴线前。[1]

建筑[编辑]

飞云楼[编辑]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说明此楼至少在万历四十五年时已经存在),现楼应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再次重修后的样貌。楼身成方形,每面面阔五间,楼高23.19米。楼两侧依柱砌墙,前后(南北方向)通透。楼分三层四檐(明三层暗五层),顶部为十字歇山顶。楼二、三层下部设平座,平座外沿设有较短的屋檐沟滴。屋檐沟滴的加入致使楼身外观呈现出六檐出厦。楼二、三层四面皆凸出抱厦,呈“品”字形平面。三层屋檐上部覆盖重檐琉璃瓦。[2][3]

虽为三层楼阁,但不是每层柱网相互叠架。楼用四根永定柱(通天柱)自底层直达三层梁下,构成一个三层一体的构架。楼中间立四根直径0.7米,高15.45米的永定柱(通天柱)。其与周围28根立柱(立柱均是柏木[4])构成棋盘状格局,一个正方形的井筒式木架。[3]


此楼历代来不断受到人们的赞誉: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碑中记:“以高则数十仞,以围则九官八卦,千楹百栋,层层迭迭,绵绵永永,以系人心,志不忘也。”[2]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碑中记:高楼耸峙,上接云衢。层檐迭角,如系而如飞。画栋雕梁,晖月而映星。”[2]

柴泽俊《山西几处精巧的古代楼阁》一文中称赞此楼:“飞云楼以其华美的造型、精巧的结构,闻名全国,在我国现存古代楼阁式建筑中居重要地位。”[2]

《中国古代建筑史》全国20大名楼之一[4]

午门[编辑]

元代木构建筑,后历代修缮。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椽。[4]

献殿[编辑]

元代木构建筑,后历代修缮。殿为单檐硬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其是庙宇中摆放供品之处。[4]

东岳庙享亭和背后大帝殿

享亭(香亭)[编辑]

亭平面呈方形,十字歇山顶。正德年间所建。每根石柱上均有正德十一年(1516年)题记。其是庙宇中上香之处。[4]

东岳大帝殿[编辑]

面阔进深各五间,重檐歇山顶。明代木构建筑后清代修缮。殿石柱上有题记,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德七年(1512年),正德十年(1515年)。此殿供奉的是东岳大帝,泰山之神。民间信仰认为东岳大帝主宰人世的生死轮回,善恶决断。[2][4]

阎王殿[编辑]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修。殿石柱上有万历三十年(1602)题记。殿为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椽。[2]

保护[编辑]

1953年,万荣东岳庙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万荣东岳庙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库[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Ⅰ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344. ISBN 7-5010-1525-2. 
  2. ^ 2.0 2.1 2.2 2.3 2.4 2.5 郭志兵 张兵. 万荣飞云楼. 文史月刊. 2017, (10) [2024-05-23] –通过参考网. 
  3. ^ 3.0 3.1 范文娟. 飞云楼结构探析. 山西建筑. 2022, (16) [2024-05-13] –通过参考网. 
  4. ^ 4.0 4.1 4.2 4.3 4.4 4.5 万荣东岳庙:此间木楼可飞云. 山西文旅. 2021-12-17 [2024-05-13].